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弹簧结构离合器踏板助力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1823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31 14:14
双弹簧结构离合器踏板助力机构,包括踏板支架、踏板臂、踏板,踏板通过踏板臂与踏板支架铰接,踏板臂与踏板支架之间设有双弹簧阻力器,踏板臂在旋转过程中双弹簧阻力器的助力逐渐增大;由于双弹簧的刚度变化使得弹簧力不会急剧性衰减,因此踏板助力不会急剧性衰减,减小了顾客踩踏的踏板力,提高客户踏板踩踏的舒适性,有效地解决了踏板助力急剧性衰减的问题。

Double spring structure clutch pedal support mechanism

Double spring clutch pedal power mechanism comprises a pedal bracket, a pedal arm, a pedal, pedal arm through the pedal hinged with the pedal bracket, double spring damp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pedal arm and the pedal support, a pedal arm in the rotation process of the double spring damper power gradually increased; because the stiffness change of double spring the spring force will not sharp attenuation, so the pedal power will not dramatically decay, reduced the pedal force customer stampede pedal, improve customer comfort,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rapid attenuation of the pedal 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弹簧结构离合器踏板助力机构
本技术专利属于一种双弹簧结构离合器踏板,尤其是一种双弹簧结构离合器踏板助力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其要求踏板踩踏过程中能够实现弹簧刚度的变化,避免驾驶员在踩踏踏板到下止点位置踏板助力急剧性衰减问题。目前大多数离合器踏板助力弹簧采用单扭簧、双扭簧、压缩弹簧,在踏板踩踏过程中无法实现弹簧刚度的变化,因而踏板在即将踩踏到下行程时候踏板助力存在急剧性衰减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弹簧结构离合器踏板助力机构,该机构解决了离合器踏板在踏板即将踩踏到终点位置处踏板助力急剧性衰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双弹簧结构离合器踏板助力机构,包括踏板支架、踏板臂、踏板,踏板通过踏板臂与踏板支架铰接,其特征在于:踏板臂与踏板支架之间设有双弹簧阻力器;所述双弹簧阻力器由弹簧导向杆、弹簧导向套、大弹簧、中间底座、小弹簧构成,弹簧导向杆的前端与踏板臂铰接,弹簧导向杆的尾端与踏板支架铰接,弹簧导向套、大弹簧、中间底座、小弹簧在弹簧导向杆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其中大弹簧和小弹簧呈压缩状态、弹簧导向套和中间底座与弹簧导向杆滑动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相比单弹簧结构踏板,由于双弹簧的刚度变化使得弹簧力不会急剧性衰减,因此踏板助力不会急剧性衰减,减小了顾客踩踏的踏板力,提高客户踏板踩踏的舒适性,有效地解决了踏板助力急剧性衰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双弹簧阻力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5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简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双弹簧结构离合器踏板助力机构,包括踏板支架1、踏板臂2、踏板3,踏板臂2的尾端上设有离合泵安装销轴201、踏板转轴202、踏板臂上销轴203,踏板臂2的尾端与踏板支架1通过踏板转轴铰接,踏板3固定在踏板臂2的前端上;踏板臂与踏板支架之间设有双弹簧阻力器4,双弹簧阻力器由弹簧导向杆401、弹簧导向套402、大弹簧403、中间底座404、小弹簧405构成,弹簧导向杆401的前端与踏板臂2通过踏板臂上销轴203铰接,踏板支架1上设有踏板支架上销轴101,弹簧导向杆401的尾端与踏板支架1通过踏板支架上销轴101铰接,弹簧导向套402、大弹簧403、中间底座404、小弹簧405在弹簧导向杆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其中大弹簧和小弹簧呈压缩状态、弹簧导向套和中间底座与弹簧导向杆滑动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工作说明:1)设定:踏板中心初始位置为C1,踏板运动位置为C2、C3,踏板中心终点位置为C4,踏板转轴中心位置为O,踏板初始位置时对应踏板臂上销轴中心位置A1,踏板运动至C2、C3分别对应踏板臂上销轴中心位置A2、A3,踏板处于终点位置时对应踏板臂上销轴中心位置A4,踏板支架上销轴中心位置B;2)踏板在C1初始位置,踏板逆时针转动,由C1转动到C2时,踏板臂上销轴绕踏板转轴O由A1运动到A2,两个弹簧对踏板臂上销轴A1作用力的方向为B-A1两点的延长线方向,A1点绕O点运动,大弹簧被中间底座限位,小弹簧压缩一定距离后限位于中间底座与弹簧导向杆尾端之间,此时小弹簧力大于大弹簧弹簧力,大弹簧不工作,中间底座相对大弹簧不发生位移,在O、A1、B三点构成的三角形中,A1和B的距离最小,小弹簧的弹力最大,两个弹簧对踏板臂上销轴产生顺时针力矩,此时两个弹簧对踏板产生回位力作用;当踏板运动到C2位置,A1点运动到A2,此时A2在O和B两点的连线上,两个弹簧对踏板臂销轴作用力方向为BO方向,力臂为零,此时踏板力为零。3)当踏板逆时针转动,踏板由C2转动到C3时,踏板臂上销轴绕转轴O由A2运动到A3,两个弹簧对踏板臂销轴作用力的方向为B、A2两点的连心线方向,A2点绕O点运动,此时大弹簧仍被中间底座限位,小弹簧弹簧力仍大于大弹簧的弹簧力,大弹簧不工作,中间底座相对大弹簧不发生位移,在O、A3、B三点构成的三角形中,A1和B两点的距离适当增大,即踏板臂上销轴和踏板支架上销轴的距离适当增大,小弹簧适当伸长,弹簧力变小,两个弹簧对踏板臂销轴产生逆时针力矩,此时两个弹簧对踏板产生助力作用。4)当踏板运动到C3位置,小弹簧力减小到与大弹簧力相同,大弹簧与小弹簧弹簧力相等达到平衡。当踏板逆时针转动,由C3转动到C4时,踏板臂上销轴绕转轴O由A3运动到A4,此时小弹簧与大弹簧弹簧力达到相等,中间底座发生移动,大弹簧与小弹簧同时工作,弹簧综合刚度变小,导致弹簧力变小,大、小弹簧从压缩状态逐渐恢复弹性变形,释放出的势能转换成帮助踏板臂绕踏板转轴轴转动的动能,两个弹簧对踏板臂上销轴产生逆时针力矩,此时两个弹簧对踏板产生助力作用。6)踏板臂在旋转过程中双弹簧阻力器的助力逐渐增大,相比单弹簧结构踏板,由于双弹簧的刚度变化使得弹簧力不会急剧性衰减,因此踏板助力不会急剧性衰减,减小了顾客踩踏的踏板力,提高客户踏板踩踏的舒适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弹簧结构离合器踏板助力机构

【技术保护点】
双弹簧结构离合器踏板助力机构,包括踏板支架、踏板臂、踏板,踏板通过踏板臂与踏板支架铰接,其特征在于:踏板臂与踏板支架之间设有双弹簧阻力器;所述双弹簧阻力器由弹簧导向杆、弹簧导向套、大弹簧、中间底座、小弹簧构成,弹簧导向杆的前端与踏板臂铰接,弹簧导向杆的尾端与踏板支架铰接,弹簧导向套、大弹簧、中间底座、小弹簧在弹簧导向杆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其中大弹簧和小弹簧呈压缩状态、弹簧导向套和中间底座与弹簧导向杆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弹簧结构离合器踏板助力机构,包括踏板支架、踏板臂、踏板,踏板通过踏板臂与踏板支架铰接,其特征在于:踏板臂与踏板支架之间设有双弹簧阻力器;所述双弹簧阻力器由弹簧导向杆、弹簧导向套、大弹簧、中间底座、小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菲谈政田立胜夏全华朱大松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十堰车身部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