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90387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15:41
本申请涉及无线充电装置。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第一终端包括第一供电模块,第一供电模块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一线圈,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供电电路,第一线圈连接于供电电路中,当供电电路接通,第一线圈产生第一磁场;第二终端包括第二充电模块,第二充电模块包括第二电路板和第二线圈,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耦合电路、充电电路以及整流电路,第二线圈连接于所述耦合电路中,当耦合电路接通,第二线圈产生第二磁场,第一磁场与第二磁场耦合,以在充电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该感应电流经由整流电路整流后输入所述第二终端。该方案实现了两终端之间的无线充电,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充电装置
本申请涉及无线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的充电方式主要采用充电器加电源线的方式。但是,随着无线充电技术日益成熟,并且,随着无线充电效率的提高,无线充电方式已经慢慢的普及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了。在没有电源接口或充电宝的情况下,如果手机没有电了,而这时又遇紧急事情需要处理,就会产生诸多不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旨在提高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便捷性。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包括第一供电模块,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供电电路,所述第一线圈连接于所述供电电路中,当所述供电电路接通,所述第一线圈产生所述第一磁场;所述第二终端包括第二充电模块,所述第二充电模块包括第二电路板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耦合电路、充电电路以及整流电路,所述第二线圈连接于所述耦合电路中,当所述耦合电路接通,所述第二线圈产生所述第二磁场,所述第一磁场与所述第二磁场耦合,以在所述充电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所述感应电流经由所述整流电路输入所述第二终端。优选地,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稳压电路,整流后的所述感应电流经由所述稳压电路保持电压稳定。优选地,所述第二终端还包括第二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所述耦合电路、所述充电电路、所述稳压电路以及所述整流电路。优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还包括第一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所述供电电路。优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还包括第一充电模块,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还包括第二供电模块。优选地,在无线充电模式下,所述第一供电模块与所述第二充电模块正对,所述第一供电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终端内靠近所述第二充电模块的一侧,所述第二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终端内靠近所述第一供电模块的一侧。优选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以相同姿态放置,且两者之间的间隔不大于3mm。优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还包括设置于其最外侧的第一后壳板,所述第二终端还包括设置于其最外侧的第二后壳板,所述第一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后壳板的内侧,且比除去所述第一后壳板外的其它部件更靠近所述第一后壳板,所述第二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后壳板的内侧,且比除去所述第二后壳板外的其它部件更靠近所述第二后壳板。优选地,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第二线圈中的至少一者为圆盘形线圈。优选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中的至少一者包括手机。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分别放置在预设位置处,分别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设置成供电状态和充电状态,此时,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分别产生第一磁场和第二磁场,两磁场耦合以在第二终端内产生感应电流,对该感应电流进行整流即可以向第二终端输入电能。该方案实现了两终端之间的无线充电,较采用充电器和电源线的方式相比,其操作更加便捷,无需依赖电源接口和电源线,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方法的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方法的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方法的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方法的实施例四的流程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方法的实施例五的流程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终端;11-第一供电模块;111-第一电路板;112-第一线圈;12-第一充电模块;13-第一后壳板;2-第二终端;21-第二充电模块;211-第二电路板;212-第二线圈;22-第二供电模块;23-第二后壳板。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方法,该无线充电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其中,第一终端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同理,第二终端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分别为多个时,其中,各第一终端可以均作为供电终端,各第二终端可以均作为充电终端,反之亦可。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数量可以不相等,例如,可以通过两个第一终端为一个第二终端充电,也可以通过一个第一终端为两个第二终端充电。本申请中,为了清楚起见,以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分别设置为一个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第一终端作为供电终端,第二终端作为充电终端。通过对此实施例的说明,本领域技人员应当理解,当分别设置多个第一终端和多个第二终端时,各终端之间依然可以实现无线充电。如图1所示,该无线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将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分别放置在无线充电模式的预设位置处,此时,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可以相互贴合,也可以隔开预定距离。当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隔开预定距离时,为了保证充电效率,可以将两者之间的距离限制在3mm以内,此处所说的“预定距离”指的是,当两个终端以相同的姿态放置时,两者之间的间隔。接下来,在步骤20中,将第一终端设置成供电状态,在供电状态下,第一终端产生第一磁场,同时,将第二终端设置成充电状态,在充电状态下,第二终端产生第二磁场。将第一终端设置成供电状态的方式有多种,一种方式为,打开第一终端的供电开关,例如按钮或滑动开关灯;另一种方式为,开启第一终端内供电设置选项。同理地,将第二终端设置成充电状态的方式同上。此处不再赘述。当第一磁场和第二磁场产生后,第一磁场与第二磁场可以相互耦合,根据电磁理论,耦合后的磁场可以在第二终端内产生感应电流。由于磁场感应出来的感应电流通常为交流电,不能直接为第二终端供电,为此,该无线充电方法还包括步骤30。在步骤30中,对感应电流进行整流,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此时,该直流电可以作为电源,为第二终端充电。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二终端内的整流电路将交流形式的感应电流转换为直流电,也可以通过整流二极管进行整流。根据以上的描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实现了无线充电,由此使得第二终端的充电不再依赖于电源接口和电源线,使得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捷。进一步,如图2所示,在步骤30中,还可以包括步骤32,在步骤32中,在直流电充入第二终端之前,稳定直流电的电压。也就是说,保持直流电以相对稳定的电压输入第二终端,保持电流稳定可以通过稳压电路或稳压装置实现。当第二终端充电完毕后,操作者可以根据第二终端所显示的电量手动终止无线充电模式,例如,将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移开,增大两者的相对距离,当两者之间的距离超过预定距离时,第一磁场和第二磁场由于距离较远无法耦合,因而,无线充电模式终止;又如,手动关闭第一终端的供电状态或手动关闭第二终端的充电状态,人为结束无线充电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无线充电模式的便捷性,本申请中,无线充电方法还包括步骤40,如图3所示,在步骤40中,当第二终端充电完成时,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无线充电模式自动终止。该步骤避免了人为的操作,提高了无线充电程序的简洁性。尤其当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在夜间采用无线充电方法充电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包括第一供电模块,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供电电路,所述第一线圈连接于所述供电电路中,当所述供电电路接通,所述第一线圈产生第一磁场;所述第二终端包括第二充电模块,所述第二充电模块包括第二电路板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耦合电路、充电电路以及整流电路,所述第二线圈连接于所述耦合电路中,当所述耦合电路接通,所述第二线圈产生第二磁场,所述第一磁场与所述第二磁场耦合,以在所述充电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所述感应电流经由所述整流电路输入所述第二终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包括第一供电模块,所述第一供电模块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供电电路,所述第一线圈连接于所述供电电路中,当所述供电电路接通,所述第一线圈产生第一磁场;所述第二终端包括第二充电模块,所述第二充电模块包括第二电路板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置有耦合电路、充电电路以及整流电路,所述第二线圈连接于所述耦合电路中,当所述耦合电路接通,所述第二线圈产生第二磁场,所述第一磁场与所述第二磁场耦合,以在所述充电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所述感应电流经由所述整流电路输入所述第二终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还设置有稳压电路,整流后的所述感应电流经由所述稳压电路保持电压稳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还包括第二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所述耦合电路、所述充电电路、所述稳压电路以及所述整流电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还包括第一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用于管理所述供电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伟伟夏艳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天珑移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