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的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4792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0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的充电器,包括:外壳,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设有间隔设置的散热条;至少一风扇,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的散热条上;第二支撑板,可拆卸设置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上;其中,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上的散热条中设有至少一凹槽,至少一风扇设置在至少一凹槽中,且至少一凹槽的深度小于散热条在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的高度。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充电器的散热效果好,能够快速将充电器内部的热量发散出去。

An efficient charger for heat dissip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efficiency heat radiating charger includes a housing including a first support plate and a first side wall and the second side wall, the inner wall of at least one of the first side wall and the second side of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and th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radiating strip arranged at intervals; at least one fan, a heat inside the wall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ide wall and the second side wall of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and at least one of the second; the support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end, can remove the side wall and the second side wall away from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wherein, the heat dissipation strip inside wall of at least one of the first side wall and the second side of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on the wall, is arranged in the at least one groove, at least one fan is disposed in the at least one groove, and at least one groove depth is less than the heat in the first side wall and the second side wall of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and at least one of the The height of the side wall. Through the above method, the charger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good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and can quickly divert the heat from the charger inside the char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散热的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散热的充电器。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数码产品进入平常人的日常生活,相应的,这些电子产品配套的充电器也是越来越多。目前传统的充电器的散热效果差,充电器在对电子产品长时间充电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充电器的温度过高,充电器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对充电器内部的部分电子元件有损害,进一步影响充电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的充电器,其散热效果好,能够快速将充电器内部的热量发散出去。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的充电器,包括:外壳,包括第一支撑板和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两侧端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设有间隔设置的散热条;至少一风扇,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的散热条上;第二支撑板,可拆卸设置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上;其中,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上的散热条中设有至少一凹槽,至少一风扇设置在至少一凹槽中,且至少一凹槽的深度小于散热条在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的高度。其中,第一侧壁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起,第二侧壁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设有第二凸起,第二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延伸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延伸部设有第二卡槽,第一凸起卡置在第一卡槽中,第二凸起卡置在第二卡槽中。其中,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分别与第二支撑板垂直设置,且第一延伸部与第二支撑板连接处的内壁侧设有第一长条开槽,第二延伸部与第二支撑板连接处的内壁侧设有第二长条开槽。其中,第一支撑板的外侧壁设有第一凸起条,且第二支撑板的外侧壁设有第二凸起条。其中,第一支撑板的内侧壁设有间隔设置的散热条,且第一支撑板的内侧壁上的散热条中设有至少一凹槽。其中,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盲孔和第一通孔,第一盲孔设置在散热条之间,且第一盲孔设置在第一支撑板设有至少一凹槽的区域。其中,第一侧壁的内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二盲孔和多个第二通孔。其中,第二侧壁的内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三盲孔和多个第三通孔。其中,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散热条一体成型,且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二支撑板和散热条由金属材料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所公开的高效散热的充电器包括:外壳,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设有间隔设置的散热条;至少一风扇,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的散热条上;第二支撑板,可拆卸设置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上;其中,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上的散热条中设有至少一凹槽,至少一风扇设置在至少一凹槽中,且至少一凹槽的深度小于散热条在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的高度。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的充电器的散热效果好,能够快速将充电器内部的热量发散出去,利于充电器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下工作,有效保证了充电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高效散热的充电器的立体结构示例图;图2是本技术高效散热的充电器的剖切结构示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图1是本技术高效散热的充电器的立体结构示例图;图2是本技术高效散热的充电器的剖切结构示例图。该充电器包括外壳、第二支撑板13和至少一风扇。其中至少一风扇设置在外壳的内侧壁。外壳包括第一支撑板10和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0的两侧端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应理解,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分别与第一支撑板10垂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0、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设有间隔设置的散热条101。优选地,第一支撑板10的内侧壁设有间隔设置的散热条101。又或者,第一侧壁11和/或第二侧壁12的内侧壁设有间隔设置的散热条101。当然,还可以是第一支撑板10、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的内侧壁均设有间隔设置的散热条101。至少一风扇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0、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的散热条101上。具体地,第一支撑板10、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上的散热条101中设有至少一凹槽102,且至少一风扇设置在至少一凹槽中。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凹槽102的深度小于散热条101在第一支撑板10、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的高度。优选地,第一支撑板10的内侧壁上的散热条101中设有至少一凹槽102。又或者,第一侧壁11和/或第二侧壁12的内侧壁上的散热条101中设有至少一凹槽102。当然,还可以是第一支撑板10、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的内侧壁上的散热条101中均设有至少一凹槽102。其中凹槽102的深度小于散热条101在第一支撑板10的内侧壁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0上设有第一盲孔104和第一通孔105,第一盲孔104设置在散热条101之间,且第一盲孔104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0设有至少一凹槽102的区域,可以通过螺钉将至少一风扇固定在第一盲孔103中,也可以通过第一通孔105散热。进一步的,第一侧壁11的内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二盲孔111和多个第二通孔112,可以通过第二盲孔111固定电子元件(如处理器或PCB板),也可以通过第二通孔112散热。同时,第二侧壁12的内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三盲孔121和多个第三通孔122,可以通过第三盲孔121固定电子元件,也可以通过第三通孔122散热。第二支撑板13可拆卸设置在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远离第一支撑板10的一端上。具体地,第一侧壁11远离第一支撑板10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起113,第二侧壁12远离第一支撑板10的一端设有第二凸起123,第二支撑板13的两端分别延伸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设有第一卡槽130,第二延伸部设有第二卡槽131,第一凸起113卡置在第一卡槽130中,第二凸起123卡置在第二卡槽131中,使得第二支撑板13可拆卸设置在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远离第一支撑板10的一端上。应理解,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分别与第二支撑板13垂直设置。其中第一延伸部与第二支撑板10连接处的内壁侧设有第一长条开槽132,第二延伸部与第二支撑板13连接处的内壁侧设有第二长条开槽133,螺钉可螺纹连接在第一长条开槽132和第二长条开槽133中,以将盖板固定在外壳上。另外,第一支撑板10和第一侧壁11连接处的内壁侧设有第三长条开槽,第一支撑板10和第二侧壁12连接处的内壁侧设有第四长条开槽,螺钉可螺纹连接在第三长条开槽和第四长条开槽中,以将盖板固定在外壳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0的外侧壁设有第一凸起条103,且第二支撑板13的外侧壁设有第二凸起条134,第一凸起条103和第二凸起条134可达到散热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0、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散热条101一体成型,且第一支撑板10、第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散热的充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散热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包括第一支撑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侧端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设有间隔设置的散热条;至少一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的散热条上;第二支撑板,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上;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上的散热条中设有至少一凹槽,所述至少一风扇设置在所述至少一凹槽中,且所述至少一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散热条在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散热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包括第一支撑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侧端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设有间隔设置的散热条;至少一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的散热条上;第二支撑板,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上;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上的散热条中设有至少一凹槽,所述至少一风扇设置在所述至少一凹槽中,且所述至少一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散热条在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延伸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延伸部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凸起卡置在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第二凸起卡置在所述第二卡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方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谐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