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充电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4792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0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式充电器装置,包括:呈长条状的外壳,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第二支撑板,其中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二支撑板中的至少一者的外侧壁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条;至少一风扇,设置在第一散热条上;PCB板及电子元件,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二支撑板所形成的内腔内;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二支撑板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间隔设有第二散热条,且PCB板及电子元件设置在第二散热条上。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管式充电器装置的稳定性好,安全,且散热效果好。

A tube charger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ipe type charger device, including: a long strip of the shell,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ing plate, the first and second side walls and second support plates, at least one of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and first and second side walls and second support plates of the outer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e heat dissipation strip arranged at intervals; at least one fan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cooling bars; the PCB board and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 is positioned in the cavity formed in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and first and second side walls and second support plates; the medial wall interval of at least one of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the first and second side walls and second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heat radiation, and the PCB board and the electronic element is arranged in the second cooling bars. Through the above method, the tubular charger device disclo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good stability, safety and good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式充电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充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管式充电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数码产品进入平常人的日常生活,相应的,这些电子产品配套的充电器装置也是越来越多。目前传统的充电器的散热效果差,充电器在对电子产品长时间充电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充电器的温度过高,充电器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对充电器内部的部分电子元件有损害,进一步影响充电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会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式充电器装置,其稳定性好,安全,且散热效果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管式充电器装置,包括:呈长条状的外壳,包括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两侧端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可拆卸设置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的第二支撑板,其中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二支撑板中的至少一者的外侧壁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条;至少一风扇,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二支撑板中的至少一者的外侧壁的第一散热条上;PCB板及电子元件,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二支撑板所形成的内腔内;其中,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二支撑板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间隔设有第二散热条,且PCB板及电子元件设置在第二散热条上。其中,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二支撑板中的至少一者的外侧壁上的第一散热条中设有至少一凹槽,至少一风扇设置在至少一凹槽中,且至少一凹槽的深度小于第一散热条在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二支撑板中的至少一者的外侧壁的高度。其中,第一侧壁和/或第二侧壁沿外壳的长度方向设有长条卡槽,且PCB板及电子元件用于固定在长条卡槽中。其中,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二支撑板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第一盲孔,第一盲孔设置在第一散热条之间,且第一盲孔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二支撑板中的至少一者设有至少一凹槽的区域上。其中,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二支撑板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通风孔,且通风孔设置在第一散热条之间。其中,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一散热条一体成型,且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散热条由金属材料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所公开的管式充电器装置包括:呈长条状的外壳,包括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两侧端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可拆卸设置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的第二支撑板,其中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二支撑板中的至少一者的外侧壁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条;至少一风扇,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二支撑板中的至少一者的外侧壁的第一散热条上;PCB板及电子元件,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二支撑板所形成的内腔内;其中,第一支撑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二支撑板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间隔设有第二散热条,且PCB板及电子元件设置在第二散热条上。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所公开的管式充电器装置的稳定性好,安全,且散热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管式充电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例图;图2是本技术管式充电器装置的侧视结构示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图1是本技术管式充电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例图;图2是本技术管式充电器装置的侧视结构示例图。该管式充电器装置包括外壳、至少一风扇PCB板及电子元件。外壳呈长条状设置,具体地,外壳呈长条矩形状设置。外壳包括第一支撑板10、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0的两侧端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以及可拆卸设置在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远离第一支撑板10的一端的第二支撑板13。应理解,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分别与第一支撑板10垂直设置。应理解,第二支撑板13可拆卸设置在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远离第一支撑板10的一端上。具体地,第一侧壁11远离第一支撑板10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起部,第二侧壁12远离第一支撑板10的一端设有第二凸起部,第二支撑板13的两端分别延伸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延伸部设有第二卡槽,第一凸起部卡置在第一卡槽中,第二凸起部卡置在第二卡槽中,使得第二支撑板13可拆卸设置在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远离第一支撑板10的一端上。进一步的,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分别与第二支撑板13垂直设置。其中第一延伸部与第二支撑板10连接处的内壁侧设有第一长条开孔,第二延伸部与第二支撑板13连接处的内壁侧设有第二长条开孔,螺钉可螺纹连接在第一长条开孔和第二长条开孔中,以将盖板固定在外壳上。另外,第一支撑板10和第一侧壁11连接处的内壁侧设有第三长条开孔,第一支撑板10和第二侧壁12连接处的内壁侧设有第四长条开孔,螺钉可螺纹连接在第三长条开孔和第四长条开孔中,以将盖板固定在外壳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0、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第二支撑板13中的至少一者的外侧壁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条101。优选地,第一支撑板10的外侧壁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条101。又或者,第二支撑板13、第一侧壁11和/或第二侧壁12的外侧壁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条101。当然,还可以是第一支撑板10、第一侧壁11、第二支撑板13和第二侧壁12的外侧壁均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条101。应理解,当第一支撑板10、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中的至少一者的外侧壁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条101,第一支撑板10的外侧壁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条101。至少一风扇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0、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第二支撑板13中的至少一者的外侧壁的第一散热条101上。具体地,第一支撑板10、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第二支撑板13中的至少一者的外侧壁上的第一散热条101中设有至少一凹槽102,至少一风扇设置在至少一凹槽102中。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凹槽102的深度小于第一散热条101在第一支撑板10、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第二支撑板13中的至少一者的外侧壁的高度。优选地,第一支撑板10的外侧壁上的第一散热条101中设有至少一凹槽102。其中凹槽102的深度小于第一散热条101在第一支撑板10的内侧壁的高度。又或者,第二支撑板13、第一侧壁11和/或第二侧壁12的外侧壁上的第一散热条101中设有至少一凹槽102。当然,还可以是第一支撑板10、第一侧壁11、第二支撑板13和第二侧壁12的外侧壁上的第一散热条101中均设有至少一凹槽10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0、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第二支撑板13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第一盲孔,第一盲孔设置在第一散热条101之间,且第一盲孔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0、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第二支撑板13中的至少一者设有至少一凹槽102的区域上,可以通过螺钉将至少一风扇固定在第一盲孔中。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板10、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第二支撑板13中的至少一者上设有通风孔,且通风孔设置在第一散热条101之间,可以通过第一通孔105散热。PCB板及电子元件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0、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第二支撑板13所形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管式充电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式充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条状的外壳,包括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侧端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的第二支撑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中的至少一者的外侧壁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条;至少一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中的至少一者的外侧壁的第一散热条上;PCB板及电子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支撑板所形成的内腔内;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间隔设有第二散热条,且所述PCB板及电子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散热条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充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条状的外壳,包括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侧端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的第二支撑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中的至少一者的外侧壁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条;至少一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中的至少一者的外侧壁的第一散热条上;PCB板及电子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支撑板所形成的内腔内;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中的至少一者的内侧壁间隔设有第二散热条,且所述PCB板及电子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散热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充电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中的至少一者的外侧壁上的第一散热条中设有至少一凹槽,所述至少一风扇设置在所述至少一凹槽中,且所述至少一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散热条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方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谐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