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摩托车铝合金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6105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1:09
一种组合式摩托车铝合金轮毂,包括轮毂本体和设置在轮毂本体中心处的轮毂传动件;所述轮毂传动件通过连接件安装在铸造完成后的轮毂本体上。本设计杜绝了铝合金轮毂本体与铁制轮毂传动件通过热结合方式造成缝隙的可能,确保轮毂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了一次性合格率;本设计无需为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在热结合过程中增加对铁制轮毂传动件的包裹层厚度,简化了铝合金轮毂的设计,减少了原材料的消耗。

A kind of combined motorcycle aluminum alloy wheel hub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mbined motorcycle aluminum alloy hub, which comprises a hub body and a hub transmission part arranged at the center of the hub body. The hub transmission part is installed on the hub body after the casting is completed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iece. This design puts an end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 gap caused by heat Aluminum Alloy wheel body and iron wheel transmission parts, ensur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hub use, improve the qualification rate; the design without the need to enhanc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in thermal process with increasing the thickness of coated layer of iron wheel transmission parts to simplify the design, Aluminum Alloy hub, the raw material consumption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摩托车铝合金轮毂
本技术涉及机动车的加工
,具体涉及摩托车轮毂的加工。
技术介绍
目前,踏板摩托车的后轮多采用花键轴传动的结构,为确保可靠性和安全性,铝合金轮毂在设计、制造过程中,花键轴装配位置的材料多为铁材。实际生产中,通过预热,在重力铸造浇铸前将所述花键轴装配位置的材料,即铁嵌件50(参考图1、图2)放入模具中,从而包裹在铝合金中。由于材料不同,加热温度及冷却速度存在差异,以及铁嵌件50使用前的表面质量和结构设计等因素的影响,加工完成的产品易存在铝铁结合部缝隙的现象,合格率相对较低。为了确保使用安全,一般会加大对铁嵌件的包裹层厚度,这样势必会加大原材料的使用和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提高摩托车轮毂生产的一次性合格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摩托车铝合金轮毂,包括轮毂本体和设置在轮毂本体中心处的轮毂传动件;所述轮毂传动件通过连接件安装在铸造完成后的轮毂本体上。按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改变现有技术中轮毂本体与轮毂传动件通过浇铸结合的方式,采用轮毂本体铸造完成后,将轮毂传动件安装在其上的方式,以杜绝浇铸过程中铝铁热结合造成缝隙的可能,确保轮毂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一次性合格率。轮毂传动件的中心处开设花键轴安装孔,花键轴安装孔的中心线与轮毂本体上轴孔的中心线重合。摩托车通过花键轴和轮毂传动件的配合,将动力传递给轮毂,驱动其转动。采用花键传动,可提高动力传递的稳定性。轮毂本体中心处开设圆形凹槽,盘形的轮毂传动件镶嵌在所述圆形凹槽内。圆形凹槽具有定位轮毂传动件的作用,保证轮毂传动件上的花键安装孔与轮毂本体上的轴孔同心。轮毂传动件的中央处设有鼓部和围绕在鼓部周围的加强肋,花键轴安装孔贯穿所述鼓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轮毂本体与轮毂传动件通过浇铸结合的方式,鼓部和加强肋的配合结构在保证轮毂传动件强度的前提下,减少了原材料的消耗。所述圆形凹槽内开设与圆形凹槽同心的第一圆形沉槽,轮毂传动件面向所述第一圆形沉槽的端面上开设第二圆形沉槽,第一圆形沉槽和第二圆形沉槽同心设置。如此设计,圆形凹槽底面与轮毂传动件面向所述圆形凹槽底面的端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进而,轮毂本体与轮毂传动件之间的装配误差减小。轮毂本体中心处设有一圆形凹腔,圆形凹腔位于轮毂本体上轴孔的右侧,所述轮毂传动件位于所述圆形凹腔内;轮毂本体上开设安装孔,安装孔配合设计有同心的沉孔,所述沉孔位于轮毂本体上轴孔的左侧;轮毂传动件上开设螺孔,所述连接件为螺杆,螺杆穿过所述安装孔而与所述螺孔配合,螺杆的端部沉于所述沉孔。按上述设计,安装在轮毂本体上的轮毂传动件沉于圆形凹腔内,所述螺杆的端部沉于所述沉孔,如此,整个轮毂的表面比较光整,不存在突出部分,保证轮毂使用的安全性。本技术采用轮毂本体铸造后再安装轮毂传动件的方式,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第一,杜绝了铝合金轮毂本体与铁制轮毂传动件通过热结合(浇铸)方式造成缝隙的可能,确保轮毂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了一次性合格率。第二,无需为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在热结合(浇铸)过程中增加对铁制轮毂传动件的包裹层厚度,简化了铝合金轮毂的设计,减少了原材料的消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通过铸造工艺组合轮毂本体10和铁嵌件50成型为轮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组合式摩托车铝合金轮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3的爆炸图;图6为图4中轮毂传动件20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10、轮毂本体;101、轮毂本体上的轴孔;102、圆形凹槽;103、第一圆形沉槽;104、安装孔;105、沉孔;106、圆形凹腔;20、轮毂传动件;201、花键轴安装孔;202、第二圆形沉槽;203、与螺杆配合的螺纹孔;21、鼓部;22、加强肋;30、螺杆;40、摩擦环;50、铁嵌件。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3至图5,一种组合式摩托车铝合金轮毂,包括轮毂本体10和设置在轮毂本体中心处的轮毂传动件20。参考图3、图5,所述轮毂本体10经铸造而成,中心处开设轴孔101。结合图5、图6,所述轮毂传动件20的中央处设有鼓部21和围绕在鼓部周围的加强肋22。轮毂传动件20的中心处开设花键轴安装孔201。结合图3至图5,轮毂本体10中心处开设圆形凹槽102,轮毂传动件20为盘形,轮毂传动件20镶嵌在所述圆形凹槽内,并通过螺杆30固定在轮毂本体上,花键轴安装孔的中心线与轮毂本体上轴孔101的中心线重合。结合图3、图5,所述圆形凹槽102内开设与圆形凹槽同心的第一圆形沉槽103,轮毂传动件20面向所述第一圆形沉槽的端面上开设第二圆形沉槽202,第一圆形沉槽和第二圆形沉槽同心设置。结合图3、图5,轮毂本体10中心处设有一圆形凹腔106,圆形凹腔位于轮毂本体上轴孔101的右侧,所述轮毂传动件20位于所述圆形凹腔内;轮毂本体上开设安装孔104,安装孔配合设计有同心的沉孔105,所述沉孔位于轮毂本体上轴孔的左侧;轮毂传动件上开设螺孔,所述螺杆30穿过所述安装孔而与所述螺孔配合,螺杆的端部沉于所述沉孔。如图3,所述圆形凹腔106的内侧壁中镶嵌有刹车制动用的摩擦环40,所述摩擦环与所述轮毂本体10经铸造而结合在一起。实际生产中,所述摩擦环40预先埋设在模具中,以浇铸方式结合摩擦环和轮毂本体10,将轮毂传动件20安装在已成型的轮毂本体10上。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组合式摩托车铝合金轮毂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摩托车铝合金轮毂,包括轮毂本体(10)和设置在轮毂本体中心处的轮毂传动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传动件通过连接件安装在铸造完成后的轮毂本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摩托车铝合金轮毂,包括轮毂本体(10)和设置在轮毂本体中心处的轮毂传动件(20);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传动件通过连接件安装在铸造完成后的轮毂本体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摩托车铝合金轮毂,其特征在于:轮毂传动件(20)的中心处开设花键轴安装孔(201),花键轴安装孔的中心线与轮毂本体上轴孔(101)的中心线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摩托车铝合金轮毂,其特征在于:轮毂本体(10)中心处开设圆形凹槽(102),盘形的轮毂传动件(20)镶嵌在所述圆形凹槽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摩托车铝合金轮毂,其特征在于:轮毂传动件(20)的中央处设有鼓部(21)和围绕在鼓部周围的加强肋(22),花键轴安装孔(201)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平吕益佳吕允刚江道锋王浩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丰摩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