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吸收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3610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击吸收单元,其包括:第一加强体,形成有向上方敞开的连接槽和向侧方敞开的插入槽,上述连接槽和上述插入槽以相互交差的方式连通;紧固体,一侧插入到上述插入槽,以与上述连接槽连通的方式形成有贯穿槽,另一侧从上述插入槽向侧方凸出;以及第二加强体,一侧贯穿上述贯穿槽并插入到上述连接槽,另一侧从上述连接槽向上方凸出。

Impact absorption uni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hock absorbing unit, comprising: a first strengthening body, a connecting slot is inserted into the groove formed and laterally open to the top of the open, the connecting groove and the inserting groove to mutually cross way connected; fastening body, one side is inserted into the insertion slot, and connects with the connection slot is formed through the slot, the other side from the insertion groove to the lateral bulge; and second to strengthen the body, one side through the through groove and inserted into the connecting groove, the other side of the connecting groove to the projecting ab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击吸收单元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击吸收单元,其利用配置在车体内部空间的第一加强体和与紧固体结合的第二加强体相互连结的结构,吸收从外部传达的冲击并有效地传达,由此能够分散冲击能量。
技术介绍
有关用于吸收从外部传达的冲击并将其进行分散的现有的冲击吸收体,已知通过各种形状和组合来使形成车体的组件的损伤最小化的研究。然而,由于难以控制冲击能量的有效分散,结果使用了过多的加强材料,从而存在削减车体的重量减轻效果的问题。于是,提出能够通过构成之间的结合来有效地分散冲击能量的冲击吸收单元。作为上述
技术介绍
所说明的事项仅用于增进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不应认为其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2011-105269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吸收单元,其利用配置在车体内部空间的第一加强体和与紧固体结合的第二加强体相互缔结的结构,吸收从外部传达的冲击并有效地传达,由此能够分散冲击能量。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技术的冲击吸收单元包括:第一加强体,形成有向上方敞开的连接槽和向侧方敞开的插入槽,上述连接槽和上述插入槽以相互交差的方式连通;紧固体,一侧插入到上述插入槽,以与上述连接槽连通的方式形成有贯穿槽,另一侧从上述插入槽向侧方凸出;以及第二加强体,一侧贯穿上述贯穿槽并插入到上述连接槽,另一侧从上述连接槽向上方凸出。上述第一加强体在侧室的长度方向延伸并配置在上述侧室的内部空间,上述第二加强体在中央柱的长度方向延伸并配置在上述中央柱的内部空间,第一加强体和第二加强体可以通过向上述中央柱侧敞开的上述连接槽连接。上述第一加强体包括:在上述侧室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形成有内部空间的中空形的本体部;以及在上下方向分割上述本体部内部空间的多个板部,在上述本体部的形成有上述插入槽的位置形成有外侧面贯穿的插入孔,在上述本体部的形成有上述连接槽的位置可以形成有外侧面贯穿的连接孔。上述板部配置为在上下隔离,并与上述插入孔一同形成上述插入槽,在上述板部形成有上下贯穿的板孔并可以与上述连接孔一同形成上述连接槽。上述紧固体可以包括:主体部,从上述插入槽向侧方凸出,以端部一侧与上述插入槽周边的上述第一加强体外侧面相接的方式连接;以及插入部,从上述主体部的端部另一侧延伸以插入到上述插入槽,形成有沿着上述贯穿孔的边缘向下方延伸的凸缘,以与上述第二加强体的一侧相接的方式连接,末端以与上述插入槽的内表面相接的方式连接。在相互接触的上述主体部的端部一侧与上述插入槽周边的上述第一加强体外侧面之间以及上述第二加强体的一侧与上述凸缘的内侧面之间可以涂敷有粘接剂。上述主体部可以配置为向侧方敞开的形态的蜂窝结构。上述第二加强体可以包括:加强部,在上述中央柱的长度方向延伸,端部一侧以与上述连接槽周边的上述第一加强体外侧面相接的方式连接;以及延伸部,从上述加强部的端部另一侧贯穿上述贯穿孔,以插入到上述连接槽的方式延伸,并且配置为中空形。上述加强部可以配置为向侧方敞开的形态的蜂窝结构。从中空形的上述延伸部内部向上述插入孔敞开的方向的相反方向,可以以依次贯穿上述第二加强体、上述紧固体、上述第一加强体的方式紧固有紧固机构。上述紧固机构可以包括:从上述第一加强体贯穿并端部到达上述延伸部内部的紧固螺栓;以及与上述紧固螺栓的端部紧固的紧固螺母。技术的效果根据上述的本技术的冲击吸收单元,能够利用配置在车体内部空间的第一加强体和与紧固体结合的第二加强体相互缔结的结构,吸收从外部传达的冲击并有效地传达,从而分散冲击能量。由此,能够使形成车体的组件的损伤最小化,并确保客舱的生存空间,从而能够保障乘客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加强体、紧固体和第二加强体的图。图2为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加强中央柱和侧室的冲击吸收单元的图。图3为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加强中央柱和侧室的冲击吸收单元的图。图4为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加强中央柱和侧室的冲击吸收单元的图。图5为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加强体的截面的模样的图。图6为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冲击吸收单元的图。图7(A)-图7(E)为分别图示图6中表示的截面的图。图8为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加强体和插入到第一加强体的紧固体的截面的模样的图。图9为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加强体、插入到第一加强体的紧固体和第二加强体的截面的图。图10为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紧固机构的模样的图。附图标记100:第一加强体101:插入槽102:连接槽110:本体部120:板部200:紧固体201:贯穿孔210:主体部220:插入部300:第二加强体310:加强部320:延伸部410:紧固螺栓410:紧固螺栓420:紧固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冲击吸收单元包括:第一加强体100,形成有向上方敞开的连接槽102和向侧方敞开的插入槽101,上述连接槽102和上述插入槽101以相互交差的方式连通;紧固体200,一侧插入到上述插入槽101,以与上述连接槽102连通的方式形成有贯穿槽201,另一侧从上述插入槽101向侧方凸出;以及第二加强体300,一侧贯穿上述贯穿槽201并插入到上述连接槽102,另一侧从上述连接槽102向上方凸出。在第一加强体100形成有用于与其他构成结合的连接槽102和插入槽101。连接槽102为向上方敞开的形态,可以配置为上表面从上侧向下侧弯入的形状。插入槽101为向侧方敞开的形态,可以配置为侧面从一侧向另一侧弯入的形状。另一方面,连接槽102和插入槽101在第一加强体100中形成于相互对应的位置,并配置为相互连通的形态。由于连接槽102向上方敞开,插入槽101向侧方敞开,并且为各自向不同方向弯入的形态,因此在内部以交差的方式连通。由此,通过连接槽102和插入槽101连接的构成可以具有在内部相交的形态。为了轻量化,第一加强体100可以由包括强化纤维和树脂的复合材料材质形成。强化纤维可以包括选自碳纤维、玻璃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天然纤维中的一种以上的种类。但是,不限定于此。树脂可以利用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紧固体200通过一侧插入到插入槽101,从而与第一加强体100连接。优选紧固体200一侧配置为与插入槽101对应的大小和形状,以能够与第一加强体100强固地连接,由此,可以连接为与插入槽101内表面相接的形态。在插入槽101的一侧形成有在上下方向贯穿的形态的贯穿孔201。优选贯穿孔201的大小配置为与连接槽102的大小相互对应,并且贯穿孔201的内表面可以构成连接槽102的一部分。由于仅紧固体200的一侧插入到插入槽101,从而紧固体200的另一侧配置为从插入槽101向侧方凸出的形态。优选一部分与插入槽101周边的第一加强体100侧面相接,由此可以与第一加强体100维持稳定的连接状态。为了轻量化,紧固体200也可以与第一加强体100同样地,由包括强化纤维和树脂的复合材料材质形成。强化纤维可以包括选自碳纤维、玻璃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天然纤维中的一种以上的种类。但是,不限定于此。树脂可以利用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第二加强体300通过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冲击吸收单元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击吸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强体,形成有向上方敞开的连接槽和向侧方敞开的插入槽,所述连接槽和所述插入槽以相互交差的方式连通;紧固体,一侧插入到所述插入槽,以与所述连接槽连通的方式形成有贯穿槽,另一侧从所述插入槽向侧方凸出;以及第二加强体,一侧贯穿所述贯穿槽并插入到所述连接槽,另一侧从所述连接槽向上方凸出。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12 KR 10-2016-01173981.一种冲击吸收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强体,形成有向上方敞开的连接槽和向侧方敞开的插入槽,所述连接槽和所述插入槽以相互交差的方式连通;紧固体,一侧插入到所述插入槽,以与所述连接槽连通的方式形成有贯穿槽,另一侧从所述插入槽向侧方凸出;以及第二加强体,一侧贯穿所述贯穿槽并插入到所述连接槽,另一侧从所述连接槽向上方凸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体在侧室的长度方向延伸并配置在所述侧室的内部空间,所述第二加强体在中央柱的长度方向延伸并配置在所述中央柱的内部空间,第一加强体和第二加强体通过向所述中央柱侧敞开的所述连接槽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吸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体包括:在所述侧室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形成有内部空间的中空形的本体部;以及在上下方向分割所述本体部内部空间的多个板部,在所述本体部的形成有所述插入槽的位置形成有外侧面贯穿的插入孔,在所述本体部的形成有所述连接槽的位置形成有外侧面贯穿的连接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吸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部配置为在上下隔离,并与所述插入孔一同形成所述插入槽,在所述板部形成有上下贯穿的板孔并与所述连接孔一同形成所述连接槽。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吸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体包括:主体部,从所述插入槽向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圣敦金昌东金珉洙张勋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