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沙专利>正文

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94870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04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包括中空结构的插簧外套筒和插接在插簧外套筒内的插簧内接触网,插簧内接触网内插接连接插针,插簧内接触网的插簧内接触网卡脚卡嵌在插簧外套筒上的插簧外套筒止位孔内,且插簧内接触网的插簧内接触网止位缺口限位在插簧外套筒止位凸包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采用插簧外套筒和插簧内接触网分开式结构的组合,插簧内接触网采用多条插簧内接触网接触筋的结构,且中间部位为内弧形结构,实现了在连接插针时,插簧内接触网接触筋受力变形延伸,生成的力可以使插簧内接触网连接部分与插簧外套筒更紧密连接,实现了导线性能更好,且有效的避免了导线滑脱现象。

The plug spring terminals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he inner curved surface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lug spring terminal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of the inner curved surface of hollow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contact plug spring is inserted in the outer sleeve and the outer sleeve of the plug spring spring inserted within the network, the connection pin contact network is inserted in the spring, spring spring inserted contact net contact card foot card block in the spring on the outer sleeve is inserted spring sleeve stop hole and inserted a stop gap spacing in the plug spring sleeve stop contact plug spring spring net hull in the catenary inside.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he system to the inner curved surface of the plug spring terminals, by inserting spring sleeve and spring inserted in the catenary separately combined structure, the structure of catenary contact bar inserted a plurality of spring inserted within the network in the spring contact and arc structure for the middle position, realize the link pin when the plug spring catenary contact force and deformation of reinforced extension, generated power can make the connection part and the plug spring sleeve mo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a contact net inserted in the spring, to achieve a better performance of wire, and avoid wire slippage phenomen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的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插簧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插簧端子在使用是需要将导线固定在插簧端子上,再通过使插簧端子固定在接线座中,与插簧端子插接设置的插针也固定在接线座中,继而使两个接线座固定,实现插簧端子与插针的连接,从而使电路导通。目前的插簧端子在与导线的连接过程中,容易造成导线从插簧端子中脱出而使电路断开,稳定性较低,另外,导线与插簧端子连接时,接触面积小,导电性能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其设计结构合理并且能够实现与插针连接时,避免出现导线滑脱现象。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种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用于过盈压合连接在与导线相连接的接线端子上,包括中空结构的插簧外套筒和插接在插簧外套筒内的插簧内接触网,插簧内接触网内插接连接插针,所述的插簧外套筒轴向开设有槽缝,使其插簧外套筒的一侧端口为凹字型槽口,另一侧端口具有与凹字型槽口相卡扣的凸字型插头,所述的插簧外套筒上环形开设有至少一个插簧外套筒止位孔,插簧外套筒的内侧壁上环形设置有至少一个插簧外套筒止位凸包,所述的插簧内接触网为中空环形筒状结构且中间部位呈向内凸的内弧形面结构,确保与插针弹性配合,插簧内接触网的两端部位为插簧内接触网连接部分,其中间部位上轴向环形开设有若干条相互平行的长条形孔,相邻两个长条形孔之间形成插簧内接触网接触筋,插簧内接触网的外侧面上向外延伸连接有至少一个用于卡嵌在插簧外套筒止位孔内且呈弧形结构的插簧内接触网卡脚,插簧内接触网的环形端口上环形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插簧外套筒止位凸包相配合的插簧内接触网止位缺口,插簧内接触网上轴向开设有插簧内接触网合拢处卡口,有效地确保插簧内接触网不会散开,所述的插簧内接触网的插簧内接触网卡脚卡嵌在插簧外套筒上的插簧外套筒止位孔内,且插簧内接触网的插簧内接触网止位缺口限位在插簧外套筒止位凸包处。为了能够实现凹字型槽口和凸字型插头相卡扣卡紧,位于凹字型槽口处的插簧外套筒的两内侧边上具有向内凸起的限位台阶,凸字型插头的两侧边缘上具有向内凹的与限位台阶相配合的限位缺口,凸字型插头通过限位缺口卡嵌到凹字型槽口的限位台阶上。为了能够使内凹型槽口和凸插头相卡扣卡紧,所述的插簧内接触网合拢处卡口的一侧端口为内凹型槽口,另一侧端口具有与内凹型槽口相配合的凸插头,这样设计在进行连接插针使,插簧内接触网受挤压变形,有效地防止插簧内接触网轴向松开,实现了轴向的锁紧目的。为了能够实现有效地使插簧内接触网卡接在插簧外套筒内,所述的插簧外套筒上环形开设有两个插簧外套筒止位孔,插簧外套筒的内侧壁上环形设置有两个插簧外套筒止位凸包,插簧外套筒止位凸包实现了轴向的限位作用。为了能够实现有效地使插簧内接触网卡接在插簧外套筒内,不会出现脱落现象,所述的插簧内接触网的外侧面上向外延伸连接有两个插簧内接触网卡脚,插簧内接触网的环形端口上环形开设有两个插簧内接触网止位缺口,插簧内接触网止位缺口实现了轴向的限位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采用此种设计的插簧端子,采用插簧外套筒和插簧内接触网分开式结构的组合,插簧内接触网采用多条插簧内接触网接触筋的结构,且中间部位为内弧形结构,实现了在连接插针时,插簧内接触网接触筋受力变形延伸,生成的力可以使插簧内接触网连接部分与插簧外套筒更紧密连接,实现了导线性能更好,且有效的避免了导线滑脱现象。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与插针连接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的拆分式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的另一个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的另一个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的另一个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的插簧内接触网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的插簧内接触网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的插簧内接触网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与接线端子相连接的剖视图;图13是图7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接线端子,2.插簧外套筒,21.凹字型槽口,22.凸字型插头,23.插簧外套筒止位孔,24.插簧外套筒止位凸包,25.限位台阶,26.限位缺口,3.插簧内接触网,31.插簧内接触网连接部分,32.长条形孔,33.插簧内接触网接触筋,34.插簧内接触网卡脚,35.插簧内接触网止位缺口,36.插簧内接触网合拢处卡口,37.内凹型槽口,38.凸插头,4.插针。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用于过盈压合连接在与导线相连接的接线端子1上,包括中空结构的插簧外套筒2和插接在插簧外套筒2内的插簧内接触网3,插簧内接触网3内插接连接插针4。如图4、图5、图6、图7和图13所示的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插簧外套筒2轴向开设有槽缝,使其插簧外套筒2的一侧端口为凹字型槽口21,另一侧端口具有与凹字型槽口21相卡扣的凸字型插头22,位于凹字型槽口21处的插簧外套筒2的两内侧边上具有向内凸起的限位台阶25,凸字型插头22的两侧边缘上具有向内凹的与限位台阶25相配合的限位缺口26,凸字型插头22通过限位缺口26卡嵌到凹字型槽口21的限位台阶25上,插簧外套筒2上环形开设有两个插簧外套筒止位孔23,两个插簧外套筒止位孔23对称设置,插簧外套筒2的内侧壁上环形设置有两个插簧外套筒止位凸包24,两个插簧外套筒止位凸包24对称设置,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的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插簧内接触网3为中空环形筒状结构且中间部位呈向内凸的内弧形面结构,插簧内接触网3的两端部位插簧内接触网连接部分31,其中间部位上轴向环形开设有若干条相互平行的长条形孔32,相邻两个长条形孔32之间形成插簧内接触网接触筋33,插簧内接触网3的外侧面上向外延伸连接有两个用于卡嵌在插簧外套筒止位孔23内且呈弧形结构的插簧内接触网卡脚34,插簧内接触网3的环形端口上环形开设有两个与插簧外套筒止位凸包24相配合的插簧内接触网止位缺口35,插簧内接触网3上轴向开设有插簧内接触网合拢处卡口36,插簧内接触网合拢处卡口36的一侧端口为内凹型槽口37,另一侧端口具有与内凹型槽口37相配合的凸插头38,插簧内接触网3的插簧内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用于过盈压合连接在与导线相连接的接线端子(1)上,其特征是:包括中空结构的插簧外套筒(2)和插接在插簧外套筒(2)内的插簧内接触网(3),插簧内接触网(3)内插接连接插针(4),所述的插簧外套筒(2)轴向开设有槽缝,使其插簧外套筒(2)的一侧端口为凹字型槽口(21),另一侧端口具有与凹字型槽口(21)相卡扣的凸字型插头(22),所述的插簧外套筒(2)上环形开设有至少一个插簧外套筒止位孔(23),插簧外套筒(2)的内侧壁上环形设置有至少一个插簧外套筒止位凸包(24),所述的插簧内接触网(3)为中空环形筒状结构且中间部位呈向内凸的内弧形面结构,插簧内接触网(3)的两端部位为插簧内接触网连接部分(31),其中间部位上轴向环形开设有若干条相互平行的长条形孔(32),相邻两个长条形孔(32)之间形成插簧内接触网接触筋(33),插簧内接触网(3)的外侧面上向外延伸连接有至少一个用于卡嵌在插簧外套筒止位孔(23)内且呈弧形结构的插簧内接触网卡脚(34),插簧内接触网(3)的环形端口上环形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插簧外套筒止位凸包(24)相配合的插簧内接触网止位缺口(35),插簧内接触网(3)上轴向开设有插簧内接触网合拢处卡口(36),所述的插簧内接触网(3)的插簧内接触网卡脚(34)卡嵌在插簧外套筒(2)上的插簧外套筒止位孔(23)内,且插簧内接触网(3)的插簧内接触网止位缺口(35)限位在插簧外套筒止位凸包(24)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连接系统的内曲面插簧端子,用于过盈压合连接在与导线相连接的接线端子(1)上,其特征是:包括中空结构的插簧外套筒(2)和插接在插簧外套筒(2)内的插簧内接触网(3),插簧内接触网(3)内插接连接插针(4),所述的插簧外套筒(2)轴向开设有槽缝,使其插簧外套筒(2)的一侧端口为凹字型槽口(21),另一侧端口具有与凹字型槽口(21)相卡扣的凸字型插头(22),所述的插簧外套筒(2)上环形开设有至少一个插簧外套筒止位孔(23),插簧外套筒(2)的内侧壁上环形设置有至少一个插簧外套筒止位凸包(24),所述的插簧内接触网(3)为中空环形筒状结构且中间部位呈向内凸的内弧形面结构,插簧内接触网(3)的两端部位为插簧内接触网连接部分(31),其中间部位上轴向环形开设有若干条相互平行的长条形孔(32),相邻两个长条形孔(32)之间形成插簧内接触网接触筋(33),插簧内接触网(3)的外侧面上向外延伸连接有至少一个用于卡嵌在插簧外套筒止位孔(23)内且呈弧形结构的插簧内接触网卡脚(34),插簧内接触网(3)的环形端口上环形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插簧外套筒止位凸包(24)相配合的插簧内接触网止位缺口(35),插簧内接触网(3)上轴向开设有插簧内接触网合拢处卡口(36),所述的插簧内接触网(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沙
申请(专利权)人:赵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