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回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571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回油结构,包括缸体主油道和框架,所述框架内部安装有缸体,所述缸体主油道下侧固定有润滑油滤清器,所述润滑油滤清器左侧上端表面安装有油压传感器,所述润滑油滤清器左端连接有回油管道,所述回油管道上表面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润滑油滤清器下端连接的润滑油管道上表面固定有润滑油泵,所述润滑油滤清器下侧安装有油底壳,所述缸体左侧表面固定有接头,所述接头左上端表面固定有接头压板,所述接头压板左侧下表面安装有螺栓。该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回油结构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实用性强,结构紧凑,回油管不易脱落,安全可靠,且回油的效率高,节能环保,可大力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回油结构
本技术属于回油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回油结构。
技术介绍
节能减排一直是汽车发动机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方向,而润滑油作为汽车的血液自然也要跟随发动机的不断发展而提升或改变自身的性能。这是一个不断升级和淘汰的过程,新技术的诞生倒逼油品性能的提高,旧规格油品自然也就不断被淘汰。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摩擦,而通过润滑油中加入减摩剂,可以有效减少发动机的磨损,在越来越长的时期内技术的发展相对稳定,因此润滑油适用的范围和时间也都越来越广泛,因此要对润滑油进行回油和循环利用。而目前市场上的润滑油回油结构技术还不够完善和成熟,还有某些缺点和不足,比如回油过程中结构不够密封,润滑油容易泄露,回油的效率低下,结构比较复杂,这都不适合用在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回收,因此寻求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回油结构成为目前主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回油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回油结构,包括缸体主油道和框架,所述框架内部安装有缸体,所述缸体主油道下侧固定有润滑油滤清器,所述润滑油滤清器左侧上端表面安装有油压传感器,所述润滑油滤清器左端连接有回油管道,所述回油管道上表面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润滑油滤清器下端连接的润滑油管道上表面固定有润滑油泵,所述润滑油滤清器下侧安装有油底壳,所述缸体左侧表面固定有接头,所述接头左上端表面固定有接头压板,所述接头压板左侧下表面安装有螺栓。优选的,所述接头下端安装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密封圈包括上密封圈、斜式密封圈、下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端固定有上密封圈,所述上密封圈下侧固定有下密封圈。优选的,所述上密封圈与下密封圈之间固定有斜式密封圈。优选的,所述框架两侧边框表面安装有框架回油孔,且框架回油孔是等距离排列在框架表面上。优选的,所述油底壳下端表面安装有油底壳油槽。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回油结构通过在接头下端安装有密封圈,其优点是接头和缸体主油道连接时,密封圈既能保证了管道的密封,又能使润滑油在回油中不会脱落,密封圈上端固定有上密封圈,上密封圈下侧固定有下密封圈,上密封圈与下密封圈之间固定有斜式密封圈,其斜式密封圈的坡度为10度-40度之间,而上密封圈与下密封圈内侧面上安装有螺纹,可有效防止回油结构外部的其他杂质进入润滑油管道中,保证了回油过程不会受到污染,框架两侧边框表面安装有框架回油孔,且框架回油孔是等距离排列在框架表面上,其优点是多个框架回油孔可提高润滑油的回油效率,油底壳下端表面安装有油底壳油槽,而油底壳油槽可将框架回油孔中的润滑油和润滑油滤清器的油进行收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性连接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框架、2框架回油孔、3缸体、4缸体主油道、5接头压板、6接头、7油压传感器、8润滑油滤清器、9螺栓、10密封圈、101上密封圈、102斜式密封圈、103下密封圈、11润滑油泵、12电磁阀、13回油管道、14油底壳油槽、15油底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回油结构,包括缸体主油道4和框架1,所述框架1内部安装有缸体3,其缸体3的功能是保护其内部回油结构不受到损坏,所述缸体主油道4下侧固定有润滑油滤清器8,其润滑油滤清器8的功能是对润滑油进行过滤,使其润滑油重新过滤而循环使用,所述润滑油滤清器8左侧上端表面安装有油压传感器7,其油压传感器7的功能是感受到润滑油在管道中的压力,所述润滑油滤清器8左端连接有回油管道13,其回油管道13是对润滑油滤清器8过滤后的润滑油进行回油,从而进入油底壳油槽14进行收集,所述回油管道13上表面安装有电磁阀12,其电磁阀12的功能是对润滑油的油量控制和控制回油速度和方向,所述润滑油滤清器8下端连接的润滑油管道上表面固定有润滑油泵11,其润滑油泵11的功能是控制润滑油进行快速的输送到油底壳15中的油底壳油槽14,所述润滑油滤清器8下侧安装有油底壳15,其油底壳15的功能是密封和保护油底壳油槽14,所述缸体3左侧表面固定有接头6,其接头6的功能是连接缸体主油道4,用于润滑油的回油,所述接头6左上端表面固定有接头压板5,其接头压板5的功能是固定接头6的位置不会移动,从而保证回油过程不会出现润滑油泄漏,所述接头压板5左侧下表面安装有螺栓9,而螺栓9则是对接头压板5进行紧固,保证结构的紧凑性,其油压传感器7、润滑油滤清器8、润滑油泵11、电磁阀12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其优点是可提高润滑油回油的效率和便于操作。请参阅图2,图2为本技术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密封圈10包括上密封圈101、斜式密封圈102、下密封圈103,所述密封圈10上端固定有上密封圈101,所述上密封圈101下侧固定有下密封圈103,所述上密封圈101与下密封圈103之间固定有斜式密封圈102,密封圈10既能保证了管道的密封,又能使润滑油在回油中不会脱落,斜式密封圈102的坡度为10度-40度之间,而上密封圈101与下密封圈103内侧面上安装有螺纹,可有效防止回油结构外部的其他杂质进入润滑油管道中,保证了回油过程不会受到污染。工作过程:当润滑油进行回收时,其框架1两侧边框表面的多个框架回油孔2,可加快润滑油的回油速度,而润滑油滤清器8对润滑油进行过滤,然后过滤后的润滑油进入回油管道13,从而进入到油底壳15中的油底壳油槽14,接头6与缸体主油道4连接时,其缸体主油道4中的油可顺利进入回油管中,最终达到对润滑油的回油。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回油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回油结构,包括缸体主油道(4)和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内部安装有缸体(3),所述缸体主油道(4)下侧固定有润滑油滤清器(8),所述润滑油滤清器(8)左侧上端表面安装有油压传感器(7),所述润滑油滤清器(8)左端连接有回油管道(13),所述回油管道(13)上表面安装有电磁阀(12),所述润滑油滤清器(8)下端连接的润滑油管道上表面固定有润滑油泵(11),所述润滑油滤清器(8)下侧安装有油底壳(15),所述缸体(3)左侧表面固定有接头(6),所述接头(6)左上端表面固定有接头压板(5),所述接头压板(5)左侧下表面安装有螺栓(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回油结构,包括缸体主油道(4)和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内部安装有缸体(3),所述缸体主油道(4)下侧固定有润滑油滤清器(8),所述润滑油滤清器(8)左侧上端表面安装有油压传感器(7),所述润滑油滤清器(8)左端连接有回油管道(13),所述回油管道(13)上表面安装有电磁阀(12),所述润滑油滤清器(8)下端连接的润滑油管道上表面固定有润滑油泵(11),所述润滑油滤清器(8)下侧安装有油底壳(15),所述缸体(3)左侧表面固定有接头(6),所述接头(6)左上端表面固定有接头压板(5),所述接头压板(5)左侧下表面安装有螺栓(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6)下端安装有密封圈(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占峰吴燕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泰克斯特高级润滑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