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 pump system, a heat pump system for a vehicle and an electric vehicle. Including the heat pump system: the refrigeration circuit comprises a compressor, which are sequentially connected by a pipeline outlet, a first heat exchanger, a first throttling element, second heat exchanger and the compressor inlet; a heating circuit comprises a compressor, which are sequentially connected by a pipeline outlet, third heat exchangers, second throttling element, a first heat exchanger and the compressor air inlet; and regenerative branch comprises third through a pipe heat exchanger third, a throttling element and the compressor inlet; also includes a regenerative heat exchanger, the heat exchanger pipe section arranged between second to third in the throttling element tube road section and third throttling element to the compressor inlet. The heat pump sys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brings higher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regenerative branch, and is independent of the vehicle coolant system, and does not need additional arrangement of the heater. It also achieves the heating function and improves the system's econom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泵系统、用于车辆的热泵系统及电动汽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领域,更具体而言,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新能源产业不断发展,各大汽车厂商已逐渐加大纯电动汽车的研发投入。传统汽车的空调系统,乘客舱供暖可能会利用发动机冷却散发的热量,其水温较高,暖风效果较好。而乘客舱制冷则利用机械压缩机驱动制冷剂回路,通过压力变化,和相变换热达到降温效果。而当前纯电动车空调系统,乘客舱采暖多采用电加热器作为热源,乘客舱制冷多采用电动压缩机驱动制冷剂回路。并由动力电池为其供电,功耗大,缩短了整车续驶里程。因此,前述车辆均需要两套独立的系统来实现对车辆乘客舱的空气调节。此种车辆空气调节系统的设计,集成度不高,效率较低且耗电大。因此,如何在保证供暖与制冷性能的同时,实现降低功耗,提升续驶里程是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开发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且控制简单的热泵系统。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且控制简单的用于车辆的热泵系统。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效且控制简单的热泵系统的电动汽车。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回路,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出气口、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第二换热器及压缩机进气口;制热回路,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出气口、第三换热器、第二节流元件、第一换热器及压缩机进气口;以及回热支路,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第三换热器、第三节流元件及压缩机进气口;其中,还包括回热换热器,其布置在第三换热器至第二节流元件的管路区段与第三节流元件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回路,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出气口、第一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第二换热器及压缩机进气口;制热回路,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出气口、第三换热器、第二节流元件、第一换热器及压缩机进气口;以及回热支路,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第三换热器、第三节流元件及压缩机进气口;其中,还包括回热换热器,其布置在第三换热器至第二节流元件的管路区段与第三节流元件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在管路上的流路切换组件,所述热泵系统通过所述流路切换组件来择一导通制冷回路或制热回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切换组件包括:第一截止阀,其布置在第一换热器及压缩机进气口之间;第二截止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及第一换热器之间;以及第三截止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及第三换热器之间;其中,在所述第一截止阀及第三截止阀断开,且所述第二截止阀导通时,所述制冷回路导通;而在所述第一截止阀及第三截止阀导通,且所述第二截止阀断开时,所述制热回路导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切换组件包括:第一截止阀,其布置在第一换热器及压缩机进气口之间;以及第一三通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第一换热器及第三换热器的连接交点处,且可以择一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一换热器的管路区段或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三换热器的管路区段;其中,在所述第一截止阀断开,且所述第一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一换热器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冷回路导通;而在所述第一截止阀导通,且所述第一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三换热器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热回路导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切换组件包括:第三截止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及第三换热器之间;以及第二三通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第一换热器及压缩机进气口的连接交点处,且可以择一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一换热器的管路区段或第一换热器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其中,在所述第三截止阀断开,且所述第二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一换热器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冷回路导通;而在所述第三截止阀导通,且所述第二三通阀切换至导通第一换热器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热回路导通。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路切换组件包括:第一三通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第一换热器及第三换热器的连接交点处,且可以择一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一换热器的管路区段或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三换热器的管路区段;以及第二三通阀,其布置在压缩机出气口、第一换热器及压缩机进气口的连接交点处,且可以择一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一换热器的管路区段或第一换热器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其中,在所述第一三通阀及第二三通阀均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一换热器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冷回路导通;而在所述第一三通阀切换至导通压缩机出气口至第三换热器的管路区段,且所述第二三通阀切换至导通第一换热器至压缩机进气口的管路区段时,所述制热回路导通。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和/或第二节流元件和/或第三节流元件为电子膨胀阀。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9.一种用于车辆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回路,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华,刘凤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