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定中专利>正文

印楝油提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832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印楝油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亚临界状态的液化石油气为溶剂,按物料∶溶剂=1∶1-15的量,将所述物料和溶剂加入提取容器中,在萃取压力为0.3Mpa-1.5Mpa,萃取温度为20℃-70℃条件下,萃取2-4次,每次萃取时间为20-200分钟,又在压力为0.1Mpa-1.0Mpa,温度为20℃-70℃条件下使液化石油气气化,得印楝油。该工艺安全、无毒,对环境不造成任何污染,无溶剂残留,提取率高,不会破坏物料有效成分的活性,投资小,运行费用低,为综合利用印楝籽粕提取印楝素提供了有利条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楝油的提取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用亚临界液化石油气提取印楝油的工艺。印楝油是印楝种子中所含有的油脂成分的总称。印楝油是一重要的工业用油,可作为机械润滑油;且转化成多元醇后可用作火箭的推进燃料;还可直接用于生产避孕药。由提取完印楝油的渣中又可提取印楝素,印楝素是国际公认的天然杀虫剂,它不仅兼具拒食剂和昆虫生长控制剂等多种作用,而且对温血动物几乎无毒,也是一项十分有前景的产品,因而印楝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正成为市场上的一个焦点。到目前为止,印楝油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压榨法和溶剂提取法。压榨法温度较高,易使印楝中的许多活性成分被破坏;溶剂萃取法操作过程长,溶剂消耗大,成本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亚临界液化石油气提取印楝油的工艺,使印楝油的纯度高,得率高,成本低。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1、采用亚临界状态的液化石油气为溶剂,按物料∶溶剂=1∶1-15的量,将所述物料和溶剂加入提取容器中,在萃取压力为0.3Mpa-1.5Mpa,萃取温度为20℃-70℃条件下,萃取2-4次,每次萃取时间为20-200分钟,得萃取液;2、将上述萃取液送入分离器内,在压力为0.1Mpa-1.0Mpa,温度为20℃-70℃条件下使液化石油气气化,从而使之与印楝油分离,得印楝油;3、气化后的液化石油气经压缩机或泵以及热交换器加压、冷凝后,回收循环使用。必要时再补充溶剂。所述亚临界状态的液化石油气为温度和压力均低于其临界值的液化石油气。所述物料与溶剂之比为重量比。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所供的萃取方法安全、无毒,对环境不造成任何污染,无溶剂残留,使产品保持较高的纯度。2、萃取条件温和,不会破坏物料有效成分的活性,为综合利用印楝籽粕提取印楝素提供了有利条件。3、本专利技术设备投资与传统溶剂法及压榨法相比较低,且运行费用低,溶剂可循环使用,生产成本低。4、本专利技术分离效果好,提取率高,比传统压榨法提取率高20%,粕中残油≤1%,是降低成本的一个途径;提取时间短(2-3小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示意图。实施例1将印楝种子(粉碎后)10Kg加入萃取器中,在压力为1.5Mpa,温度为35℃条件下,按物料∶溶剂=1∶1.2的量,将液化石油气通入萃取器中与印楝种子混合,萃取三次,每次萃取时间为30分钟,每次溶剂用量为物料∶溶剂=1∶0.4,将萃取液送入分离器中,调节压力为0.2Mpa,温度为50℃,使液化石油气变成气态后与印楝油分离,得印楝油2.1Kg,气化后的液化石油气经压缩机加压,再经换热器冷凝后收集循环使用。必要时补充液化石油气的用量。实施例2将印楝种子(粉碎后)10Kg加入萃取器中,在压力为0.3Mpa,温度为65℃条件下,按物料∶溶剂=1∶15的量,将液化石油气通入萃取器中与印楝种子混合,萃取三次,每次萃取时间为20分钟,每次溶剂用量为物料∶溶剂=1∶5,将萃取液送入分离器中,调节压力为0.1Mpa,温度为65℃,使液化石油气变成气态后与印楝油分离,得印楝油2.3Kg,气化后的液化石油气经压缩机加压,再经换热器冷凝后收集循环使用。必要时补充液化石油气的用量。实施例3将印楝种子(粉碎后)10Kg加入萃取器中,在压力为1.0Mpa,温度为25℃条件下,按物料∶溶剂=1∶3的量,将液化石油气通入萃取器中与印楝种子混合,萃取三次,每次萃取时间为150分钟,每次溶剂用量为物料∶溶剂=1∶1,将萃取液送入分离器中,调节压力为0.2Mpa,温度为70℃,使液化石油气变成气态后与印楝油分离,得印楝油2.5Kg,气化后的液化石油气经压缩机加压,再经换热器冷凝后收集循环使用。必要时补充液化石油气的用量。实施例4将印楝种子(粉碎后)10Kg加入萃取器中,在压力为0.3Mpa,温度为50℃条件下,按物料∶溶剂=1∶6的量,将液化石油气通入萃取器中与印楝种子混合,萃取三次,每次萃取时间为100分钟,每次溶剂用量为物料∶溶剂=1∶2,将萃取液送入分离器中,调节压力为0.1Mpa,温度为50℃,使液化石油气变成气态后与印楝油分离,得印楝油1.9Kg,气化后的液化石油气经压缩机加压,再经换热器冷凝后收集循环使用。必要时补充液化石油气的用量。实施例5将印楝种子(粉碎后)10Kg加入萃取器中,在压力为0.8Mpa,温度为30℃条件下,按物料∶溶剂=1∶12的量,将液化石油气通入萃取器中与印楝种子混合,萃取三次,每次萃取时间为60分钟,每次溶剂用量为物料∶溶剂=1∶4,将萃取液送入分离器中,调节压力为0.1Mpa,温度为40℃,使液化石油气变成气态后与印楝油分离,得印楝油2.1Kg,气化后的液化石油气经压缩机加压,再经换热器冷凝后收集循环使用。必要时补充液化石油气的用量。权利要求1.一种印楝油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亚临界状态的液化石油气为溶剂,并经下列工艺步骤完成提取A、按物料∶溶剂=1∶1-15的量,将所述物料和溶剂加入提取容器中,在萃取压力为0.3Mpa-1.5Mpa,萃取温度为20℃-70℃条件下,萃取2-4次,每次萃取时间为20-200分钟,得萃取液;B、将上述萃取液送入分离器内,在压力为0.1Mpa-1.0Mpa,温度为20℃-70℃条件下使液化石油气气化,从而使之与印楝油分离,得印楝油;C、气化后的液化石油气经压缩机或泵以及热交换器加压、冷凝后,回收循环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楝油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亚临界状态的液化石油气为温度和压力均低于其临界值的液化石油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楝油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与溶剂之比为重量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印楝油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亚临界状态的液化石油气为溶剂,按物料∶溶剂=1∶1-15的量,将所述物料和溶剂加入提取容器中,在萃取压力为0.3Mpa-1.5Mpa,萃取温度为20℃-70℃条件下,萃取2-4次,每次萃取时间为20-200分钟,又在压力为0.1Mpa-1.0Mpa,温度为20℃-70℃条件下使液化石油气气化,得印楝油。该工艺安全、无毒,对环境不造成任何污染,无溶剂残留,提取率高,不会破坏物料有效成分的活性,投资小,运行费用低,为综合利用印楝籽粕提取印楝素提供了有利条件。文档编号C11B1/10GK1467273SQ02133470公开日2004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1日专利技术者刘润民, 金伟铮, 李定中, 范春云, 陈新荣, 王云花 申请人:李定中, 陈新荣, 王云花, 刘润民, 金伟铮, 范春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楝油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亚临界状态的液化石油气为溶剂,并经下列工艺步骤完成提取:A、按物料∶溶剂=1∶1-15的量,将所述物料和溶剂加入提取容器中,在萃取压力为0.3Mpa-1.5Mpa,萃取温度为20℃-70℃条件下,萃取2 -4次,每次萃取时间为20-200分钟,得萃取液;B、将上述萃取液送入分离器内,在压力为0.1Mpa-1.0Mpa,温度为20℃-70℃条件下使液化石油气气化,从而使之与印楝油分离,得印楝油;C、气化后的液化石油气经压缩机或泵以及热 交换器加压、冷凝后,回收循环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润民金伟铮李定中范春云陈新荣王云花
申请(专利权)人:李定中陈新荣王云花刘润民金伟铮范春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