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686402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取茯苓,加水煎煮1‑3次,每次煎煮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煎液浓缩至40‑60度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清膏,待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70%,搅匀,冷藏24‑72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45‑60度测相对密度1.20‑1.40的浸膏,取浸膏,真空干燥,得茯苓多糖,其治疗口腔溃疡属于首次公开活性强,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同时用于治疗口腔溃疡显然具有显著的进步。

Extrac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tuckahoe polysaccharid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dicine, extraction method, in particular to pachyman from Poria cocos, decocting 1 3 times, each time for 1 to 3 hours, decoction, filtration, decoction was concentrated to 40 60 degrees measured relative density of 1.05 1.15 clear paste, after cooling to room temperature, add alcohol the alcohol content is 50 70%, mix, 24 refrigerated for 72 hours, the supernatant was filtered, recovering alcohol, concentrated to 45 60 degrees measured relative density of 1.20 1.40 from the extract, extract, vacuum drying to pachyman, the treatment of oral ulcer belongs to the first public activity is strong, substanti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ing outstanding,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treatment of oral ulcer has significant prog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病中最常见的疾病。患病率局口腔粘膜病的首位。Sircus(1975)调查1587人,患病率为20%。由此可见,口腔溃疡患者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复杂,至今仍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以及机体的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口腔溃疡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由于局部治疗毒副作用较低,因此得到了人们的人可。近年来出现的局部使用的口腔含片虽然携带、使用方便,口感及依从性较好,如溶菌酶含片、西瓜霜含片、华素片等,但这些药物在杀菌、抗炎、止痛等方面各有侧重。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茯苓的药用部位是茯苓菌核,茯苓多糖是茯苓的主要有效成分。近代临床及药理研究表明茯苓多糖具有很好的抗肿瘤作用,该糖具有增强巨嗜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还能增强细胞的免疫反应并激活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监视系统,其机制与激活补体有关,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茯苓多糖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口腔溃疡药物中的用途属于首次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茯苓多糖研究中未发现其具有治疗或预防口腔溃疡的报道的现状,提供了茯苓多糖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口腔溃疡药物中的应用。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取茯苓,加水煎煮1-3次,每次煎煮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煎液浓缩至40-60度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清膏,待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70%,搅匀,冷藏24-72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45-60度测相对密度1.20-1.40的浸膏,取浸膏,真空干燥,得茯苓多糖。所述茯苓多糖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口腔溃疡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茯苓多糖作为唯一一种成分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口腔溃疡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茯苓多糖为口服制剂。所述口服制剂为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茯苓多糖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口腔溃疡药物中的用途属于首次公开,而且其治疗或预防口腔溃疡活性强,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同时用于治疗或预防口腔溃疡显然具有显著的进步。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受具体实施例的任何限制,而是由权利要求加以限定。实施例1:取茯苓1kg,加水煎煮1次,每次煎煮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煎液浓缩至40度测相对密度为1.15的清膏,待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搅匀,冷藏72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45度测相对密度1.40的浸膏,取浸膏,真空干燥,得茯苓多糖。实施例2:取茯苓1kg,加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煎液浓缩至60度测相对密度为1.05的清膏,待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为70%,搅匀,冷藏24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60度测相对密度1.20的浸膏,取浸膏,真空干燥,得茯苓多糖。实施例3:取茯苓1kg,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煎液浓缩至50度测相对密度为1.10的清膏,待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搅匀,冷藏48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55度测相对密度1.50的浸膏,取浸膏,真空干燥,得茯苓多糖。实施例4:茯苓多糖抗口腔溃疡试验研究1、试验目的:用苯酚制造口腔溃疡模型,每天给予口腔溃疡模型大鼠一定次数的茯苓多糖,观察茯苓多糖是否有减少溃疡的作用。2、受试药物及试剂:华素片(北京四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苯酚;动物:Wistar大鼠,雄性,体重240~280g,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3、试验方法:取大鼠50只,雄性,体重240~280g,10%水合氯醛麻醉,剂量:0.35ml/100g,麻醉后将90%苯酚棉球的塑料滴管(内径:3mm)下端平置于大鼠左侧口角约1mm处的颊膜上,灼烧30min,即见该处约3mm的白色损害。24小时后随即分组,每组10只,分5组,即模型组(辅料4次/日,不含药物);茯苓多糖高剂量组(4次/日,0.5mg/次);茯苓多糖中剂量(4次/日,0.1mg/次);茯苓多糖低剂量组(4次/日,0.02mg/次)(按上述实施例1方法制备);阳性对照组:华素片组(4次/日,0.5mg/次)。茯苓多糖与华素片含片在使用前研成粉末,给药以覆盖创面为度。连续给药5天,给药前及每次给药后次日观察溃疡面积大小(以溃疡的直径计)及溃疡愈合情况(无肉眼可见的溃疡视为愈合),首次给药至末次给药分别记录为1、2、3、4、5、6天。溃疡面积大小用t检验,溃疡愈合率用X2检验。4、试验结果:溃疡面积比较(表1):茯苓多糖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从给药第3天起到试验结束,对应每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华素片组与模型组比较,从给药第3天起到试验结束,对应每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茯苓多糖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从给药第3天起到试验结束,对应每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茯苓多糖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从给药第5天起到试验结束,对应每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茯苓多糖中剂量组与华素片组比较,从给药第1天起到试验结束,对应每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表1对大鼠溃疡面积的影响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愈合率(表2):模型组及茯苓多糖低剂量组从给药第1天起到试验结束,溃疡没有愈合;而茯苓多糖高剂量组从给药第4天起,就有溃疡愈合,到试验结束,达90%;华素片组从给药第4天起,有溃疡愈合,到试验结束,达60%;茯苓多糖中剂量组从给药第5天起,有溃疡愈合,到试验结束,达40%。表2对大鼠溃疡愈合时间的影响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5、结论:茯苓多糖具有明显促进口腔溃疡愈合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取茯苓,加水煎煮1‑3次,每次煎煮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煎液浓缩至40‑60度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清膏,待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70%,搅匀,冷藏24‑72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45‑60度测相对密度1.20‑1.40的浸膏,取浸膏,真空干燥,得茯苓多糖。

【技术特征摘要】
1.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取茯苓,加水煎煮1-3次,每次煎煮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煎液浓缩至40-60度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清膏,待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70%,搅匀,冷藏24-72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45-60度测相对密度1.20-1.40的浸膏,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正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