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混凝土预制装配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22273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5 20:37
一种复合混凝土预制装配梁,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包括呈长方体的梁壳体,梁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次梁槽,通过两侧的次梁槽将梁壳体分隔为底部壳体以及设置在底部壳体上的左壳体、中部壳体、右壳体;梁壳体内设置有钢筋笼,钢筋笼向上伸出梁壳体的上表面,梁壳体上设置有注浆孔,所述梁壳体内通过注浆孔填充有轻骨料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浇注梁壳体,使梁具备高强、高韧特点,并可减少梁截面尺寸;本发明专利技术钢筋笼主体埋于活性粉末混凝土壳体中,协同工作性好,且活性粉末混凝土作为钢筋保护层使梁具备良好的耐久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轻骨料混凝土作为芯材,有效减轻梁自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混凝土预制装配梁
技术介绍
装配式结构主体构件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其优点在于工厂化生产、标准化作业、功能现代化、设计多样化、开间灵活、防火抗震效果佳、立面清晰而有特色、质量保证率高,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战略,解决了传统建筑生产方式存在的建筑能耗高、资源能源消耗大、建筑业科技含量较低及生产效率低等问题。CN204645415U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带衬板的预制梁,包括预制梁本体,所述预制梁本体的端部设置有槽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槽口内设置有衬板,所述衬板包括衬板本体和骨架,骨架设置于衬板本体的外表面或者内表面或者夹设于衬板本体中。带衬板的预制梁与预制墙或其他预制梁之间的连接节点处现浇混凝土的模板,且与浇筑后的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无需拆卸。这样能节约材料,降低成本,使用后不需拆卸,大幅度提高了施工效率。CN103669720A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预制梁,包括预制梁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梁本体两端设有预制梁榫。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采用上述结构预制梁的具有榫锚体系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制梁及具有榫锚体系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提供了一种结构可靠,施工工艺简单,施工组织简便的预制拼装结构体系,能够实现建筑工程工厂预制量最大化,现场用工量最小化的目标。CN102418401A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先张法预应力钢筋砼预制梁,包括梁体和埋设于所述梁体中作为主筋的预应力钢绞线,所述梁体设置有箍筋,所述箍筋的部分伸出所述梁体的上表面,所述梁体的至少一个端部设置有适于与外部结构相连接的型钢,所述型钢的部分埋置于所述梁体内,其余部分露置于所述梁体的端部,所述梁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适于与外部梁体端部相连接的通孔。本专利技术中的预制梁上设置有通孔,其他的预制梁的端部可以直接安装在通孔处,钢绞线直接穿入通孔中,由于设置了通孔可以在该处后浇筑砼,使得预制梁之间能够形成一个整浇的整体,提高了连接强度。目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存在新型建筑材料利用率低、自重大、韧性差、易破损、功能单一、要求放线准确,标高测量精确、对预留孔洞位置精度要求较高、板底缝隙成八字形,勾缝后可能易脱落、外墙板缝处理采用耐候胶,老化后更换不方便、外挂板无止水橡胶条、工艺水平不高等问题,远落后于土木工程行业发展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预制装配梁的缺点,研制一种复合混凝土预制装配梁。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混凝土预制装配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方体的梁壳体,梁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次梁槽,通过两侧的次梁槽将梁壳体分隔为底部壳体以及设置在底部壳体上的左壳体、中部壳体、右壳体;梁壳体内设置有钢筋笼,钢筋笼向上伸出梁壳体的上表面,梁壳体上设置有注浆孔,所述梁壳体内通过注浆孔填充轻骨料混凝土。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笼包括分别设置在左壳体、中部壳体、右壳体内的箍筋,箍筋向下支撑在底部壳体内,所述箍筋还分别向上伸出左壳体、中部壳体、右壳体,向上伸出左壳体、中部壳体、右壳体的箍筋之间通过多根横向架立筋连接为一体;底部壳体内的箍筋之间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纵筋,纵筋的两端均向外伸出梁壳体,左壳体、中部壳体、右壳体内的箍筋之间分别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腰筋,左壳体和右壳体内腰筋的外端均向外伸出梁壳体。进一步地,所述梁壳体的底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梁底凹槽,梁底凹槽用于固定预制墙板。进一步地,所述梁壳体的上端面以及两端面均为粗糙面。进一步地,所述梁壳体的两端面均为凹凸面,并且两端面的凹凸面互补。进一步地,梁壳体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浇筑成型。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1)通过使用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浇注梁壳体,使梁具备高强、高韧特点,并可减少梁截面尺寸;(2)钢筋笼主体埋于活性粉末混凝土壳体中,协同工作性好,且活性粉末混凝土作为钢筋保护层使梁具备良好的耐久性;(3)通过使用轻骨料混凝土作为芯材,有效减轻梁自重。(4)通过高强材料和轻质材料的复合使用,减少梁截面、降低自重,从而方便运输和装配施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钢筋笼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呈长方体的梁壳体1,梁壳体1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浇筑成型,活性粉末混凝土由硅酸盐水泥、硅灰、掺和料、细骨料、高效减水剂组成,其中,硅酸盐水泥为42.5级及以上强度等级,硅灰中SiO2含量90%以上,掺和料为超细矿渣粉或磨细Ⅰ级粉煤灰,细骨料为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的石英砂或水洗河砂,高效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30%以上,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压强度130MPa~150MPa,抗折强度20MPa~30MPa,活性粉末混凝土自密实,免振捣浇注成型。梁壳体1内设置有钢筋笼2,钢筋笼2向上伸出梁壳体1的上表面,钢筋笼2向上伸出梁壳体1的目的是以后现场施工时与柱和板浇注成一体用的,使得结构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提高了建筑的整体性能,从而提高了建筑的抗震性能。梁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次梁槽3,通过次梁槽3将梁壳体1分隔为底部壳体1-1以及设置在底部壳体上的左壳体1-2、中部壳体1-3、右壳体1-4,次梁槽11用于支撑次梁,使主梁与次梁之间形成稳固的连接结构。钢筋笼2包括分别设置在左壳体1-2、中部壳体1-3、右壳体内1-4的箍筋2-1,箍筋2-1向下支撑在底部壳体1-1内,箍筋2-1还分别向上伸出左壳体1-2、中部壳体1-3、右壳体1-4,向上伸出左壳体1-2、中部壳体1-3、右壳体1-4的箍筋2-1之间通过多根横向架立筋2-2连接为一体,底部壳体1-1内的箍筋2-1之间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纵筋2-3,纵筋2-3的两端均向外伸出梁壳体1,左壳体1-2、中部壳体1-3、右壳体1-4内的箍筋2-1之间分别连接有两组呈上下布置的腰筋2-4,左壳体1-2和右壳体1-4内腰筋2-4的外端均向外伸出梁壳体1。梁壳体1上设置有注浆孔1-5,梁壳体1通过注浆孔1-5填充轻骨料混凝土4。轻骨料混凝土4由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和料、河砂、高效减水剂组成,其中,普通硅酸盐水泥为42.5级及以上强度等级,掺和料为S95级及以上等级的矿渣粉或Ⅱ级及以上等级的粉煤灰,高效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萘系减水剂中的一种,减水率25%以上,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30MPa以上,抗折强度3MPa以上,坍落度150mm~180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梁壳体1的底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梁底凹槽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梁壳体1的上端面以及两端面均为粗糙面,粗糙面由人工用钢丝刷或硬毛刷打糙形成,上端面为粗糙面的目的是增大现场浇筑的混凝土与粗糙面之间的摩擦力,作用是使得梁体整体性更好,同时使得结构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提高了建筑的整体性能,从而提高了建筑的抗震性能;两端面为粗糙面的目的是增大结构件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大了结构件之间的咬合力,作用是使得结构件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提高了建筑的整体性能,从而提高了建筑的抗震性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梁壳体1的两端面均为凹凸面,并且梁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伸出梁壳体1的纵筋2-3和腰筋2-4。以后现场施工时,与本专利技术的两端面配合与梁或柱的对应端面均需设置有与梁壳体1配合端的凹凸面互补的凹凸面以及与伸出梁壳体1的纵筋2-3和腰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复合混凝土预制装配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混凝土预制装配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方体的梁壳体,梁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次梁槽,通过两侧的次梁槽将梁壳体分隔为底部壳体以及设置在底部壳体上的左壳体、中部壳体、右壳体;梁壳体内设置有钢筋笼,钢筋笼向上伸出梁壳体的上表面,梁壳体上设置有注浆孔,所述梁壳体内通过注浆孔填充有轻骨料混凝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混凝土预制装配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方体的梁壳体,梁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次梁槽,通过两侧的次梁槽将梁壳体分隔为底部壳体以及设置在底部壳体上的左壳体、中部壳体、右壳体;梁壳体内设置有钢筋笼,钢筋笼向上伸出梁壳体的上表面,梁壳体上设置有注浆孔,所述梁壳体内通过注浆孔填充有轻骨料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混凝土预制装配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包括分别设置在左壳体、中部壳体、右壳体内的箍筋,箍筋向下支撑在底部壳体内,所述箍筋还分别向上伸出左壳体、中部壳体、右壳体,向上伸出左壳体、中部壳体、右壳体的箍筋之间通过多根横向架立筋连接为一体;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鸣陈龙修王付鸣周明耀王永超宋琳钱晨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