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830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0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凝分离器,包括冷凝箱,冷凝箱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循环供水装置;冷凝箱内设有预处理部件和分离部件,预处理部件包括螺旋设置的冷凝管,冷凝管的上游管接头连接进气管;分离部件包括分离罐,分离罐的上端与冷凝管连通,分离罐的下端设有液体回收管,分离罐的上部还设有高温气体出口;还包括液体回收装置,液体回收装置包括螺旋刮片,螺旋刮片的中心设有支撑轴,支撑轴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设备。气液分离不仅在冷凝管内进行,也在分离罐内进行,加大了热交换面积,提高了冷凝分离效果;螺旋刮片能够及时的将分离罐罐壁上的冷凝水刮掉,利于冷凝液体的回收,同时也避免了罐壁上形成液膜而导致换热效率降低的问题。

Condensing separ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ndensation separator, including condensate tank, condensate tank connected circulating water supply device through a water inlet pipe and a water outlet pipe; the condensing tank is provided with pretreatment parts and separation components, pretreatment components including condensing spiral pipes arranged upstream of the condenser tube, pipe joints into the trachea; separating parts including separation tank top and separating tank the condensing pipe, the lower separation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return pipe, the upper separation tank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high temperature gas outlet; also includes a liquid recovery device, liquid recovery device comprises a spiral blade spiral blade in the heart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shaft, the supporting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driving the rotation of the driving device. Not only for gas-liquid separation in the condenser tube, also in the separation tank, increase the heat exchange area, improve the condensing separation effect; spiral blade can be separated off condensed water tank wall in the timely, conducive to recovery of condensed liquid, but also to avoid the tank wall to form a film to change thermal efficiency issu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凝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气液分离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冷凝分离器。
技术介绍
无论是实验室,还是工业应用上,很多时候都需要对反应获得的气体或采样的气体在进一步利用或分析前进行处理,将从中混入的水蒸气去除。目前,现有技术主要采用冷凝分离装置来实现气水分离的目的。这种冷凝分离装置主要包括导气管、进气口、出气口、用于收集冷凝水的容器和热交换体,其采用热交换体对导气管进行降温,使进入导气管的气体中的水蒸气冷凝于导气管的管壁后流入容器中,其余气体则通过出气口排出。然而,现有技术的这种气水冷凝分离装置,存在如下不足之处:由于气体中混杂的水蒸气是附着于温度较低的导气管的内壁实现冷凝分离的,而导气管的内壁的面积有效,且导气管内部为中空结构,导致气体进入导气管中后,没办法保证导气管中的所有水蒸气均能附着于导气管的内面上,尤其是导气管内中间部位的水蒸气,其由于离导气管的内壁较远,因而容易被气流带出,从而导致气水分离不彻底。同时,冷凝液体在管壁上的附着也会影响管体的换热效果,冷凝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促使管壁冷凝液体回收且冷凝回收效率高的冷凝分离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冷凝分离器,包括冷凝箱,所述冷凝箱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冷凝箱通过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连接循环供水装置;所述冷凝箱内设有预处理部件和分离部件,所述预处理部件包括螺旋设置的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一端设有上游管接头,所述上游管接头连接进气管;所述分离部件包括分离罐,所述分离罐的上端与所述冷凝管连通,所述分离罐的下端设有液体回收管,所述液体回收管穿过所述冷凝箱的箱壁并与存储装置连接;所述分离罐的上部还设有高温气体出口;还包括促进液体收集的液体回收装置,所述液体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分离罐内的螺旋刮片,所述螺旋刮片的中心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设备。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设备包括固定在所述分离罐内的支撑座,所述支撑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撑轴的上端穿过所述支撑座并向所述支撑座的上侧延伸,所述支撑轴位于所述支撑座上方的部分固定有叶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叶轮位于所述分离罐上端的进口处且位于所述高温气体出口的上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凝管螺旋的设置在所述分离罐的外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冷凝箱的下部,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冷凝箱的上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冷凝分离器,包括冷凝箱,所述冷凝箱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冷凝箱通过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连接循环供水装置;通过循环冷却水对冷凝箱内的部件进行热交换。所述冷凝箱内设有预处理部件和分离部件,所述预处理部件包括螺旋设置的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一端设有上游管接头,所述上游管接头连接进气管;高温气体首先在冷凝管内进行热交换,初步形成液体及气体的混合物。所述分离部件包括分离罐,所述分离罐的上端与所述冷凝管连通,所述分离罐的下端设有液体回收管,所述液体回收管穿过所述冷凝箱的箱壁并与存储装置连接;所述分离罐的上部还设有高温气体出口;气液混合物在分离罐内进行分离并分别进行回收。还包括促进液体收集的液体回收装置,所述液体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分离罐内的螺旋刮片,所述螺旋刮片的中心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设备。气液分离不仅在冷凝管内进行,也在分离罐内进行,加大了高温气体与冷却水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冷凝分离效果。由于分离管内还设有螺旋刮片,螺旋刮片能够及时的将分离罐罐壁上的冷凝水刮掉,一方面利于冷凝液体的回收,同时也避免了冷凝液体在罐壁上形成隔离层而导致换热效率降低的问题。冷凝分离器,换热面积大,热交换效率高,避免了液体在罐壁上积聚,冷凝分离效果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分离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冷凝箱;2-冷凝管;3-分离罐;301-螺旋刮片;302-支撑座;303-叶轮;304-支撑轴;4-高温气体出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冷凝分离器,包括冷凝箱1,所述冷凝箱1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冷凝箱1通过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连接循环供水装置,利用循环水对高温气体进行降温,重复利用率高,清洁环保。所述冷凝箱1内设有预处理部件和分离部件,所述预处理部件包括螺旋设置的冷凝管2,所述冷凝管2的一端设有上游管接头,所述上游管接头连接进气管。冷凝管2的下游端与分离部件连通。所述分离部件包括分离罐3,所述分离罐3的上端与所述冷凝管2连通,所述分离罐3的下端设有液体回收管,所述液体回收管穿过所述冷凝箱1的箱壁并与存储装置连接。所述分离罐的上部还设有高温气体出口。冷凝分离后的液体和气体分别就行回收。还包括促进液体收集的液体回收装置,所述液体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分离罐3内的螺旋刮片301,所述螺旋刮片301的中心设有支撑轴304,所述支撑轴304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设备。预处理部件及分离部件均设置在冷凝箱1内,整个气液分离过程都进行着热交换及液体冷凝,提高了冷凝效率。分离罐3内设置螺旋刮片301,及时的对分离罐3的管壁上的罐壁上的冷凝液体进行收集,一方面避免液体形成隔膜阻碍热交换的继续进行,同时也及时将液体回收,避免其再次被高温气体加热气化。所述驱动设备包括固定在所述分离罐3内的支撑座302,所述支撑轴304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座302上,所述支撑轴304的上端穿过所述支撑座302并向所述支撑座302的上侧延伸,所述支撑轴304位于所述支撑座302上方的部分固定有叶轮303。通过气体的流动驱动螺旋刮片301的转动,结构简单、合理,避免了其它驱动设备的加入,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气体有效的对叶轮303进行驱动,所述叶轮303位于所述分离罐3上端的进口处且位于所述高温气体出口4的上侧。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管2螺旋的设置在所述分离罐3的外侧,结构紧凑,相同的冷凝箱容积下能够获得更大的换热面积。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冷凝箱1的下部,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冷凝箱1的上部,低温的冷却水直接对待回收的液体进行热交换,有效的避免其再次气化。冷凝分离器,换热面积大,热交换效率高,避免了液体在罐壁上积聚,冷凝分离效果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冷凝分离器

【技术保护点】
冷凝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箱,所述冷凝箱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冷凝箱通过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连接循环供水装置;所述冷凝箱内设有预处理部件和分离部件,所述预处理部件包括螺旋设置的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一端设有上游管接头,所述上游管接头连接进气管;所述分离部件包括分离罐,所述分离罐的上端与所述冷凝管连通,所述分离罐的下端设有液体回收管,所述液体回收管穿过所述冷凝箱的箱壁并与存储装置连接;所述分离罐的上部还设有高温气体出口;还包括促进液体收集的液体回收装置,所述液体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分离罐内的螺旋刮片,所述螺旋刮片的中心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驱动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冷凝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箱,所述冷凝箱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冷凝箱通过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连接循环供水装置;所述冷凝箱内设有预处理部件和分离部件,所述预处理部件包括螺旋设置的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一端设有上游管接头,所述上游管接头连接进气管;所述分离部件包括分离罐,所述分离罐的上端与所述冷凝管连通,所述分离罐的下端设有液体回收管,所述液体回收管穿过所述冷凝箱的箱壁并与存储装置连接;所述分离罐的上部还设有高温气体出口;还包括促进液体收集的液体回收装置,所述液体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分离罐内的螺旋刮片,所述螺旋刮片的中心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兆升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市沃德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