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泵平衡轴集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1404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机油泵平衡轴集成装置,通过设计一种齿轮结构,将机油泵跟平衡轴集成,利用机油泵的机油泵轴配合偏心齿轮和偏心平衡块,从而达到平衡轴的作用,减小发动机振动,并有效地将机油泵跟平衡轴集成到一起,节省空间、降低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解决发动机不平衡和空间小的问题,让发动机工作起来更加平稳、顺畅,还能够有效节省发动机装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油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油泵平衡轴集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油泵平衡轴集成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工作时,各运动零件均以一定的力作用在另一个零件上,并且发生高速的相对运动,有了相对运动,零件表面必然要产生摩擦,加速磨损。因此,为了减轻磨损,减小摩擦阻力,延长使用寿命,发动机上都必须有润滑系统,而润滑系统的核心就是机油泵。机油泵作用是将机油提高到一定压力后,强制地压送到发动机各零件的运动表面上。传统的机油泵均大多采用皮带或链条进行驱动,噪音较大。平衡轴技术是一项结构简单并且非常实用发动机技术,它可以有效减缓整车振动,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当发动机处在工作状态时,活塞的运动速度非常快,而且速度很不均匀。当活塞位于上下止点位置时,其速度为零,但在上下止点中间位置的速度则达到最高。由于活塞在气缸内做反复的高速直线运动,因此必然会在活塞、活塞销和连杆上产生较大的惯性力。虽然连杆上的配重可以有效地平衡这些惯性力,但却只有一部分运动质量参与直线运动,另一部分参与了旋转。因而除了上下止点位置外,其它惯性力并不能完全达到平衡状态,此时的发动机便产生了振动。为了消除这种振动,需要在发动机系统中引入平衡轴,通过平衡轴产生的反向振动力,使发动机获得良好的平衡效果,降低发动机振动。平衡轴和机油泵对于发动机均至关重要,现有的发动机之中平衡轴和机油泵均是分离的,分别通过两套传动系统与发动机曲轴连接,无法集成到一起,从而导致了发动机系统占用空间大,机油泵使用皮带或链条驱动,噪音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平衡轴和机油泵分别使用两套传动系统,占用空间大并且噪声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油泵平衡轴集成装置。本专利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机油泵平衡轴集成装置,包括发动机和设置于所述发动机内部的活塞,所述活塞与活塞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塞连杆通过曲柄连接机构与曲轴连接,所述活塞连杆通过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将所述活塞的做功转化为曲轴的转速,还包括机油泵轴,所述机油泵轴上设置有偏心齿轮以平衡曲轴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所述偏心齿轮通过中间齿轮与所述曲轴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机油泵轴上还设置有偏心块,所述偏心块的质心与所述偏心齿轮的质心相对于所述机油泵轴对称。进一步地,所述偏心齿轮与所述机油泵轴同心,所述偏心齿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端面以及轮齿;所述偏心齿轮还包括贯通所述两个端面的通孔,所述通孔均位于与质心相对的一侧。进一步地,还包括机油泵,所述机油泵包括泵壳以及与所述泵壳相面对的泵盖,所述泵壳与所述泵盖一起在它们之间限定了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相互间隔开的低压油区和高压油区;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的外转子和内转子,用于将机油从所述低压油区泵送至所述高压油区;贯穿所述泵壳和所述泵盖的所述机油泵轴用于驱动所述内转子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机油泵轴具有沿所述机油泵轴的轴线延伸且相互连接的驱动轴和随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泵壳可转动地连接,用于在外部动力源的驱动下绕所述轴线进行转动;所述随动轴与所述内转子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驱动轴连接成能够随所述驱动轴进行同步转动且允许相对于所述驱动轴沿所述轴线进行轴向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机油泵还包括具有质量块的惯性致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泵盖的外侧并能够由所述随动轴驱动进行转动,用于利用所述质量块在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迫使所述随动轴沿所述轴线朝着远离所述驱动轴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内转子沿所述轴线相对于所述外转子移动,从而改变所述内转子与所述外转子之间沿所述轴线的啮合长度。进一步地,所述机油泵轴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所述偏心齿轮靠近所述机油泵轴的第一端部,所述偏心块设置于所述机油泵轴的第二端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机油泵平衡轴集成装置,通过设计一种齿轮结构,将机油泵跟平衡轴集成,利用机油泵的机油泵轴配合偏心齿轮和偏心平衡块,从而达到平衡轴的作用,减小发动机振动,并有效地将机油泵跟平衡轴集成到一起,节省空间、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解决发动机不平衡和空间小的问题,让发动机工作起来更加平稳、顺畅,还能够有效节省发动机装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油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泵平衡轴集成装置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油泵轴作为平衡轴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油泵平衡轴集成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油泵剖视图。其中,1-机油泵轴,2-偏心齿轮,3-偏心块,4-中间齿轮,1(1)-驱动轴,1(2)-随动轴,10-导向板,11-质量块,12-摆臂,13-泵壳,14-外转子,15-内转子,16-推板,17-泵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油泵平衡轴集成装置,包括发动机和设置于所述发动机内部的活塞,所述活塞与活塞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塞连杆通过曲柄连接机构与曲轴连接,所述活塞连杆通过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将所述活塞的做功转化为曲轴的转速,如图1所示,还包括机油泵轴1,所述机油泵轴上设置有偏心齿轮2以平衡曲轴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所述偏心齿轮2通过中间齿轮4与所述曲轴连接。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机油泵轴1上还设置有偏心块3,所述偏心块3的质心与所述偏心齿轮2的质心相对于所述机油泵轴1对称。所述偏心齿轮2与所述机油泵轴1同心,所述偏心齿轮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端面以及轮齿;所述偏心齿轮2还包括贯通所述两个端面的通孔,所述通孔均位于与质心相对的一侧。具体地,所述机油泵轴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所述偏心齿轮靠近所述机油泵轴的第一端部,所述偏心块设置于所述机油泵轴的第二端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机油泵平衡轴集成装置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当发动机运行时,活塞的运动速度非常快,而且速度很不均匀。除了上下止点位置外,其它惯性力并不能完全达到平衡状态,此时的发动机便产生了振动。为了消除振动,图3中利用机油泵轴1配合偏心齿轮2和偏心平衡块3,从而达到平衡轴的作用。偏心齿轮2通过中间齿轮4与曲轴啮合,从而消除了活塞带给曲轴的不平衡量,减少发动机运行时的振动。利用机油泵轴1驱动机油泵5,从而实现了机油泵和平衡轴的有效集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所述机油泵平衡轴集成装置中机油泵轴1配合偏心齿轮2和偏心块3起到了平衡轴的作用,并且机油泵轴1通过中间齿轮4与曲轴连接,从而获取了来自曲轴的动力,将所述动力用于驱动机油泵的工作,通过机油泵轴的特殊设置将平衡轴与机油泵集成在一起,避免了现有的平衡轴和机油泵各自使用传动系统而造成的占用空间大和噪声大的缺陷。以具有节能省油等优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小排量三缸发动机节能为例,小排量三缸发动机产生的惯性力并不能完全达到平衡状态,此时的发动机便产生了振动,影响整车驾驶的舒适性,为了解决发动机产生的振动问题,需要加平衡轴进行消除。此外,发动机工作时,各运动零件均以一定的力作用在另一个零件上,并且发生高速的相对运动,有了相对运动,零件表面必然要产生摩擦,加速磨损。因此,为了减轻磨损,减小摩擦阻力,延长使用寿命,发动机上都必须有润滑系统。润滑系统的核心就是机油泵,机油泵作将机油提高到一定压力后,强制地压送到发动机各零件的运动表面上才能够起到润滑作用。现有的机油泵和平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机油泵平衡轴集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油泵平衡轴集成装置,包括发动机和设置于所述发动机内部的活塞,所述活塞与活塞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塞连杆通过曲柄连接机构与曲轴连接,所述活塞连杆通过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将所述活塞的做功转化为曲轴的转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油泵轴(1),所述机油泵轴(1)上设置有偏心齿轮(2)以平衡曲轴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所述偏心齿轮(2)通过中间齿轮(4)与所述曲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油泵平衡轴集成装置,包括发动机和设置于所述发动机内部的活塞,所述活塞与活塞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塞连杆通过曲柄连接机构与曲轴连接,所述活塞连杆通过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将所述活塞的做功转化为曲轴的转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油泵轴(1),所述机油泵轴(1)上设置有偏心齿轮(2)以平衡曲轴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所述偏心齿轮(2)通过中间齿轮(4)与所述曲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油泵平衡轴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泵轴(1)上还设置有偏心块(3),所述偏心块(3)的质心与所述偏心齿轮(2)的质心相对于所述机油泵轴(1)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油泵平衡轴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齿轮(2)与所述机油泵轴(1)同心,所述偏心齿轮(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端面以及轮齿;所述偏心齿轮还包括贯通所述两个端面的通孔,所述通孔均位于与质心相对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油泵平衡轴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油泵,所述机油泵包括泵壳以及与所述泵壳相面对的泵盖,所述泵壳与所述泵盖一起在它们之间限定了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相互间隔开的低压油区和高压油区;设置在所述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福喻祖银尹建东史程中潘建考沈源王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