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用弯头的一次性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1241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用弯头的一次性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包括顶板、上垫块、气缸、支撑板、凹模、上斜滑块和上模板,所述的下模包括凸模、下固定板、下底板、下模板、推板、下垫块、下斜滑块、底板和传力杆;所述的凹模镶嵌在支撑板中,所述的凹模内安装切刀;所述的下固定板上安装旋切刀;所述的旋切刀安装在下固定板与凸模与之间。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切刀和旋切刀均设置到模具中,弯头成型时采用拉伸、切断、旋切底边工艺一步成型,不但节省生产时间,且一步定位完成弯头所有工序,保证了弯头各个尺寸符合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省去2道工序和2道工序的准备时间,提高效率2倍以上。

One time molding die for the elbow of an aero eng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sposable mold elbow a aviation engine, including upper and lower die, the upper die comprises a top plate, a cushion block, a cylinder, a support plate, the die, the oblique slide block and the upper template and the lower die comprises a convex die and a lower fixing plate, under the the bottom plate and a lower plate, a push plate, a lower cushion block, a block, floor and dowel bar; the die mounted on the supporting plate, the die is arranged in the cutter; the lower fixed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rotary cutter; the rotary cutter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the fixed plate and between the punch and the. Because the cutter and the rotary cutter are all arranged in the mould, the forming process of the elbow is formed by stretching, cutting and rotary cutting the bottom side technology, which not only saves the production time, but also ensures all the sizes of the elbow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by one-step positioning and completing all the processes of the elbow. The utility model can save the preparation time of the 2 process and 2 process, and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by more than 2 tim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空发动机用弯头的一次性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的零部件加工技术,特别是一种航空发动机用弯头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用弯头是航空发动机上的一个重要零件,其形状如图1-2所示。弯头为拉伸成型产品,成型时,使用板料通过模具拉伸最终成型板料变成带有弧线并有角度限制的产品,由于弯头全部的结构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都有限制性要求,产品形面的关联尺寸不好保证。以往为保证产品拉伸出合格形状和尺寸,通常采用以下工序:拉伸;二次拉伸;切断(两边余料);齐边工艺。该工艺工序繁多,因需要多次定位,导致产品尺寸保证困难,且生产时浪费工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设计一种尺寸精度高且生产效率高的航空发动机用弯头的一次性成型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航空发动机用弯头的一次性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包括顶板、上垫块、气缸、支撑板、凹模、上斜滑块和上模板,所述的下模包括凸模、下固定板、下底板、下模板、推板、下垫块、下斜滑块、底板和传力杆;所述的顶板和上模板之间设置上垫块,所述的气缸安装在上模板上;所述的支撑板安装于上模板的下方,所述的凹模镶嵌在支撑板中,支撑板用于支撑凹模;所述的凹模内安装切刀;所述的上斜滑块通过螺栓连接于上模板的下方;所述的下模板和底板之间设置下垫块,所述的推板位于下模板和底板之间;推板的下侧与机床的气顶接触,上侧与传力杆接触;所述的下模板和下底板上相同的平面位置设置4个导柱通孔,所述的导柱通孔内安装导柱,所述的导柱下端穿过下模板和下底板与推板接触、上端穿过压边圈后再穿过支撑板和上模板上的导柱通孔;所述的压边圈下侧与传力杆接触,所述的传力杆的下端依次穿过下固定板、下底板和下模板连接到推板;所述的下斜滑块通过螺栓安装在下模板的上方;所述的下固定板上安装旋切刀,所述的旋切刀安装在下固定板与凸模与之间;所述的凹模内表面形状与弯头外表面形状相同,所述的凸模外表面形状与弯头内表面形状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的凸模通过螺纹结构与切刀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凹模通过螺纹结构与旋切刀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整个模具为左右对称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垫块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在顶板和上模板之间;所述的下垫块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在底板和下模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的切刀有两把,分别安装于凹模的两端,用于切除弯头两端多余的材料。进一步地,所述的旋切刀有两把,分别安装在凸模内环侧和外环侧,用于切除弯头两侧底边多余的材料。本技术的工作方法如下:A、在开模状态,推板通过传力杆将压边圈浮起,将板料放入压边圈相应位置;B、上模下行直至压边圈,凹模将板料压住,上模继续下行时凸模将板料拉伸进凹模直至凸模和板料全部进入凹模完成拉伸成型;C、上模继续下行,切刀将弯头两端余料切断;D、上模继续下行,旋切刀将弯头两侧底边多余材料旋切掉,完成整个产品成型;E、上模上行,气缸将留在凹模中的弯头打出凹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技术将切刀和旋切刀均设置到模具中,弯头成型时采用拉伸、切断、旋切底边工艺一步成型,不但节省生产时间,且一步定位完成弯头所有工序,保证了弯头各个尺寸符合要求。2、本技术可省去2道工序和2道工序的准备时间,提高效率2倍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弯头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侧视图。图5是图3的俯视图。图6是凹模的装配关系图。图7是凸模的装配关系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图中:1、顶板,2、上垫块,3、上斜滑块,4、气缸,5、上模板,6、支撑板,7、凹模,8、切刀,9、压边圈,10、凸模,11、旋切刀,12、下固定板,13、下底板,14、下模板,15、推板,16、下垫块,17、底板,18、传力杆,19、导柱,20、下斜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地描述。如图3-8所示,航空发动机用弯头的一次性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包括顶板1、上垫块2、气缸4、支撑板6、凹模7、上斜滑块3和上模板5,所述的下模包括凸模10、下固定板12、下底板13、下模板14、推板15、下垫块16、下斜滑块20、底板17和传力杆18;所述的顶板1和上模板5之间设置上垫块2,所述的气缸4安装在上模板5上;所述的支撑板6安装于上模板5的下方,所述的凹模7镶嵌在支撑板6中,支撑板6用于支撑凹模7;所述的凹模7内安装切刀8;所述的上斜滑块3通过螺栓连接于上模板5的下方;所述的下模板14和底板17之间设置下垫块16,所述的推板15位于下模板14和底板17之间;推板15的下侧与机床的气顶接触,上侧与传力杆18接触;所述的下模板14和下底板13上相同的平面位置设置4个导柱通孔,所述的导柱通孔内安装导柱19,所述的导柱19下端穿过下模板14和下底板13与推板15接触、上端穿过压边圈9后再穿过支撑板6和上模板5上的导柱通孔;所述的压边圈9下侧与传力杆18接触,所述的传力杆18的下端依次穿过下固定板12、下底板13和下模板14连接到推板15;所述的下斜滑块20通过螺栓安装在下模板14的上方;所述的下固定板12上安装旋切刀11,所述的旋切刀11安装在凸模10与下固定板12之间;所述的凹模7内表面形状与弯头外表面形状相同,所述的凸模10外表面形状与弯头内表面形状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的凸模10通过螺纹结构与切刀8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凹模7通过螺纹结构与旋切刀11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整个模具为左右对称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垫块2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在顶板1和上模板5之间;所述的下垫块16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在底板17和下模板14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的切刀8有两把,分别安装于凹模7的两端,用于切除弯头两端多余的材料。进一步地,所述的旋切刀11有两把,分别安装在凸模10内环侧和外环侧,用于切除弯头两侧底边多余的材料。本技术的工作方法如下:A、在开模状态,推板15通过传力杆18将压边圈9浮起,将板料放入压边圈9相应位置;B、上模下行直至压边圈9,凹模7将板料压住,上模继续下行时凸模10将板料拉伸进凹模7直至凸模10和板料全部进入凹模7完成拉伸成型;C、上模继续下行,切刀8将弯头两端余料切断;D、上模继续下行,旋切刀11将弯头两侧底边多余材料旋切掉,完成整个产品成型;E、上模上行,气缸4将留在凹模7中的弯头打出凹模7。本技术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任何在本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的等同构思或者改变,均列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航空发动机用弯头的一次性成型模具

【技术保护点】
航空发动机用弯头的一次性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包括顶板(1)、上垫块(2)、气缸(4)、支撑板(6)、凹模(7)、上斜滑块(3)和上模板(5),所述的下模包括凸模(10)、下固定板(12)、下底板(13)、下模板(14)、推板(15)、下垫块(16)、下斜滑块(20)、底板(17)和传力杆(18);所述的顶板(1)和上模板(5)之间设置上垫块(2),所述的气缸(4)安装在上模板(5)上;所述的支撑板(6)安装于上模板(5)的下方,所述的凹模(7)镶嵌在支撑板(6)中,支撑板(6)用于支撑凹模(7);所述的凹模(7)内安装切刀(8);所述的上斜滑块(3)通过螺栓连接于上模板(5)的下方;所述的下模板(14)和底板(17)之间设置下垫块(16),所述的推板(15)位于下模板(14)和底板(17)之间;推板(15)的下侧与机床的气顶接触,上侧与传力杆(18)接触;所述的下模板(14)和下底板(13)上相同的平面位置设置4个导柱通孔,所述的导柱通孔内安装导柱(19),所述的导柱(19)下端穿过下模板(14)和下底板(13)与推板(15)接触、上端穿过压边圈(9)后再穿过支撑板(6)和上模板(5)上的导柱通孔;所述的压边圈(9)下侧与传力杆(18)接触,所述的传力杆(18)的下端依次穿过下固定板(12)、下底板(13)和下模板(14)连接到推板(15);所述的下斜滑块(20)通过螺栓安装在下模板(14)的上方;所述的下固定板(12)上安装旋切刀(11),所述的旋切刀(11)安装在凸模(10)与下固定板(12)之间;所述的凹模(7)内表面形状与弯头外表面形状相同,所述的凸模(10)外表面形状与弯头内表面形状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航空发动机用弯头的一次性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包括顶板(1)、上垫块(2)、气缸(4)、支撑板(6)、凹模(7)、上斜滑块(3)和上模板(5),所述的下模包括凸模(10)、下固定板(12)、下底板(13)、下模板(14)、推板(15)、下垫块(16)、下斜滑块(20)、底板(17)和传力杆(18);所述的顶板(1)和上模板(5)之间设置上垫块(2),所述的气缸(4)安装在上模板(5)上;所述的支撑板(6)安装于上模板(5)的下方,所述的凹模(7)镶嵌在支撑板(6)中,支撑板(6)用于支撑凹模(7);所述的凹模(7)内安装切刀(8);所述的上斜滑块(3)通过螺栓连接于上模板(5)的下方;所述的下模板(14)和底板(17)之间设置下垫块(16),所述的推板(15)位于下模板(14)和底板(17)之间;推板(15)的下侧与机床的气顶接触,上侧与传力杆(18)接触;所述的下模板(14)和下底板(13)上相同的平面位置设置4个导柱通孔,所述的导柱通孔内安装导柱(19),所述的导柱(19)下端穿过下模板(14)和下底板(13)与推板(15)接触、上端穿过压边圈(9)后再穿过支撑板(6)和上模板(5)上的导柱通孔;所述的压边圈(9)下侧与传力杆(18)接触,所述的传力杆(18)的下端依次穿过下固定板(12)、下底板(13)和下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春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萌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