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楼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75003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0:45
一种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楼梯,包括上横梁、楼梯本体、下横梁、第一钢筋、第二钢筋、第三钢筋、灌浆料、台阶,楼梯本体上设置有上平台、楼梯板、下平台,上平台放置在上横梁上,下平台放置在下横梁上,台阶放置在楼梯板上,上平台通过第一钢套筒、第一钢筋、灌浆料与上横梁连接,下平台通过第二钢套筒、第二钢筋、灌浆料与下横梁连接,楼梯板通过第三钢套筒、第三钢筋、灌浆料与台阶连接灌浆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稳定,方便运输,施工便捷。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 staircase

A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 assembly, including upper beam, lower beam, stair body, first, second, third steel reinforced steel, grouting material, stairs, the stairs are arranged on the main body platform, stair board, under the platform, the platform is placed on the upper platform, placed in the lower beam, step placement on the stairs on the board, on the platform by the first steel sleeve, the first reinforced grouting material,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beam, under the platform through the second steel sleeve, second steel, grouting material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crossbeam, stair board connected through a steel sleeve grouting material, grouting material, reinforced with third step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tability,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楼梯
本实用新涉及一种混凝土结构楼梯,属于建筑领域。
技术介绍
传统的施工方式已经由之前的粗放的、建筑材料损耗大的和产出低的方式向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施工方向转变。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与传统方式相比可以有效节能减排,改变了传统的建筑设计模式和建造方式,提高了建筑的科技含量、性能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劳动力资源短缺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有效保证工程质量、节约资源,进一步降低了成本。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楼梯是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的需求下,设计一种新型的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楼梯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楼梯,包括上横梁、楼梯本体、下横梁、第一钢筋、第二钢筋、第三钢筋、灌浆料、台阶,上横梁、楼梯本体、下横梁、台阶为预制件,楼梯本体包括上平台、楼梯板、下平台,上平台放置在上横梁上,下平台放置在下横梁上,台阶放置在楼梯板上,上平台内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一钢套筒,第一钢筋的下半部位于上横梁内,第一钢筋的上半部位于第一钢套筒内,第一钢套筒与第一钢筋的上半部之间设置有灌浆料,下平台内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二钢套筒,第二钢筋的下半部位于下横梁内,第二钢筋的上半部位于第二钢套筒内,第二钢套筒与第二钢筋的上半部之间设置有灌浆料,楼梯板内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三钢套筒,第三钢筋的上半部位于台阶内,第三钢筋的下半部位于第三钢套筒内,第三钢套筒与第三钢筋的下半部之间设置有灌浆料。优选地:第一钢套筒、第二钢套筒、第三钢套筒为圆筒状。优选地:第一钢套筒、第二钢套筒、第三钢套筒的直径为50-100mm。优选地:第一钢套筒的底面与上平台的下表面齐平。优选地:第二钢套筒的底面与下平台的下表面齐平。优选地:第三钢套筒的顶面与楼梯板的上表面齐平。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稳定,工艺简便,施工便捷,方便运输,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减少成本投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力资源短缺的现状,能够有效避免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耗时长、支模复杂,投入成本高、质量难以达标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横梁结构示意图。图3为下横梁结构示意图。图4为楼梯本体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名称如下:附图标记名称如下:1、上横梁;2、楼梯本体;3、下横梁;4、上平台;5、楼梯板;6、下平台;7、第一钢套筒;8、第一钢筋;9、灌浆料;10、第二钢套筒;11、第二钢筋;12、第三钢套筒;13、第三钢筋;14、台阶。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楼梯,包括上横梁1、楼梯本体2、下横梁3、第一钢筋8、第二钢筋11、第三钢筋13、灌浆料9、台阶14。上横梁1、楼梯本体2、下横梁3和台阶14均为预制件。楼梯本体2包括上平台4、楼梯板5、下平台6。上平台4放置在上横梁1上,下平台6放置在下横梁3上,台阶14放置在楼梯板5上。上平台4内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一钢套筒7,第一钢套筒7为圆筒状,第一钢套筒7的直径为50-100mm。第一钢套筒7的底面与上平台4的下表面齐平,这样做可以使上平台4的下表面为一平面,其目的在于方便运输以及可以使上平台4稳定的放置在上横梁1上。第一钢筋8的下半部预埋在上横梁1内,第一钢筋8的上半部位于第一钢套筒7内,第一钢套筒7与第一钢筋8的上半部之间设置有灌浆料9。第一钢筋8的上半部的形状可以为直线,也可以为T形。在安装时先把灌浆料9放入第一钢套筒7内,灌浆料9的数量以第一钢筋8的上半部完全插入第一钢套筒7内时,灌浆料9不会溢出第一钢套筒7且恰好充满第一钢套筒7与第一钢筋8之间的空隙为准。将第一钢套筒7的中心对准第一钢筋8,使第一钢套筒7套在第一钢筋8上,当灌浆料9凝固后,上平台4固定安装在上横梁1上。下平台6内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二钢套筒10,第二钢套筒10的底面与下平台6的下表面齐平。第二钢筋11的下半部预埋在下横梁3内,第二钢筋11的上半部位于第二钢套筒10内,第二钢套筒10与第二钢筋11的上半部之间设置有灌浆料9。下平台6与下横梁3的安装方法同上平台4与上横梁1的安装方法。楼梯板5内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三钢套筒12,第三钢套筒12的顶面与楼梯板5的上表面齐平。第三钢筋13的下半部位于第三钢套筒12内,第三钢筋13的上半部预埋在台阶14内,第三钢套筒12与第三钢筋13的下半部之间设置有灌浆料9。台阶14与楼梯板5的安装方法同上平台4与上横梁1的安装方法。第二钢套筒10、第三钢套筒12也可以为圆筒状,第二钢套筒10、第三钢套筒12的直径为50-100mm。为了进一步提高楼梯的稳定性,上平台4内可以预埋两个以上的第一钢套筒7,上横梁1内可以预埋两个以上的与第一钢套筒7相对应的第一钢筋8;下平台6内可以预埋两个以上的第二钢套筒10,下横梁内3内可以预埋两个以上的与第二钢套筒10相对应的第二钢筋11;楼梯板5内可以预埋两个以上的第三钢套筒12,台阶14内可以预埋两个以上的与第三钢套筒12相对应的第三钢筋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楼梯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楼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横梁(1)、楼梯本体(2)、下横梁(3)、第一钢筋(8)、第二钢筋(11)、第三钢筋(13)、灌浆料(9)、台阶(14),上横梁(1)、楼梯本体(2)、下横梁(3)、台阶(14)为预制件,楼梯本体(2)包括上平台(4)、楼梯板(5)、下平台(6),上平台(4)放置在上横梁(1)上,下平台(6)放置在下横梁(3)上,台阶(14)放置在楼梯板(5)上,上平台(4)内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一钢套筒(7),第一钢筋(8)的下半部位于上横梁(1)内,第一钢筋(8)的上半部位于第一钢套筒(7)内,第一钢套筒(7)与第一钢筋(8)的上半部之间设置有灌浆料(9),下平台(6)内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二钢套筒(10),第二钢筋(11)的下半部位于下横梁(3)内,第二钢筋(11)的上半部位于第二钢套筒(10)内,第二钢套筒(10)与第二钢筋(11)的上半部之间设置有灌浆料(9),楼梯板(5)内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三钢套筒(12),第三钢筋(13)的上半部位于台阶(14)内,第三钢筋(13)的下半部位于第三钢套筒(12)内,第三钢套筒(12)与第三钢筋(13)的下半部之间设置有灌浆料(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楼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横梁(1)、楼梯本体(2)、下横梁(3)、第一钢筋(8)、第二钢筋(11)、第三钢筋(13)、灌浆料(9)、台阶(14),上横梁(1)、楼梯本体(2)、下横梁(3)、台阶(14)为预制件,楼梯本体(2)包括上平台(4)、楼梯板(5)、下平台(6),上平台(4)放置在上横梁(1)上,下平台(6)放置在下横梁(3)上,台阶(14)放置在楼梯板(5)上,上平台(4)内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一钢套筒(7),第一钢筋(8)的下半部位于上横梁(1)内,第一钢筋(8)的上半部位于第一钢套筒(7)内,第一钢套筒(7)与第一钢筋(8)的上半部之间设置有灌浆料(9),下平台(6)内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二钢套筒(10),第二钢筋(11)的下半部位于下横梁(3)内,第二钢筋(11)的上半部位于第二钢套筒(10)内,第二钢套筒(10)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阳沈德建刘继伟刘艳梅严晶晶王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