一种升降式车厢行李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8989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式车厢行李架,包括:行李架本体、固定在车厢侧壁且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轨、自锁电机,其中,行李架本体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水平架和弧形架,水平架与车厢侧壁垂直设置,弧形架设置在水平架远离车厢侧壁的一侧;远离弧形架的水平架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水平架上还固定设置有连接组件;自锁电机固定设置在靠近车厢顶部的车厢侧壁上,自锁电机的输出轴缠绕有缠料带,缠料带的一端连接自锁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拉环,拉环与连接组件套接;水平架底部设置有拉手。本行李架,手动拉动行李架本体,降低其高度,方便旅客放置行李;放置行李结束后,自锁电机带动行李架本体向上滑动,省时省力。

A lift carriage luggage 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式车厢行李架
本技术涉及车厢行李架
,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式车厢行李架。
技术介绍
为了方便旅客放置行李,在火车、汽车等民用交通工具车厢内部都安装有行李架,旅客在旅途中,可以将行李放置在行李架上,一方面可以解放旅客的双手,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行李堆放在车厢过道而导致的拥挤。目前,火车、汽车等民用交通工具车厢内部的行李架均采用固定悬挂式行李架,其中,所述行李架包括一固定托板,固定托板通过固定螺丝和固定挡板等将其固定在车厢窗户上方的车厢内壁上。其中,固定托板可以水平放置于车厢内,也可以设置有一定的倾角,且固定托板向车厢内壁方向倾斜,避免行李从车厢内掉出。但是,现有的行李架由于直接固定于车厢内壁上,造成行李架的高度固定不变且都要高于窗口,当旅客的身高较矮,或者行李较重时,很难将行李放置到行李架上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式车厢行李架,以解决行李架的高度固定不变,导致的放置行李困难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式车厢行李架,包括:行李架本体、固定在车厢侧壁且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轨、自锁电机,其中,所述行李架本体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水平架和弧形架,所述水平架与所述车厢侧壁垂直设置,所述弧形架设置在所述水平架远离所述车厢侧壁的一侧;远离所述弧形架的所述水平架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水平架上还固定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自锁电机固定设置在靠近车厢顶部的车厢侧壁上,所述自锁电机的输出轴缠绕有缠料带,所述缠料带的一端连接所述自锁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拉环,所述拉环与连接组件套接;所述水平架底部设置有拉手。优选地,所述滑轨的两端各设置一限位块。优选地,沿所述滑轨设置有若干限位组件。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弹块和设置在滑轨内部空腔的弹簧,其中,所述弹块贯穿靠近所述行李架本体一侧的滑轨壁;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滑轨靠近车厢侧壁一侧的内壁、另一端与所述弹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包括相互连接的实心部和空心部,所述实心部与所述水平架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空心部开口设置,所述空心部的开口与所述弹块的大小相匹配,远离所述开口一侧的所述空心部上设置用于按压所述弹块的按压组件。优选地,所述弹块包括直角三角形弹块,所述直角三角形弹块的一直角边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直角边靠近车厢顶壁。优选地,所述自锁电机外套设有电机罩。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式车厢行李架,当旅客要放置行李时,可向下拉动拉手,带动行李架本体沿滑轨向下滑动,当拉至指定高度时,停止拉动,由于自锁电机的自锁作用,行李架本体不再向下滑动,待旅客放置完行李后,开启自锁电机,自锁电机通过缠料带带动行李架本体向上滑动至待定位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式车厢行李架,可以手动拉动行李架本体,降低行李架本体的高度,方便旅客放置行李;同时,放置行李结束后,启动自锁电机带动行李架本体向上滑动,省时省力。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式车厢行李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式车厢行李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式车厢行李架,可应用于火车、汽车等民用交通工具车厢内部。具体的,可在车厢过道两侧每排座位上方各设置一升降式车厢行李架,或者相邻两排座位上方各设置一升降式车厢行李架,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该升降式车厢行李架的长度,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式车厢行李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行李架本体1。所述行李架本体1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水平架11和弧形架12,所述水平架11与所述车厢侧壁垂直设置,所述弧形架12设置在所述水平架11远离所述车厢侧壁的一侧。行李架本体1用于放置旅客的行李,弧形架12设置在靠近车厢过道的一侧,向车厢顶壁方向弯曲一定的弧度,保证火车或汽车行驶过程中,旅客的行李不会从行李架本体1上掉落下来。远离所述弧形架12的所述水平架11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与固定设置在车厢侧壁且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轨2滑动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个行李架可设置两个滑轨2,两个滑轨2分别设置在行李架本体1沿车厢长度方向的两端。行李架本体1可通过滑块4在滑轨2上上下滑动,从而到达目标高度。为了方便行李架本体1的固定,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升降式车厢行李架还包括自锁电机3,自锁电机3固定设置在靠近车厢顶部的车厢侧壁上,其输出轴缠绕有缠料带5。为了方便拉动行李架本体1,在水平架11上还固定设置有连接组件112。缠料带5的一端连接所述自锁电机3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拉环7,所述拉环7与连接组件112套接。自锁电机3设置电机启动按钮和自锁按钮,开启电机启动按钮时,自锁电机3其输出轴缠绕缠料带5,通过连接组件112和拉环7带动行李架本体1上升,当行李架本体1上升到目标高度时,可关闭电机启动按钮,此时,开启自锁按钮,自锁电机3自锁,行李架本体1不会下落。当再有旅客想放置行李时,关闭自锁按钮,向下拉动行李架本体1,行李架本体1沿滑轨向下滑动至目标高度,开启自锁按钮,自锁电机3自锁,行李架本体1不再下落,旅客即可放置行李,行李放置结束后,关闭自锁按钮,开启电机启动按钮,行李架本体1上升至目标高度后,关闭电机启动按钮,开启自锁按钮即可。为了方便旅客向下拉动行李架本体1,在水平架11底部设置有拉手113。当旅客要在行李架本体1上放置行李时,向下拉动拉手113,当下落到目标高度后,停止拉动,开启自锁按钮,由于自锁电机3的自锁作用,行李架本体1停止下落,固定在目标高度。为了限制行李架本体1上升和下落的最大高度,可以在滑轨2的两端各设置一限位块21。当水平架11上升到滑轨2靠近车厢顶壁的限位块21时,由于限位块21的阻挡作用,水平架11无法继续上升;当水平架11下落到滑轨2靠近地面的限位块21时,由于限位块21的阻挡作用,水平架11无法继续下落。为了防止自锁电机3失电的情况下,自锁功能丧失,行李架本体1下落砸伤旅客,沿所述滑轨2可以设置有若干限位组件8。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限位组件8包括弹块82和设置在滑轨2内部空腔的弹簧81。具体的,滑轨2内部可以设置若干空腔,每个空腔的大小与弹簧81的大小相匹配。弹块82贯穿靠近所述行李架本体1一侧的滑轨壁。弹簧81的一端连接滑轨靠近车厢侧壁一侧的内壁、另一端与弹块82固定连接。当按压弹块82时,弹簧81可以向靠近车厢侧壁方向压缩。为了方便按压弹块82,将滑块4设置为实心部41和空心部42两部分,实心部41和空心部42相互连接,实心部41还与所述水平架11固定连接、且与滑轨2滑动连接。实心部41在沿滑轨2上下滑动的同时,通过带动水平架11上下滑动进而带动行李架本体1上下滑动。空心部42开口设置,所述空心部42的开口与所述弹块82的大小相匹配,远离所述开口一侧的所述空心部42上设置用于按压所述弹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升降式车厢行李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式车厢行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李架本体(1)、固定在车厢侧壁且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轨(2)、自锁电机(3),其中,所述行李架本体(1)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水平架(11)和弧形架(12),所述水平架(11)与所述车厢侧壁垂直设置,所述弧形架(12)设置在所述水平架(11)远离所述车厢侧壁的一侧;远离所述弧形架(12)的所述水平架(11)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与滑轨(2)滑动连接;所述水平架(11)上还固定设置有连接组件(112);所述自锁电机(3)固定设置在靠近车厢顶部的车厢侧壁上,所述自锁电机(3)的输出轴缠绕有缠料带(5),所述缠料带(5)的一端连接所述自锁电机(3)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拉环(7),所述拉环(7)与连接组件(112)套接;所述水平架(11)底部设置有拉手(1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式车厢行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行李架本体(1)、固定在车厢侧壁且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轨(2)、自锁电机(3),其中,所述行李架本体(1)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水平架(11)和弧形架(12),所述水平架(11)与所述车厢侧壁垂直设置,所述弧形架(12)设置在所述水平架(11)远离所述车厢侧壁的一侧;远离所述弧形架(12)的所述水平架(11)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与滑轨(2)滑动连接;所述水平架(11)上还固定设置有连接组件(112);所述自锁电机(3)固定设置在靠近车厢顶部的车厢侧壁上,所述自锁电机(3)的输出轴缠绕有缠料带(5),所述缠料带(5)的一端连接所述自锁电机(3)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拉环(7),所述拉环(7)与连接组件(112)套接;所述水平架(11)底部设置有拉手(1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2)的两端各设置一限位块(2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滑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帅吕武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