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针式导电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76693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探针式导电端子,其包括金属套筒、弹簧、探针及绝缘套,金属套筒具有一圆筒状的容置腔及一封闭容置腔下端的底座;探针可活动地装设于金属套筒内,其具有一容置于容置腔内的连接部及一向上伸出容置腔外的抵接部,连接部的外周缘可滑动地抵触容置腔的内壁;弹簧收容于容置腔内且弹性夹持在连接部和底座之间;绝缘套装设于容置腔的上端内,其具有一竖直贯穿并与容置腔和探针同轴的限位孔,抵接部穿插在限位孔内,在此,绝缘套能有效避免探针在上下活动时发生倾斜,进而避免了抵接部与容置腔的内壁发生接触,且有效保证了连接部外周缘与容置腔内壁的稳定接触。

Probe type conductive termina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obe type conductive terminal, which comprises a metal sleeve, a spring, a probe and an insulating sleeve, a metal sleeve has a cylindrical accommodating cavity and a closed accommodating cavity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base; the probe can be movably arranged inside the metal sleeve, which has a connecting portion is accommodated in the accommodating cavity and has been out of the accommodating contact portion of the cavity, the outer periphery of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sliding resistance holding cavity wall; spring accommodated in the accommodating cavity and the elastic clamping between the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base; an insulating package arranged in the accommodating cavity in the upper end, having a vertical penetration and volume cavity and coaxial probe spacing hole, the abutting part inserted in the locating hole, the insulating sleeve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probe on the activities tilted, and avoid the contact portion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accommodating cavity contact occurs, and effective guarantee A stable contact between the outer edge of the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cha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探针式导电端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电端子,尤其涉及一种探针式导电端子。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一种探针式导电端子一般包含有金属套筒、弹簧及探针,金属套筒具有一圆筒状的容置腔及一封闭该容置腔下端的底座,探针可活动地装设于金属套筒内,探针具有一容置于容置腔内的连接部及一伸出容置腔上端的抵接部,连接部的外周缘可滑动地抵触容置腔的内壁,弹簧收容于容置腔内且弹性压设在探针的连接部和金属套筒的底座之间,使得探针可相对于金属套筒上下滑动,从而满足探针与外部电子元件弹性抵触而实现电性连接的目的。然而,该结构的探针在容置腔内活动时,其抵接部若受到不垂直于其轴线方向的外力作用,便会使探针发生倾斜,这样就会导致连接部的外周缘不能与容置腔的内壁充分接触或导致抵接部的外周缘与容置腔的内壁接触,从而易发生断电情况或不稳定的接触,影响导电端子的正常使用。因此,急需要一种改进的探针式导电端子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稳定电性接触的探针式导电端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探针式导电端子,包括金属套筒、弹簧及探针,所述金属套筒具有一圆筒状的容置腔及一封闭容置腔下端的底座,所述探针可活动地装设于金属套筒内,探针具有一容置于容置腔内的连接部及一向上伸出容置腔外的抵接部,连接部的外周缘可滑动地抵触容置腔的内壁,所述弹簧收容于容置腔内且弹性夹持在探针的连接部和金属套筒的底座之间,其中,所述探针式导电端子进一步包括装设于容置腔上端内的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具有一竖直贯穿并与容置腔和探针同轴的限位孔,探针的抵接部穿插在限位孔内。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限位孔上端的直径与抵接部的直径相匹配并小于连接部的直径。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金属套筒容置腔上端的直径大于下部分的直径并于其连接处形成一挡台,所述金属套筒上边缘收缩形成一挡边,所述绝缘套固持在挡台与挡边之间。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探针的连接部具有一圆柱状的基部及自基部下表面的外周缘向下延伸形成的数个相互间隔的卡持臂,每一卡持臂的末端径向向外凸设一接触块,所述接触块于绝缘套的下方可滑动地抵触容置腔的内壁。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抵接部自基部的上表面向上收缩延伸而成。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卡持臂沿探针的轴线对称排设。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卡持臂的外侧面呈弧面且与基部的外侧面共面。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接触块的外侧面呈一横向放置的V字形。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探针式导电端子进一步包括一收容于容置腔内的绝缘球,所述绝缘球夹持在卡持臂的末端和弹簧的上端之间。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绝缘球是用陶瓷材料制造。综上所述,本技术探针式导电端子通过在金属套筒容置腔的上端处装设绝缘套,使探针的抵接部穿插在绝缘套的限位孔内,从而避免探针在上下活动时发生倾斜,即使抵接部受到不垂直于其轴线方向的外力作用,绝缘套仍能保持探针沿金属套筒和探针的轴线上下滑动而不倾斜,进而避免了抵接部与容置腔的内壁发生接触,且有效保证了连接部外周缘与容置腔内壁的稳定接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探针式导电端子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探针式导电端子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探针式导电端子100包括金属套筒10、弹簧20及探针30,金属套筒10具有一圆筒状的容置腔11及一封闭容置腔11下端的底座12,探针30可活动地装设于金属套筒10内,探针30具有一容置于容置腔11内的连接部31及一向上伸出容置腔11外的抵接部32,连接部31的外周缘可滑动地抵触容置腔11的内壁,弹簧20收容于容置腔11内且弹性夹持在探针30的连接部31和金属套筒10的底座12之间,其中,探针式导电端子100进一步包括装设于容置腔11上端内的绝缘套40,绝缘套40具有一竖直贯穿并与容置腔11和探针30同轴的限位孔41,探针30的抵接部32穿插在限位孔41内,从而避免探针30在上下活动时发生倾斜,避免了抵接部32与容置腔11的内壁发生接触,且有效保证了连接部31外周缘与容置腔11内壁的稳定接触。具体地,金属套筒10容置腔11上端的直径大于下部分的直径并于其连接处形成一挡台13,金属套筒10的上边缘收缩形成一挡边14,绝缘套40固持在挡台13与挡边14之间。在本技术中,探针30的连接部31具有一圆柱状的基部311及自基部311下表面的外周缘向下延伸形成的数个相互间隔的卡持臂312,每一卡持臂312的末端径向向外凸设一接触块313,接触块313于绝缘套40的下方可滑动地抵触容置腔11的内壁。更优地,卡持臂312沿探针30的轴线对称排设,其外侧面呈弧面且与基部311的外侧面共面,接触块313的外侧面呈一横向放置的V字形,在此,卡持臂312可加强接触块313与容置腔11内壁间的抵触力,进一步保证了探针30与金属套筒10间稳定的电性接触。所述抵接部32自基部311的上表面向上收缩延伸而成,绝缘套40限位孔41上端的直径与探针30抵接部32的直径相匹配并小于连接部31的直径,从而避免探针30从绝缘套40中脱出。更进一步地,探针式导电端子100进一步包括一收容于容置腔11内的绝缘球50,绝缘球50夹持在探针30卡持臂312的末端和弹簧20的上端之间,在此,绝缘球50是用陶瓷材料制造的。综上所述,本技术探针式导电端子100通过在金属套筒10容置腔11的上端处装设绝缘套40,使探针30的抵接部32穿插在绝缘套40的限位孔41内,从而避免探针30在上下活动时发生倾斜,即使抵接部32受到不垂直于其轴线方向的外力作用,绝缘套40仍能保持探针30沿金属套筒10和探针30的轴线上下滑动而不倾斜,进而避免了抵接部32与容置腔11的内壁发生接触,且有效保证了连接部31外周缘与容置腔11内壁的稳定接触。本文中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包括技术人所知的用于实施本技术的最佳模式。应理解,所示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不应理解成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故举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于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探针式导电端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探针式导电端子,包括金属套筒、弹簧及探针,所述金属套筒具有一圆筒状的容置腔及一封闭容置腔下端的底座,所述探针可活动地装设于金属套筒内,探针具有一容置于容置腔内的连接部及一向上伸出容置腔外的抵接部,连接部的外周缘可滑动地抵触容置腔的内壁,所述弹簧收容于容置腔内且弹性夹持在探针的连接部和金属套筒的底座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式导电端子进一步包括装设于容置腔上端内的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具有一竖直贯穿并与容置腔和探针同轴的限位孔,探针的抵接部穿插在限位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探针式导电端子,包括金属套筒、弹簧及探针,所述金属套筒具有一圆筒状的容置腔及一封闭容置腔下端的底座,所述探针可活动地装设于金属套筒内,探针具有一容置于容置腔内的连接部及一向上伸出容置腔外的抵接部,连接部的外周缘可滑动地抵触容置腔的内壁,所述弹簧收容于容置腔内且弹性夹持在探针的连接部和金属套筒的底座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式导电端子进一步包括装设于容置腔上端内的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具有一竖直贯穿并与容置腔和探针同轴的限位孔,探针的抵接部穿插在限位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式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上端的直径与抵接部的直径相匹配并小于连接部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式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套筒容置腔上端的直径大于下部分的直径并于其连接处形成一挡台,所述金属套筒上边缘收缩形成一挡边,所述绝缘套固持在挡台与挡边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式导电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明姚坤磷熊藤芳罗振宋德柱杜如民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