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体积企口箱涵的预制模板拼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5966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7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体积企口箱涵的预制模板拼接工装,包括底模、侧模、插口端模、承口端模、底模盖板、芯模及芯模托架;所述芯模设置在侧模、插口端模、承口端模内侧端,主要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顶板,一对顶板上端连接处通过若干合页铰接,下端设置有底模盖板;所述芯模托架贯穿芯模设置,包括一对对称设置在芯模外侧端的支撑架、架设在支撑架上的一对工字横梁及设置在工字横梁上端的立体框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箱涵预制用模具,主要在传统结构上对芯模及芯模托架进行了技术改进,芯模托架两端直接固定在地面上,用于支撑一对顶板,顶板的固定安装也十分方便,最终通过若干固定在芯模托架上的连接柱固定即可,整体结构设计十分合理。

A prefabricated formwork assembly for large volume mouth box culve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体积企口箱涵的预制模板拼接工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箱涵预制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大体积企口箱涵的预制模板拼接工装。
技术介绍
预制箱涵指的是以钢筋混凝土箱形管节拼接而成的通道结构,内部设置有钢筋骨架,然后将钢筋骨架固定在模具内,并向模具内下料进行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混凝土终凝后拆除模具即可制成箱涵。由于箱涵包括内侧端和外侧端,浇筑使用的模具最重要的是如何对模具的各部分进行固定,外侧端的模板固定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而对于内侧端的模板固定,当支撑结构不稳固,或内部四侧端面支撑结构为一整体时,只要一侧支撑面发生错位,其他端面也会造成错位,导致整体结构制备精度低,因此本技术研制了一种企口箱涵的预制模板拼接工装,经检索,未发现与本技术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体积企口箱涵的预制模板拼接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撑不稳固且制备精度低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体积企口箱涵的预制模板拼接工装,包括底模、侧模、插口端模、承口端模、底模盖板、芯模及芯模托架;所述底模下端固定焊接若干工字梁A,侧边平行设置一对侧模,平行于侧模的两端侧边分别设置有插口端模和承口端模;所述芯模设置在侧模、插口端模、承口端模内侧端,主要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顶板,一对顶板上端连接处通过若干合页铰接,下端设置有底模盖板,该顶板内侧端具有若干沿芯模长轴方向设置的工字梁B;所述芯模托架贯穿芯模设置,包括一对对称设置在芯模外侧端的支撑架、架设在支撑架上的一对工字横梁及设置在工字横梁上端的立体框架;所述立体框架下端固定若干嵌套设置在工字横梁上端并可沿工字横梁滑动的滚轮,外侧壁上铰接若干连接柱,立体框架侧边及上端的连接柱远离立体框架的另一端铰接在工字梁B上,立体框架下端的连接柱远离立体框架的另一端铰接在底模盖板上。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包括呈倒置L型的上顶板及呈L型的下顶板,所述上顶板与下顶板的重合面呈倾斜状,外侧端的高度高于内侧端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上顶板内侧端顶角处固定有倾斜设置的加强筋。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箱涵预制用模具,主要在传统结构上对芯模及芯模托架进行了技术改进,芯模托架两端直接固定在地面上,用于支撑一对顶板,顶板的固定安装也十分方便,最终通过若干固定在芯模托架上的连接柱固定即可,整体结构设计十分合理。(2)顶板包括呈倒置L型的上顶板及呈L型的下顶板,上顶板与下顶板的重合面呈倾斜状,外侧端的高度高于内侧端的高度,该结构中分设上顶板和下顶板更加方便放置安装,倾斜设置的端面也更加方便上顶板与下顶板的拼接。(3)上顶板内侧端顶角处固定有倾斜设置的加强筋,有效保证结构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局部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芯模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结构预制的箱涵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模,2、工字梁A,3、侧模,4、插口端模,5、承口端模,6、上顶板,7、下顶板,8、工字梁B,9、连接柱,10、底模盖板,11、支撑架,12、工字横梁,13、立体框架,14、加强筋,15、滚轮,16、箱涵钢筋骨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大体积企口箱涵的预制模板拼接工装,包括底模1、侧模3、插口端模4、承口端模5、底模盖板10、芯模及芯模托架;其中底模1下端固定焊接若干工字梁A2,侧边平行设置一对侧模3,平行于侧模3的两端侧边分别设置有插口端模4和承口端模5;芯模设置在侧模3、插口端模4、承口端模5内侧端,主要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顶板,用于方便装置的吊运安装,该顶板包括呈倒置L型的上顶板6及呈L型的下顶板7,上顶板6与下顶板7的重合面呈倾斜状,外侧端的高度高于内侧端的高度,方便上顶板6与上顶板7的拼接,一对上顶板6上端连接处通过若干合页铰接,上顶板6内侧端顶角处固定有倾斜设置的加强筋14,有效保证结构的稳固性;一对下顶板7下端之间设置有底模盖板10,该顶板内侧端具有若干沿芯模长轴方向设置的工字梁B8;芯模托架贯穿芯模设置,包括一对对称设置在芯模外侧端的支撑架11、架设在支撑架11上的一对工字横梁12及设置在工字横梁12上端的立体框架13;立体框架13下端固定若干嵌套设置在工字横梁12上端并可沿工字横梁滑动的滚轮15,外侧壁上铰接若干连接柱9,立体框架13侧边及上端的连接柱远离立体框架13的另一端铰接在工字梁B8上,立体框架13下端的连接柱9远离立体框架13的另一端铰接在底模盖板10上。本技术投入使用时,操作步骤具体如下:(1)将底模1铺设在水平地面上,并吊装底板钢筋骨架至底模上端,该底板钢筋骨架两侧边向上折弯呈竖直状;(2)将芯模托架架设在放置好的底板钢筋骨架上端;(3)将一对下顶板7放置在底板钢筋骨架的内侧端折弯处,并在一对下顶板7下端面之间嵌套设置底模盖板10,并通过连接柱9连接固定;(4)将一对上顶板6吊运至芯模托架上端,并通过连接柱9连接固定,使上顶板6与下顶板7的倾斜端面贴合;(5)吊运两片侧壁板钢筋骨架及一片顶板钢筋骨架,使其与底板钢筋骨架构成一个完整的箱涵钢筋骨架16;(6)固定安装侧模3、插口端模4、承口端模5,即完成了整个箱涵预制模板的拼接,之后即可进行浇筑处理,浇筑完成后即形成了如图4所示的箱涵结构。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体积企口箱涵的预制模板拼接工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体积企口箱涵的预制模板拼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侧模、插口端模、承口端模、底模盖板、芯模及芯模托架;所述底模下端固定焊接若干工字梁A,侧边平行设置一对侧模,平行于侧模的两端侧边分别设置有插口端模和承口端模;所述芯模设置在侧模、插口端模、承口端模内侧端,主要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顶板,一对顶板上端连接处通过若干合页铰接,下端设置有底模盖板,该顶板内侧端具有若干沿芯模长轴方向设置的工字梁B;所述芯模托架贯穿芯模设置,包括一对对称设置在芯模外侧端的支撑架、架设在支撑架上的一对工字横梁及设置在工字横梁上端的立体框架;所述立体框架下端固定若干嵌套设置在工字横梁上端并可沿工字横梁滑动的滚轮,外侧壁上铰接若干连接柱,立体框架侧边及上端的连接柱远离立体框架的另一端铰接在工字梁B上,立体框架下端的连接柱远离立体框架的另一端铰接在底模盖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企口箱涵的预制模板拼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侧模、插口端模、承口端模、底模盖板、芯模及芯模托架;所述底模下端固定焊接若干工字梁A,侧边平行设置一对侧模,平行于侧模的两端侧边分别设置有插口端模和承口端模;所述芯模设置在侧模、插口端模、承口端模内侧端,主要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顶板,一对顶板上端连接处通过若干合页铰接,下端设置有底模盖板,该顶板内侧端具有若干沿芯模长轴方向设置的工字梁B;所述芯模托架贯穿芯模设置,包括一对对称设置在芯模外侧端的支撑架、架设在支撑架上的一对工字横梁及设置在工字横梁上端的立体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亮周一江刘海宁王赞刚龙厚全徐大伟秦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恒通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