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插接头结构的制动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2555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插接头结构的制动软管,其结构包括前接头、软管一、套管、套头、软管二、防护装置、后接头,所述软管一与软管二均为柔性管体结构,所述软管一前后两端横截面直径相等,所述软管一直径小于套管内径,所述软管一通过套管与软管二连为一体,所述软管一一端与前接头采用熔接性联接方式连接,所述前接头通过软管一与套管处于同一点上,所述套管通过软管二与后接头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防护装置,通过螺旋弹簧将软管置于其中,利用密封件提高紧固性,弹簧具有的特性能够承受扭转变形,进而恢复原来的形状,有效平衡制动软管液体流动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插接头结构的制动软管
本技术是一种快插接头结构的制动软管,属于汽车配件领域。
技术介绍
汽车制动软管,是使用在汽车制动系统中的零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在汽车制动中传递制动介质,保证制动力传递到汽车制动蹄或制动钳产生制动力,从而使制动随时有效。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420719747.8的一种制动软管,属于汽车
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控制制动软管走向所需要的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制动软管包括软管本体,软管本体的一端连接有接头一,软管本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接头二,软管本体上套接有一个或多个护套,护套相对于软管本体位置固定,护套的硬度大于软管本体硬度。利用在制动软管上套接护套的方式有效代替了部分固定支架来约束制动软管走向,减少了固定支架的使用数量,从而降低了控制制动软管走向的生产成本。根据安装环境和布置需要,护套的位置和数量可以进行灵活设置,调整方便,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制动软管容易发生扭曲变形,制动液流动效率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快插接头结构的制动软管,以解决制动软管容易发生扭曲变形,制动液流动效率变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快插接头结构的制动软管,其结构包括前接头、软管一、套管、套头、软管二、防护装置、后接头,所述软管一与软管二均为柔性管体结构,所述软管一前后两端横截面直径相等,所述软管一直径小于套管内径,所述软管一通过套管与软管二连为一体,所述软管一一端与前接头采用熔接性联接方式连接,所述前接头通过软管一与套管处于同一点上,所述套管通过软管二与后接头连为一体,所述软管二通过套头与套管连接,所述软管一通过软管二与防护装置连接。所述防护装置由接管、密封件、上座、螺旋弹簧组成,所述接管上端与密封件连接,所述密封件下端与上座连接,所述上座置于接管上部,所述螺旋弹簧一端与上座紧固连接,所述螺旋弹簧一端拉伸覆盖软管一与软管二至前接头。进一步地,所述套管横向右侧设有套头。进一步地,所述后接头一端与防护装置一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软管二一端与防护装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套头一端与软管二左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后接头通过防护装置与软管二连为一体。进一步地,所述接管与后接头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为圆形密封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有防护装置,通过螺旋弹簧将软管置于其中,利用密封件提高紧固性,弹簧具有的特性能够承受扭转变形,进而恢复原来的形状,有效平衡制动软管液体流动速度。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快插接头结构的制动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防护装置示意图。图中:前接头-1、软管一-2、套管-3、套头-4、软管二-5、防护装置-6、接管-601、密封件-602、上座-603、螺旋弹簧-604、后接头-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快插接头结构的制动软管,其结构包括前接头1、软管一2、套管3、套头4、软管二5、防护装置6、后接头7,所述软管一2与软管二5均为柔性管体结构,所述软管一2前后两端横截面直径相等,所述软管一2直径小于套管3内径,所述软管一2通过套管3与软管二5连为一体,所述软管一2一端与前接头1采用熔接性联接方式连接,所述前接头1通过软管一2与套管3处于同一点上,所述套管3通过软管二5与后接头7连为一体,所述软管二5通过套头4与套管3连接,所述软管一2通过软管二5与防护装置6连接。所述防护装置6由接管601、密封件602、上座603、螺旋弹簧604组成,所述接管601上端与密封件602连接,所述密封件602下端与上座603连接,所述上座603置于接管601上部,所述螺旋弹簧604一端与上座603紧固连接,所述螺旋弹簧604一端拉伸覆盖软管一2与软管二5至前接头1,所述套管3横向右侧设有套头4,所述后接头7一端与防护装置6一端连接,所述软管二5一端与防护装置6连接,所述套头4一端与软管二5左端连接,所述后接头7通过防护装置6与软管二5连为一体。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将防护装置6的接管601与后接头7连接,通过螺旋弹簧604的拉伸将软管置于其中,利用密封件602提高紧固性,当冲击力传到螺旋弹簧604时,螺旋弹簧604产生变形,弹簧具有的特性能够承受扭转变形,进而恢复原来的形状,有效平衡制动软管液体流动速度。本专利所说的螺旋弹簧604是指用弹簧钢丝绕制成的螺旋状弹簧。承受扭转变形,也是缓冲元件。本技术的前接头1、软管一2、套管3、套头4、软管二5、防护装置6、后接头7,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制动软管容易发生扭曲变形,制动液流动效率变差,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以通过螺旋弹簧将软管置于其中,利用密封件提高紧固性,弹簧具有的特性能够承受扭转变形,进而恢复原来的形状,有效平衡制动软管液体流动速度。具体如下所述:接管601上端与密封件602连接,所述密封件602下端与上座603连接,所述上座603置于接管601上部,所述螺旋弹簧604一端与上座603紧固连接,所述螺旋弹簧604一端拉伸覆盖软管一2与软管二5至前接头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快插接头结构的制动软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插接头结构的制动软管,其结构包括前接头(1)、软管一(2)、套管(3)、套头(4)、软管二(5)、防护装置(6)、后接头(7),所述软管一(2)与软管二(5)均为柔性管体结构,所述软管一(2)前后两端横截面直径相等,所述软管一(2)直径小于套管(3)内径,所述软管一(2)通过套管(3)与软管二(5)连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一(2)一端与前接头(1)采用熔接性联接方式连接,所述前接头(1)通过软管一(2)与套管(3)处于同一点上,所述套管(3)通过软管二(5)与后接头(7)连为一体,所述软管二(5)通过套头(4)与套管(3)连接,所述软管一(2)通过软管二(5)与防护装置(6)连接;所述防护装置(6)由接管(601)、密封件(602)、上座(603)、螺旋弹簧(604)组成,所述接管(601)上端与密封件(602)连接,所述密封件(602)下端与上座(603)连接,所述上座(603)置于接管(601)上部,所述螺旋弹簧(604)一端与上座(603)紧固连接,所述螺旋弹簧(604)一端拉伸覆盖软管一(2)与软管二(5)至前接头(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插接头结构的制动软管,其结构包括前接头(1)、软管一(2)、套管(3)、套头(4)、软管二(5)、防护装置(6)、后接头(7),所述软管一(2)与软管二(5)均为柔性管体结构,所述软管一(2)前后两端横截面直径相等,所述软管一(2)直径小于套管(3)内径,所述软管一(2)通过套管(3)与软管二(5)连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一(2)一端与前接头(1)采用熔接性联接方式连接,所述前接头(1)通过软管一(2)与套管(3)处于同一点上,所述套管(3)通过软管二(5)与后接头(7)连为一体,所述软管二(5)通过套头(4)与套管(3)连接,所述软管一(2)通过软管二(5)与防护装置(6)连接;所述防护装置(6)由接管(601)、密封件(602)、上座(603)、螺旋弹簧(604)组成,所述接管(601)上端与密封件(602)连接,所述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昌炎林明喜尹滨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铁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