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车用平衡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4324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0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避震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离式车用平衡缓冲器,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主压缸和副压缸一体连接,主压缸缸体的高度需要大于副压缸缸体的高度,防止活塞杆压缩后压到副压缸,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主压缸,所述主压缸内设置有一活塞杆且活塞杆的一端穿出主缸体,所述活塞杆的内端设置有活塞,所述主压缸的圆柱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主压缸连通的第一流通道,所述第一流通道的出口端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副压缸,所述副压缸上设置有与导管连通的第二流通道,所述副压缸上位于第二流通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阻尼油流速的压缩调节装置。

A separation type balanced buffer for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hock absorber field, especially relates to a separate vehicle balance buffer, it mainly solves the main cylinder and the side pressure cylinder are integrally connected, height of main pressure cylinder is greater than the need of the side pressure cylinder height, the piston rod pressure to prevent the compressed side pressure cylinder, the occupied space a big problem, including the base,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cylinder, a pressure cylinder is arranged in the end through the main cylinder and a piston rod and a piston rod, a piston is provided at the end of the piston rod, the main pressure cylinder of the cylinder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the base is the first flow channel communicated with the main cylinder, the first flow channel at the outlet end of the conduit is connected, the other end of the catheter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pressure cylinder, the auxiliary pressure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channel and the catheter connected, the side pressure cylinder A compression adjustment device used to adjust the flow velocity of damping oil on the secondary flow channel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flow cha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离式车用平衡缓冲器
本技术涉及缓冲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离式车用平衡缓冲器。
技术介绍
避震器广泛应用在汽车、机车上,其可吸收汽车、机车刹车时所产生的冲力来达到缓冲效果,以提供乘坐上的舒适性及行驶时的安全性。现有避震器一般包括固接于车体上的一压缸,该压缸内部容纳有高黏滞性的阻尼油,且设有活塞,该压缸的一端穿设有连杆,该连杆的一端固接于车轮的轮框,另一端与该压缸内的活塞固接,且该连杆的外部套设有弹簧。当煞车时,车体可经由该连杆带动该活塞以压缩压缸内部的阻尼油,以此获得缓冲作用。中国专利号:201420314918.2公开了一种避震器,包括:一底座,其包含一连接端及一凹室,该连接端用来固接于一机车的车体,该底座的外周围向外设至少一调节部及一副压缸安装部,该调节部与该底座的凹室之间有一第一通道连通,该副压缸安装部与该底座的凹室之间有一第二通道连通,该副压缸安装部与该调节部之间有一第三通道连通;一避震器主结构,其包含一主压缸、一内筒、一活塞及一活塞杆,该主压缸的下端结合于该底座的凹室内,该内筒容纳在主压缸内且该内筒的内部装有阻尼油,该内筒的外壁与该主压缸的内壁分隔使得该内筒与该主压缸之间具有可供该阻尼油流通的空间,该空间与该第一通道连通,该内筒的上端具有与该空间连通的至少一穿孔,该内筒的下端内部与该第二通道连通,该活塞容纳在内筒内且可沿着该主压缸的轴向位移,该活塞杆包含位在该主压缸内的一第一端及位在该主压缸外的一第二端,该活塞结合于该活塞杆的第一端且可与该活塞杆在该主压缸内一起移动;一副压缸,其结合至该副压缸安装部且内部具有一油室,该油室与该第二通道连通;及,至少一阻尼调节器,其结合至该调节部内,该阻尼调节器的内部具有可供该阻尼油流通的流道,该流道与该第一通道及该第三通道连通;其中当该活塞杆朝向该主压缸内移动时,该内筒内的阻尼油将经由该第二通道流入该副压缸的油室内,再依序经由该第三通道、该阻尼调节器的流道及该第一通道而流入该内筒与该主压缸之间的空间,接着经由该内筒上端的穿孔回流至该内筒内;其中当该活塞杆朝向该主压缸外移动时,该内筒内的阻尼油将从该内筒上端的穿孔依序流经该空间、该第一通道、该阻尼调节器的流道、该第三通道再流入该副压缸的油室内,接着经由该第二通道回流至该内筒内,形成循环过程,起到避震的作用;但是,主压缸和副压缸一体连接,主压缸缸体的高度需要大于副压缸缸体的高度,防止活塞杆压缩后压到副压缸,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分离式车用平衡缓冲器,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主压缸和副压缸一体连接,主压缸缸体的高度需要大于副压缸缸体的高度,防止活塞杆压缩后压到副压缸,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离式车用平衡缓冲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主压缸,所述主压缸内设置有一活塞杆且活塞杆的一端穿出主缸体,所述活塞杆的内端设置有活塞,所述主压缸的圆柱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主压缸连通的第一流通道,所述第一流通道的出口端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副压缸,所述副压缸上设置有与导管连通的第二流通道,所述副压缸上位于第二流通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阻尼油流速的压缩调节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的内端设置有用于连通活塞两侧的第三流通道。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上设有用于调节第三流通道流速的复合调节装置,所述复合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活塞杆中部可上下滑动的调节针,所述调节针的一端伸入第三流通道内,所述调节针的另一端设置有与调节针相接触的连接连接杆,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与连接杆螺纹连接的旋钮。进一步的,所述活塞上设置有连通活塞两侧的第四流通道。进一步的,所述主压缸上位于活塞杆的圆周外侧设置有用于防止阻尼油泄露的密封环。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分离式车用平衡缓冲器通过设置导管连接主压缸和副压缸,使得主压缸与副压缸可以分开固定在不同位置,空间利用率高,并且主压缸的缸体高度可以根据避震的效果和安装避震器的空间选择,占用空间小;进一步的,活塞杆的内端设置有用于连通活塞两侧的第三流通道,使得活塞杆压缩运动初段或者复位运动初段时,阻尼油通过第三流通道流动,具有缓震的作用,防止避震器初段硬度大造成使用者不适;进一步的,通过旋转旋钮,从而带动与旋钮螺纹连接的连接杆上下滑动,进而带动调节针上下滑动,使得调节针调节第三流通道的流通口截面,从而调节阻尼油的流动速度;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四流通道使得活塞两侧、第三流通道和第四流通道形成循环流动,从而控制活塞杆的复位控制;进一步的,主压缸上位于活塞杆的圆周外侧设置有密封环,增加避震器的密封效果,防止阻尼油泄露。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为:参考图1与图2,一种分离式车用平衡缓冲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主压缸2,所述主压缸2内设置有一活塞杆3且活塞杆3的一端穿出主缸体2,所述活塞杆3的内端设置有活塞4,所述活塞杆3的内端设置有用于连通活塞4两侧的流通道5,所述流通道5的侧壁设置有通孔(图中未示出)与主压缸2连通,所述活塞杆3上设有用于调节流通道5流速的复合调节装置6,所述复合调节装置6包括设置在活塞杆3中部可上下滑动的调节针61,所述调节针61的一端伸入流通道5内,所述调节针6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调节针61相接触的连接杆62,所述活塞杆3上设置有与连接块62螺纹连接的旋钮63,所述活塞4上设置有连通活塞4两侧的流通道7,所述主压缸2的圆柱外侧套设有弹簧8,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与主压缸2连通的流通道9,所述流通道9的出口端连接有导管10,所述导管10的另一端设置有副压缸11,所述副压缸11上设置有与导管10连通的流通道12,所述副压缸11上位于流通道12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阻尼油流速的压缩调节装置13,所述主压缸2上位于活塞杆3的圆周外侧设置有用于防止阻尼油泄露的密封环14。上诉所述压缩调节装置为中国专利号:201420314918.2公开了一种避震器所公开的公知技术。本技术的工作方式是:本分离式车用平衡缓冲器通过设置导管10连接主压缸2和副压缸11,使得主压缸2与副压缸11可以分开固定在不同位置,空间利用率高,并且主压缸2的缸体高度可以根据避震的效果和安装避震器的空间选择,占用空间小;活塞杆3的内端设置有用于连通活塞4两侧的流通道5,使得活塞杆4压缩运动初段或者复位运动初段时,阻尼油通过流通道5流动,具有缓震的作用,防止避震器初段硬度大造成使用者不适;通过旋转旋钮63,从而带动与旋钮63螺纹连接的连接杆62上下滑动,进而带动调节针61上下滑动,使得调节针61调节流通道5的流通口截面,从而调节阻尼油的流动速度;通过设置流通道7使得活塞4两侧、流通道5和流通道7形成循环流动,从而控制活塞杆3的复位控制;主压缸2上位于活塞杆3的圆周外侧设置有密封环14,增加避震器的密封效果,防止阻尼油泄露。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分离式车用平衡缓冲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式车用平衡缓冲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主压缸,所述主压缸内设置有一活塞杆且活塞杆的一端穿出主缸体,所述活塞杆的内端设置有活塞,所述主压缸的圆柱外侧套设有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主压缸连通的第一流通道,所述第一流通道的出口端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副压缸,所述副压缸上设置有与导管连通的第二流通道,所述副压缸上位于第二流通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阻尼油流速的压缩调节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式车用平衡缓冲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主压缸,所述主压缸内设置有一活塞杆且活塞杆的一端穿出主缸体,所述活塞杆的内端设置有活塞,所述主压缸的圆柱外侧套设有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主压缸连通的第一流通道,所述第一流通道的出口端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副压缸,所述副压缸上设置有与导管连通的第二流通道,所述副压缸上位于第二流通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阻尼油流速的压缩调节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车用平衡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内端设置有用于连通活塞两侧的第三流通道。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钟
申请(专利权)人:博汉泉州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