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慢导热、高强度陶瓷制品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71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慢导热、高强度陶瓷制品,包括坯体和施于坯体表面的釉层,其坯体采用高岭土、硅藻土、硅灰石、镁质粘土、硅酸钠、硅酸钙、莫来石、石英、赤石脂、焦宝石为原料,将坯体各原料加水制成可塑性与粘性都较高的泥料,将泥料定型后得到的坯体,其致密度高,不易变形,热稳定性好,高温烧制不易开裂,其釉层采用高岭土、氧化硅、氧化铝、钠长石、石英、硅酸钠、硅酸钙、陶瓷纤维、玻璃纤维、硼砂为原料,将釉层各原料加水制得的釉水,其粘结性与附着度高,高温烧制后牢固附着于坯体之上得到陶瓷制品,其釉层致密,耐磨性强、热稳定性强、抗水性强。

A kind of ceramic products with slow heat conduction and high strength and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high strength ceramic products, including the body and glaze layer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blank body, the body by using kaolin, diatomite, wollastonite, magnesian clay, sodium silicate, calcium silicate, mullite, quartz, halloysite, bauxite as raw materials, the blank of the raw materials of water made of high plasticity and viscous mud, mud body will get finalized, its high density, easy to deformation, good thermal stability, high temperature burning not easy to crack, the glaze layer using kaolin, silicon oxide, aluminum oxide, sodium feldspar, quartz, sodium silicate, calcium silicate, ceramic fiber, glass fiber and borax as raw materials, the raw water will glaze glaze prepared by the adhesion and adhesion degree is high, the high temperature burn after firmly attached to the body get on top of ceramic products, the glaze layer of compact, high abrasion resistance, thermal stability Strong qualitative and strong water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慢导热、高强度陶瓷制品及其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制造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慢导热、高强度陶瓷制品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陶瓷制品的造型优美、手感光滑细腻、色彩清亮明丽且便于清洗,具有经受一定温差的急热骤冷变化不易炸裂的性能,它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缓慢,耐酸、碱、盐及大气中碳酸气侵蚀,不生锈老化,因此深受人们欢迎。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日用的餐具茶具、厨房卫浴用品,地板墙砖,还是陈设装饰品或工艺品,人们都喜欢使用陶瓷制品,而目前市场上的陶瓷产品大多强度较低,耐用性、耐磨性与抗水性较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提供一种慢导热、高强度陶瓷制品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慢导热、高强度陶瓷制品,其外表光滑明亮,手感细腻温润,其导热慢、强度高、耐磨损、耐高低温、抗水性强,同时具有一定的耐候性,制造成为餐具或茶具后,在盛放高温食物或茶水后,不会很快变得烫手,给人充足的时间将其进行移动,制造成为装修用陶瓷板或建筑用陶瓷砖,在用于地板、墙壁或墙体等装修后,具有卫生耐用、不易腐坏、不易长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慢导热、高强度陶瓷制品,包括坯体和施于坯体表面的釉层,所述坯体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高岭土30~40份、硅藻土25~30份、硅灰石25~30份、镁质粘土15~20份、硅酸钠15~18份、硅酸钙15~18份、莫来石12~18份、石英12~18份、赤石脂10~15份、焦宝石10~15份;所述釉层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高岭土15~20份、氧化硅15~25份、氧化铝10~15份、钠长石10~15份、石英8~12份、硅酸钠8~10份、硅酸钙8~10份、陶瓷纤维5~10份、玻璃纤维5~10份、硼砂1~2份。作为进优化,所述坯体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高岭土35份、硅藻土27份、硅灰石27份、镁质粘土18份、硅酸钠16份、硅酸钙17份、莫来石15份、石英16份、赤石脂13份、焦宝石12份;所述釉层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高岭土18份、氧化硅20份、氧化铝13份、钠长石12份、石英10份、硅酸钠9份、硅酸钙9份、陶瓷纤维7份、玻璃纤维8份、硼砂1.5份。本专利技术的坯体原料采用高岭土、硅藻土、硅灰石作为坯体的主料,将坯体原料混合后加水可制得可塑性强、致密度高的泥料,定型成为坯体后,不易变形、破损且易于进行上釉;镁质粘土增强坯体原料的可塑性,还能提高烧成陶瓷的热稳定性;硅酸钠、硅酸钙提升烧成陶瓷的热阻,从而降低烧成陶瓷的导热性;莫来石提高烧成陶瓷的耐热与耐冷特性,还能减小烧成陶瓷的导热系数;石英使定型的坯体不易变形,还能增加其强度,减少烧制过程中坯体的形变,提高成品率,增加烧成陶瓷的硬度与耐磨性;赤石脂吸水性强,可增加坯体的可塑性与定型后的稳定性,还使坯体的光泽更加细腻温润;焦宝石提高坯体的致密度与烧结性,提高烧成陶瓷制品的硬度与热稳定性;上述所有坯体原料结合后,加水制得可塑性强、粘度高的坯体泥料,将泥料定型后制得的坯体导热慢、强度高、不易变形,且具备一定的耐磨性、热稳定性与抗水性。本专利技术的釉层原料采用高岭土、氧化硅作为釉层原料的主要原料,将釉层原料加水制成釉水后,高岭土使釉水具备粘结性与附着性,氧化硅使釉水中各原料均匀分散,不易沉降,增加釉水在坯体上的附着度,还使烧成陶瓷的釉层具备一定的耐磨性、强度、韧性与热稳定性;氧化铝与氧化硅结合后,提升釉水中合原料的分散性,提高烧成陶瓷的致密度、强度、耐磨性与光泽度;钠长石在高温烧制过程中提高釉层的熔融流动性,有助于釉层原料均匀覆于坯体表面,还能提升烧成陶瓷的光泽,提高其品质;石英增加烧成陶瓷釉层的强度、硬度与耐磨性;硅酸钠、硅酸钙降低烧成陶瓷的导热性,还能提升烧成陶瓷的耐磨性与耐候性。增加其使用寿命;陶瓷纤维提高釉层的耐磨性,提高烧成陶瓷制品的强度与热稳定性;玻璃纤维提高釉层在高温烧制陶瓷过程中的熔融流动性,避免釉层开裂,还能提高烧成陶瓷的强度、耐候性与光泽度,降低烧成陶瓷的导热性;硼砂使釉层不易脱落,并提高其的透明度及耐热性能,且硼砂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使烧成的陶瓷制品卫生健康;上述所有釉层原料结合后,加水制得粘结性强、附着度高的釉水,采用釉水对坯体进行上釉后,在一定的高温条件下烧制得到导热慢、强度高、热稳定性好且耐磨、抗水的陶瓷制品。作为优选,所述釉层原料中的氧化硅、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为纳米级,纳米级的氧化硅、氧化铝的比表面积大、活性高,可使釉层原料更加均匀的分散,不易沉降。作为优化,所述坯体原料还包括5~8份的负离子粉,负离子粉具有高效抗菌杀菌功效,特别是在纳米级的氧化硅、氧化铝的吸附作用下,其抗菌性得以提升。作为优化,所述坯体原料还包括10~18份的陶土,陶土可提升坯体原料的可塑性,提升烧成陶瓷制品的耐热与耐冷性能,当制造成为陶瓷板或陶瓷砖并用于家装或建筑,在坯体原料中加入陶土则可以提升其耐候性与耐腐蚀性,增加其使用寿命。作为优化,釉层原料中还包括5~15份的颜料,所述颜料为市面上可得的无毒釉层颜料即可,可以是铜金粉、氧化铁红颜料、氧化猛颜料、钴蓝颜料、钴绿颜料等等,制得不同颜色的陶瓷制品可满足不同喜好人们的需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造慢导热、高强度陶瓷制品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重量份依次称取各原料,备用;步骤2:将坯体原料混合后加入占其总重量1~2倍的水,然后以200~220r/min的速率球磨0.5~3小时并过400~800目筛,接着以120~200r/min的速率进行练泥1~5小时后,调节其含水率为35~40%得到泥料,之后将泥料定型得到粗坯体,将粗坯体进行利坯后得到坯体;步骤3:将釉层原料混合后加入占其总重量2~3倍的水,然后以120~150r/min的速率球磨2~5小时并过800~1000目筛,之后在0.1~0.5MPa的真空度下进行真空除泡3~10分钟,最后调节其含水率为55~60%,即得到釉水;步骤4:采用步骤3中得到的釉水对步骤2中得到的坯体进行上釉,其上釉的厚度为0.2~3mm,最后在1100~1350℃的条件下进行高温烧制4~12小时,即得到慢导热、高强度陶瓷制品。作为优化,所述步骤4中,将利坯得到的坯体在600~900℃的条件下素烧8~10小时后再进行上釉。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4中,将利坯得到的坯体进行素烧的温度曲线为:先以1~5℃/min的速率升温至65~75℃,保温30~60分钟,接着以5~10℃/min的速率升温至600~900℃,保温8~10小时后以2~5℃/min的速率降温至常温。作为另一优化,根据烧面陶瓷制品的不同用途与需求,在所述步骤4中的上釉过程中,可对坯体进行双面上釉,也可对坯体进行单面上釉,例如,将陶瓷制品制作成为慢导热、高强度陶瓷制品、陶瓷盘等日用餐具,则需进行双面上釉,使釉层将坯体进行完全的保护,若将陶瓷制品制作为用于家装的陶瓷地板或墙板,则采用单面上釉即可,采用双面上釉,会使陶瓷板的厚度过高,使家里的空间相对变小。作为优化,将上釉后的坯体进行高温烧制的温度曲线为:以1~2℃/min的速率升温至1100~1350℃,保温4~12小时后以0.1~1℃/min的速率降温至常温。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慢导热、高强度陶瓷制品,包括坯体和施于坯体表面的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坯体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高岭土30~40份、硅藻土25~30份、硅灰石25~30份、镁质粘土15~20份、硅酸钠15~18份、硅酸钙15~18份、莫来石12~18份、石英12~18份、赤石脂10~15份、焦宝石10~15份;所述釉层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高岭土15~20份、氧化硅15~25份、氧化铝10~15份、钠长石10~15份、石英8~12份、硅酸钠8~10份、硅酸钙8~10份、陶瓷纤维5~10份、玻璃纤维5~10份、硼砂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慢导热、高强度陶瓷制品,包括坯体和施于坯体表面的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坯体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高岭土30~40份、硅藻土25~30份、硅灰石25~30份、镁质粘土15~20份、硅酸钠15~18份、硅酸钙15~18份、莫来石12~18份、石英12~18份、赤石脂10~15份、焦宝石10~15份;所述釉层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高岭土15~20份、氧化硅15~25份、氧化铝10~15份、钠长石10~15份、石英8~12份、硅酸钠8~10份、硅酸钙8~10份、陶瓷纤维5~10份、玻璃纤维5~10份、硼砂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慢导热、高强度陶瓷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坯体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高岭土35份、硅藻土27份、硅灰石27份、镁质粘土18份、硅酸钠16份、硅酸钙17份、莫来石15份、石英16份、赤石脂13份、焦宝石12份;所述釉层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高岭土18份、氧化硅20份、氧化铝13份、钠长石12份、石英10份、硅酸钠9份、硅酸钙9份、陶瓷纤维7份、玻璃纤维8份、硼砂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慢导热、高强度陶瓷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坯体原料还包括10~18份的陶土。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慢导热、高强度陶瓷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釉层原料中的氧化硅、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为纳米级。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慢导热、高强度陶瓷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坯体原料还包括5~8份的负离子粉。6.一种制造所述权利要求1至5所述慢导热、高强度陶瓷制品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重量份依次称取各原料,备用;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罡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县嘉威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