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轴的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7058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7:08
一种传动轴的润滑结构,包括轴体、以及设置在轴体两端的万向节I和万向节II、以及防尘罩结构,所述轴体包括外轴体、内轴体,所述防尘罩结构包括外罩I、外罩II,以及连接外罩I和外罩II且套在轴体上的罩管,罩管包括外罩管、内罩管;所述内罩管的内壁设置有定位台阶和定位凸块、以及内罩管上设置有螺孔I,所述内罩管内壁卡接有与定位台阶抵接的注油外环,注油外环上拧接有注油嘴;所述环形旋转槽匹配有注油内环,注油内环上设有通油孔I,所述外轴体上开设有与通孔I对应的通油孔I。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传动轴在内外轴体间加注润滑油非常的方便,降低两者将的摩擦力,提高传动轴的传动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动轴的润滑结构
本技术涉及传动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传动轴的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传动轴是汽车传动系中传递动力的重要部件,现有的传动轴的轴体通常内外轴体套接的方式组成,即内轴体上设置有外花键,外轴体设置有与内轴体外花键匹配的内花键,外花键与内花键滑动配合,以此在实现传动动力的同时,轴体也能实现相对滑动而达到轴体的长度调节;但是在传动过程中,两轴体配合的花键槽处承受的应力较大,产生的摩擦力也大,再者内外轴体采用花键配合,在轴体传动的同时长度也进行调节,因此这一过程中内外轴体间的摩擦力非常大,长期的工作产生的摩擦力会使花键磨损产生空隙,配合的花键一旦产生空隙就会影响整个传动系统的性能,因此内外轴体间需要足够的润滑来降低摩擦力;而现有传动轴结构在内外轴体间加注润滑油时,要把套在轴体外的防尘罩结构拆掉,同时也要将内外轴体分开才能实现,加注润滑油的方式如此麻烦,因此就会减少加注润滑油的次数甚至放弃加注润滑油,这样就会降低传动轴的传动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传动轴的润滑结构,使传动轴在内外轴体间加注润滑油非常的方便,进一步保证匹配的内外轴体间的润滑,降低两者将的摩擦力,提高传动轴的传动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公开一种传动轴的润滑结构,包括轴体、以及设置在轴体两端的万向节I和万向节II、以及防尘罩结构,所述轴体包括一端与万向节I连接的外轴体、以及一端与万向节II连接且匹配在外轴体内的内轴体;所述防尘罩结构包括与万向节I连接的外罩I、与万向节II连接的外罩II,以及连接外罩I和外罩II且套在轴体上的罩管,罩管包括一端与外罩II固定的外罩管、以及一端与外罩I固定且匹配在外罩管内的内罩管;所述内罩管的内壁设置有定位台阶和定位凸块、以及内罩管上设置有螺孔I,所述内罩管内壁卡接有与定位台阶抵接的注油外环,所述注油外环由对称的注油外环I和注油外环II匹配叠加组成,注油外环I和注油外环II上设置有对应螺孔II,用螺栓通过螺孔II将注油外环I和注油外环II拧接组成注油外环并形成定位凹槽、环形旋转槽和螺孔III;所述定位凹槽与定位凸块匹配卡接,螺孔III对应螺孔I且与环形旋转槽相通,螺孔III和螺孔I内拧接有注油嘴;所述外罩管上开设有与注油嘴对应的通孔,所述环形旋转槽匹配有注油内环,注油内环与外轴体卡接固定,注油内环上开设有与环形旋转槽相通的通油孔I,所述外轴体上开设有与通孔I对应的通油孔II。所述内罩管的内壁安设有孔用挡圈,孔用挡圈匹配注油外环II的外侧。所述注油内环的内壁设置有与外轴体匹配的花键。所述通油孔II的孔径大于注油嘴的孔径,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螺孔I的孔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防尘罩结构的内罩管的内壁卡接固定有注油外环,注油外环和内罩管设置有对应的螺孔并拧接有注油嘴,注油外环内设置有环形旋转槽并与注油内环匹配,注油内环与传动轴的外轴体卡接固定,在注油内环设置有通油孔I,外轴体上设置有与通油孔I对应的通油孔II,在需要对传动轴的外轴体和内轴体之间加润滑油时,通过注油嘴将润滑油加注到注油外环的环形旋转槽内,润滑油会依次通过通油孔I、通油孔II到达外轴体和内轴体之间进行润滑,传动轴轴体的长度调节时,加注的润滑油会被内外轴体间的滑动而带动,从而对内外轴体之间更好的润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爆炸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图3是注油外环与注油内环的结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传动轴的润滑结构,包括轴体1、以及设置在轴体1两端的万向节I2和万向节II3、以及防尘罩结构4,所述轴体1包括一端与万向节I2连接的外轴体5、以及一端与万向节II3连接且匹配在外轴5体内的内轴体6;所述防尘罩结构4包括与万向节I2连接的外罩I7、与万向节II3连接的外罩II8,以及连接外罩I7和外罩II8且套在轴体上的罩管9,罩管9包括一端与外罩II8固定的外罩管10、以及一端与外罩I7固定且匹配在外罩管10内的内罩管11;所述内罩管11的内壁设置有定位台阶12和定位凸块13、以及内罩管11上设置有螺孔I14,所述内罩管11内壁卡接有与定位台阶13抵接的注油外环15,所述注油外环15由对称的注油外环I16和注油外环II17匹配叠加组成,注油外环I16和注油外环II17上设置有对应螺孔II18,用螺栓通过螺孔II18将注油外环I16和注油外环II17拧接组成注油外环15并形成定位凹槽19、环形旋转槽20和螺孔III21;所述定位凹槽19与定位凸块13匹配卡接,螺孔III21对应螺孔I14且与环形旋转槽20相通,螺孔III21和螺孔I14内拧接有注油嘴22;所述外罩管10上开设有与注油嘴22对应的通孔23,所述环形旋转槽20匹配有注油内环24,注油内环24与外轴体5卡接固定,注油内环24上开设有与环形旋转槽20相通的通油孔I25,所述外轴体5上开设有与通孔I25对应的通油孔II26。所述内罩管11的内壁安设有孔用挡圈27,孔用挡圈27匹配注油外环II17的外侧,这样增加了注油外环15与内罩管11卡接的牢固性。所述注油内环24的内壁设置有与外轴体5匹配的花键,使注油内环24与外轴体5匹配的更牢固。所述通油孔II26的孔径大于通油孔I25的孔径,有效的防止加注的润滑油在注油内环24与外轴体5的外壁之间渗漏;所述通孔23的孔径大于注油嘴22的孔径,这样在通过注油嘴22加注润滑油时更方便。以下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作出说明:内罩管11卡接在万向节I2上,外轴体5也与万向节I2固定,所以传动轴轴体1的长度调节时内罩管11与外轴体5是同向运动的,注油内环24匹配在注油外环15的环形旋转槽20内,当传动轴转动时带动注油内环24绕注油外环15的环形旋转槽20转动,在内轴体6与外轴体5间需要加注润滑油时,从注油嘴22处加注润滑油,润滑油加注到环形旋转槽20内,环形旋转槽20内的润滑油依次通过注油内环24的通油孔I25、与通油孔I25对应的通孔II26,最后加注到外轴体5和内轴体6之间进行润滑,注油嘴22与外罩管10有一定的间隙,所以在不会影响罩管9的长度调节。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传动轴的润滑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传动轴的润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动轴的润滑结构,包括轴体、以及设置在轴体两端的万向节I和万向节II、以及防尘罩结构,所述轴体包括一端与万向节I连接的外轴体、以及一端与万向节II连接且匹配在外轴体内的内轴体;所述防尘罩结构包括与万向节I连接的外罩I、与万向节II连接的外罩II,以及连接外罩I和外罩II且套在轴体上的罩管,罩管包括一端与外罩II固定的外罩管、以及一端与外罩I固定且匹配在外罩管内的内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管的内壁设置有定位台阶和定位凸块、以及内罩管上设置有螺孔I,所述内罩管内壁卡接有与定位台阶抵接的注油外环,所述注油外环由对称的注油外环I和注油外环II匹配叠加组成,注油外环I和注油外环II上设置有对应螺孔II,用螺栓通过螺孔II将注油外环I和注油外环II拧接组成注油外环并形成定位凹槽、环形旋转槽和螺孔III;所述定位凹槽与定位凸块匹配卡接,螺孔III对应螺孔I且与环形旋转槽相通,螺孔III和螺孔I内拧接有注油嘴;所述外罩管上开设有与注油嘴对应的通孔,所述环形旋转槽匹配有注油内环,注油内环与外轴体卡接固定,注油内环上开设有与环形旋转槽相通的通油孔I,所述外轴体上开设有与通孔I对应的通油孔I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轴的润滑结构,包括轴体、以及设置在轴体两端的万向节I和万向节II、以及防尘罩结构,所述轴体包括一端与万向节I连接的外轴体、以及一端与万向节II连接且匹配在外轴体内的内轴体;所述防尘罩结构包括与万向节I连接的外罩I、与万向节II连接的外罩II,以及连接外罩I和外罩II且套在轴体上的罩管,罩管包括一端与外罩II固定的外罩管、以及一端与外罩I固定且匹配在外罩管内的内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管的内壁设置有定位台阶和定位凸块、以及内罩管上设置有螺孔I,所述内罩管内壁卡接有与定位台阶抵接的注油外环,所述注油外环由对称的注油外环I和注油外环II匹配叠加组成,注油外环I和注油外环II上设置有对应螺孔II,用螺栓通过螺孔II将注油外环I和注油外环II拧接组成注油外环并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赋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普赛斯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