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共沸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2710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描述了包含C↓[2]F↓[5]CF(OCH↓[3])CF(CF↓[3])↓[2](1,1,1,2,2,3,4,5,5,5-十氟-3-甲氧基-4-三氟甲基-戊烷)和有机溶剂的类共沸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1,1,1,2,2,3,4,5,5,5-十氟-3-甲氧基-4-三氟甲基-戊烷的共沸物和类共沸组合物,以及使用该共沸物和类共沸组合物清洗基体、沉积涂层(例如化妆品)、传递热能和润滑工序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氯氟烃(CFCs)、含氢氯氟烃(HCFCs)和含氢氯化烃(HCCs,例如1,1,1-三氯乙烷和四氯化碳)都已广泛用在溶剂应用中,例如干燥、清洗(例如从印刷电路板中除去焊接残余物)和蒸汽除脂。这些材料还被用于致冷和传热工艺中。然而,含氯碳位上的光解和均裂活性促进损耗地球的臭氧层。另外,CFCs长的大气寿命与全球变暖有关。因此,在过去数十年内替代CFCs是全球广泛的运动。(参见“MontrealProtocol on Substances That Deplete the Ozone Layer,”CopenhagenAmendments,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1992)。在替代过程中,寻求的特性除了低的臭氧消耗可能性外,通常包括适用于大量溶剂清洗应用的沸点范围、低易燃性和低毒性。对于一些应用,替代溶剂也应当具有溶解碳氢基和碳氟基污迹的能力。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替代溶剂还具有低毒性、无闪点(由ASTM D3278-98e-1,“Flash Point of Liquids by Small Scale Closed-Cup Apparatus”,另外也称为SETAFLASH,进行测量)、可接受的稳定性、短大气寿命和低全球变暖性。氢氟醚(HFEs)在作为CFCs和HCFCs的替代物方面引起了很多关注。通常,HFEs是化学稳定的、具有低毒性、不易燃、不消耗臭氧。HFEs和其它有机溶剂的混合物比单独HFEs更易成为烃类更好的溶剂和分散剂。许多共沸物具有使它们成为有用溶剂的性质。例如,共沸物具有不变的沸点可使它们在操作和使用过程中避免沸点漂移。另外,当共沸物用作溶剂时,因为溶剂的组成在沸腾和回流过程中都不会改变,因此溶剂的性能保持稳定。用作溶剂的共沸物可通过蒸馏方便地进行回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需要提供具有良好溶剂能力的共沸物或类共沸组合物。另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需要提供具有低易燃性的共沸物或类共沸组合物。另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需要提供不消耗臭氧和/或大气寿命相对较短以使其不会明显促进全球变暖的共沸物或类共沸组合物(即,具有低全球变暖可能性的共沸物或类共沸组合物)。专利技术概述简要地,在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包含C2F5CF(OCH3)CF(CF3)2和一种有机溶剂的类共沸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有机溶剂包括1-溴丙烷、六甲基二硅氮烷、乙酸异丁酯、甲基异丁基酮、反-1,2-二氯乙烯和三氟甲基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的类共沸组合物进一步包含一种润滑添加剂、臭氧和/或氢氟酸。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涂料组合物,其包含类共沸组合物和至少一种可溶解或分散在该类共沸组合物中的涂料物质。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涂料沉积在基体表面的方法,包含将包含类共沸组合物的涂料组合物涂覆到该基体至少一个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其中至少一种涂料物质在该类共沸组合物中是可溶解或可分散的。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处理金属、陶瓷金属或复合物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是用包含本专利技术类共沸组合物的工作流体进行润滑。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从基体表面去除污染物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使该基体与一种或多种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类共沸组合物接触,直到污染物被类共沸组合物溶解、分散或转移;将包含有溶解、分散或转移的污染物的类共沸组合物从基体表面除去。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热方法,其中一种或多种依照本专利技术的类共沸组合物用作传热流体。本专利技术的以上概述不在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每个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书中还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通过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都将显而易见。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C2F5CF(OCH3)CF(CF3)2与1-溴丙烷组成溶液的沸点与其中C2F5CF(OCH3)CF(CF3)2的wt.%相互关系的图表。点A和B指代该类共沸组合物的端点。图2是C2F5CF(OCH3)CF(CF3)2与三氟甲基苯组成的溶液的沸点与其中C2F5CF(OCH3)CF(CF3)2的wt.%相互关系的图表。点A和B指代该类共沸组合物的端点。图3是C2F5CF(OCH3)CF(CF3)2与六甲基二硅氮烷组成的溶液的沸点与其中C2F5CF(OCH3)CF(CF3)2的wt.%相互关系的图表。点A和B指代该类共沸组合物的端点。图4是C2F5CF(OCH3)CF(CF3)2与乙酸异丁酯组成的溶液的沸点与其中C2F5CF(OCH3)CF(CF3)2的wt.%相互关系的图表。点A和B指代该类共沸组合物的端点。图5是C2F5CF(OCH3)CF(CF3)2与甲基异丁基酮组成的溶液的沸点与其中C2F5CF(OCH3)CF(CF3)2的wt.%相互关系的图表。点A和B指代该类共沸组合物的端点。图6是C2F5CF(OCH3)CF(CF3)2与反-1,2-二氯乙烯组成的溶液的沸点与其中C2F5CF(OCH3)CF(CF3)2的wt.%相互关系的图表。点A和B指代该类共沸组合物的端点。专利技术详述共沸组合物或共沸物包括两种或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液体在沸点部分蒸发产生的蒸汽与液体具有同样的组成,因此其行为就像一种单一物质。共沸组合物是沸点不变的混合物,与同种物质的其他组成相比,其表现出最大或最小沸点。构成共沸物的物质的混合物表现出强的热力学非理想性。热力学上理想或轻微非理想的混合物的沸点在两种组分的沸点之间。本专利技术的类共沸组合物表现出强的热力学非理想性,因为本专利技术的类共沸组合物的沸点低于最低沸点组分的沸点。对于物质的具体混合物,类共沸组合物的范围包括对应的共沸物。参见图1-6。本专利技术的类共沸组合物包含有机溶剂和分子式为C2F5CF(OCH3)CF(CF3)2的氢氟醚(HFE)-1,1,1,2,2,3,4,5,5,5-十氟-3-甲氧基-4-三氟甲基-戊烷。在特定的类共沸组合物中,有机溶剂和HFE的浓度可基本上不同于对应的共沸组合物,这种可允许的变化量取决于有机溶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类共沸组合物包括的有机溶剂和HFE的浓度与在环境压力下两者构成的共沸物中的浓度基本相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类共沸组合物表现出组合物的溶剂力随时间没有明显的改变。通常,共沸物保留着溶剂各组分的许多性质,由于性能的结合,其与单一组分相比可提高性能和实用性。除有机溶剂和HFE外,本专利技术的类共沸组合物还可包含其它不会影响共沸物形成的化合物。通常,其它化合物的含量很少。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在本专利技术的类共沸组合物中可存在共溶剂或表面活性剂,例如,来提高一些物质在共沸物或类共沸组合物中的分散性或溶解性,所述物质例如水、污物或涂料(如全氟聚醚润滑剂和含氟聚合物)。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存在少量的润滑添加剂,例如提高共沸物或类共沸组合物的润滑性能。本专利技术的有机溶剂包括1-溴丙烷、六甲基二硅氮烷、乙酸异丁酯、甲基异丁基酮、反-1,2-二氯乙烯和三氟甲基苯(以商品OXSOL 2000获自位于New York,New 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类共沸组合物,包含以下物质的混合物:(a)C↓[2]F↓[5]CF(OCH↓[3])CF(CF↓[3])↓[2];和(b)有机溶剂,其中该混合物选自:(i)主要包含约1~约81wt.%的C↓[2]F↓[5]CF(OCH↓[3])CF(CF↓[3])↓[2]和约99~约19wt.%的1-溴丙烷的混合物,在约101千帕(kPa)时其沸点低于约71.0℃;(ii)主要包含约23~约99wt.%的C↓[2]F↓[5]CF(OCH↓[3])CF(CF↓[3])↓[2]和约77~约1wt.%的三氟甲基苯的混合物,在约101kPa时其沸点低于约98.0℃;(iii)主要包含约65~约99wt.%的C↓[2]F↓[5]CF(OCH↓[3])CF(CF↓[3])↓[2]和约35~约1wt.%的六甲基二硅氮烷的混合物,在约101kPa时其沸点低于约97.9℃;(iv)主要包含约68~约99wt.%的C↓[2]F↓[5]CF(OCH↓[3])CF(CF↓[3])↓[2]和约32~约1wt.%的乙酸异丁酯的混合物,在约101kPa时其沸点低于约98.1℃;(v)主要包含约70~约99wt.%的C↓[2]F↓[5]CF(OCH↓[3])CF(CF↓[3])↓[2]和约30~约1wt.%的甲基异丁基酮的混合物,在约101kPa时其沸点低于约98.0℃;和(vi)主要包含约1~约59wt.%的C↓[2]F↓[5]CF(OCH↓[3])CF(CF↓[3])↓[2]和约99~约41wt.%的反-1,2-二氯乙烯的混合物,在约101kPa时其沸点低于约47.7℃。...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保罗E劳伊塔尔约翰G欧文斯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