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电池组充电装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电池组充电装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能量回收机器人使用的电池组的多少和使用的电池组的重量需要根据实际要求进行增减,所需续航时间越长,能量回收机器人需携带的电池组则越多,然而在对容量大、数量多的电池组进行充电时则会存在以下问题:为了减少充电时间,使用大安培电流对电池组进行充电,此时,由于并联的电池组多,会导致电池组严重发热,存在危险,为了提高充电时的安全性,使用小安培电流对电池组进行充电,此时,由于串联的电池组多,会导致充电时间延长,无法平衡充电时间和续航时间。综上所述,现有的对机器人的电池组进行充电时存在安全性低以及无法平衡充电时间和续航时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电池组充电装置、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机器人的电池组进行充电时存在安全性低以及无法平衡充电时间和续航时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电池组充电装置,所述机器人电池组充电装置包括:回收端,用于获取电能并将所述获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电池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电池组充电装置包括:回收端,用于获取电能并将所述获取的电能发送给发射端;发射端,与所述回收端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所述发射端用于接收所述回收端的电能,将所述电能转换为磁能后再将所述磁能转换为充电电能并将所述充电电能发送给接收端;接收端,与所述发射端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所述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发射端发送的充电电能,并对所述充电电能进行整流滤波后产生满足所述机器人电池组充电所需的额定充电电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电池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电池组充电装置包括:回收端,用于获取电能并将所述获取的电能发送给发射端;发射端,与所述回收端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所述发射端用于接收所述回收端的电能,将所述电能转换为磁能后再将所述磁能转换为充电电能并将所述充电电能发送给接收端;接收端,与所述发射端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所述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发射端发送的充电电能,并对所述充电电能进行整流滤波后产生满足所述机器人电池组充电所需的额定充电电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电池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端包括:高压取电单元,用于从高压电线获取第一电能;强振动磁隙发电器,用于发电产生第二电能;自动切换单元,分别与高压取电单元、强振动磁隙发电器相连,所述自动切换单元用于切换所述高压取电单元和强振动磁隙发电器,将所述第一电能或第二电能发送至所述发射端;第一短距离通信单元,与所述自动切换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单元用于与所述发射端进行短距离通信;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回收端是否开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电池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包括:电磁转换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电能转换为磁能;第二短距离通信单元,与所述电磁转换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短距离通信单元用于与所述回收端进行短距离通信;第一短距离通信探测单元,与所述第二短距离通信单元相连,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探测单元用于与所述接收端进行短距离通信,发送探测信息以及检测是否接收到反馈信息;充电电能发送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短距离通信单元、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探测单元相连,所述充电电能发送单元用于将发射端产生的充电电能发送给接收端;第二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短距离通信探测单元、所述充电电能发送单元相连,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控制所述充电电能发送单元是否发送充电电能以及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探测单元是否发送探测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电池组充电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胡梦圆,史玉回,黄骏,孙立君,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