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的钢管送料辊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85844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行业辅助钢管进出料辊道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的钢管送料辊道,包括驱动缸、缸座、定位挡块、拉杆、直角连杆、随动连杆、固定底座、升降座以及安装在升降座上的辊轮;所述的驱动缸与固定于基础的缸座铰接;拉杆通过铰轴与驱动缸活塞杆相连,在驱动缸作用下进行摆动往复运动;直角连杆一端通过销轴与拉杆相连,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升降座铰接连接;随动连杆一端通过销轴与固定底座相连,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升降座铰接连接;辊轮采用了V型结构,把接在升降座上,随着升降座在垂直方向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定位准确,不仅实现了待加工钢管中心高度的升降,而且满足了不同规格钢管准确落入模腔的工艺要求。

A highly adjustable steel tube feed 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metallurgy industry auxiliary pipe import material roller field, particularly provides a charging roller feeding height adjustable steel pipe, comprising a driving cylinder and a cylinder seat, a positioning block, tie rod, 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rod, rectangular with a fixed base, and the lifting seat installed on the lifting seat and wheel drive cylinder; a cylinder seat is hinged with the fixing on the basis of the pull rod; a hinge shaft and the driven cylinder piston rod connected to the swing reciprocating motion in the drive cylinder under the action of rectangular pin;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rod shaft by the other end of the pin shaft and the lifting seat is hinged with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moving through a pin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the base shaft,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fting seat is hinged through a pin; the roller adopts V type structure, connecting the lifting seat, with lifting seat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movemen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teady The accurate position not only realizes the lifting of the center height of the steel pipe to be processed, but also meets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exact falling into the mold cavity of the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of the steel tub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的钢管送料辊道
本技术涉及冶金行业辅助钢管进出料辊道领域,特别涉及钢管进出管端加厚主机的一种高度可调的钢管送料辊道。
技术介绍
在钢管管端加厚工艺过程中,钢管进出管端加厚主机及准确落入加厚模腔对最终的成品至关重要,工艺要求钢管进入主机应与模具相距一定的距离,防止划伤模具;加厚完成钢管管端镦粗,辊道需要升起一段距离才能脱离模具确保钢管拉出主机;同时由于钢管规格的不同,落入模腔的行程就不同。这样就需要设计一种高度可调的钢管送料辊道,不仅要满足钢管顺利进出加厚主机,而且要保证不同规格钢管准确落入加厚模腔,满足钢管管端加厚的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满足钢管管端加厚的工艺要求、结构简单、维护便利的高度可调的钢管送料辊道。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度可调的钢管送料辊道,包括驱动缸1、缸座2、定位挡块3、拉杆4、直角连杆5、随动连杆6、固定底座7、升降座8以及安装在升降座上的辊轮9;所述的驱动缸1与固定于基础的缸座2铰接;拉杆4通过铰轴与驱动缸1活塞杆相连,在驱动缸1作用下进行摆动往复运动;直角连杆5一端通过销轴与拉杆4相连,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升降座8铰接连接;随动连杆6一端通过销轴与固定底座7相连,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升降座8铰接连接;辊轮9采用了V型结构,把接在升降座8上,随着升降座8在垂直方向上下运动。上述驱动缸1为液压缸、气动缸或电动推杆。上述的送料辊道有三组以上。上述固定底座7、直角连杆5和拉杆4组成一组四连杆机构,固定底座7、直角连杆5、随动连杆6和升降座8组成另一组四连杆机构,该两组机构将拉杆的水平摆动运动转换为升降座的竖直升降运动,从而实现调整放置在辊轮上钢管的中心高度的功能。上述定位挡块3把接在驱动缸1活塞杆上,其尺寸根据钢管规格具体确定,通过改变驱动缸1活塞杆的伸缩量从而改变升降座8的下降位置,进而起到调整放置在辊轮上待加工钢管中心高度的作用,保证钢管充分落入加厚模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驱动缸活塞杆的水平伸缩运动可以实现升降座的垂直上下运动,进而调整放置在辊轮上待加工钢管的中心高度,结构简单、运行可靠。2.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不同规格钢管准确落入模腔的工艺要求,并且具有成本低廉,定位准确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驱动缸活塞杆缩回,辊轮处于下限位状态;图2为本技术驱动缸活塞杆伸出,辊轮处于上限位状态;图3为定位挡块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驱动缸、2.缸座、3.定位挡块、4.拉杆、5.直角连杆、6.随动连杆、7.固定底座、8.升降座、9.辊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的钢管送料辊道,包括驱动缸1、缸座2、定位挡块3、拉杆4、直角连杆5、随动连杆6、固定底座7、升降座8以及安装在升降座上的辊轮9;所述的驱动缸1与固定于基础的缸座2铰接;拉杆4通过铰轴与驱动缸1活塞杆相连,在驱动缸1作用下进行摆动往复运动;直角连杆5一端通过销轴与拉杆4相连,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升降座8铰接连接;随动连杆6一端通过销轴与固定底座7相连,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升降座8铰接连接;辊轮9采用了V型结构,把接在升降座8上,随着升降座8在垂直方向上下运动。所述的驱动缸1可以是液压缸、气动缸或电动推杆。所述的送料辊道有三组以上。所述的固定底座7、直角连杆5和拉杆4组成一组四连杆机构,固定底座7、直角连杆5、随动连杆6和升降座8组成另一组四连杆机构,该两组机构将拉杆的水平摆动运动转换为升降座的竖直升降运动,从而实现调整放置在辊轮上钢管的中心高度的功能。所述的定位挡块3把接在驱动缸1活塞杆上,其尺寸根据钢管规格具体确定,通过改变驱动缸1活塞杆的伸缩量从而改变升降座8的下降位置,进而起到调整放置在辊轮上待加工钢管中心高度的作用,保证钢管充分落入加厚模腔。这种高度可调的钢管送料辊道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成本低廉,定位准确,在驱动缸的作用下,不仅实现了待加工钢管中心高度的升降,而且满足了不同规格钢管准确落入模腔的工艺要求。本实施方式中没有详细叙述的部分属于本行业的公知的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技术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度可调的钢管送料辊道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度可调的钢管送料辊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缸(1)、缸座(2)、定位挡块(3)、拉杆(4)、直角连杆(5)、随动连杆(6)、固定底座(7)、升降座(8)以及安装在升降座上的辊轮(9);所述的驱动缸(1)与固定于基础的缸座(2)铰接;拉杆(4)通过铰轴与驱动缸(1)活塞杆相连,在驱动缸(1)作用下进行摆动往复运动;直角连杆(5)一端通过销轴与拉杆(4)相连,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升降座(8)铰接连接;随动连杆(6)一端通过销轴与固定底座(7)相连,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升降座(8)铰接连接;辊轮(9)采用了V型结构,把接在升降座(8)上,随着升降座(8)在垂直方向上下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的钢管送料辊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缸(1)、缸座(2)、定位挡块(3)、拉杆(4)、直角连杆(5)、随动连杆(6)、固定底座(7)、升降座(8)以及安装在升降座上的辊轮(9);所述的驱动缸(1)与固定于基础的缸座(2)铰接;拉杆(4)通过铰轴与驱动缸(1)活塞杆相连,在驱动缸(1)作用下进行摆动往复运动;直角连杆(5)一端通过销轴与拉杆(4)相连,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升降座(8)铰接连接;随动连杆(6)一端通过销轴与固定底座(7)相连,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升降座(8)铰接连接;辊轮(9)采用了V型结构,把接在升降座(8)上,随着升降座(8)在垂直方向上下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钢管送料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缸(1)为液压缸、气动缸或电动推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国杰杜学斌王建国马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