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分拆模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450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分拆模壳,包括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所述第一外模板的内壁上下两端均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外模板通过卡块与卡槽相连,所述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的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内模板和第二内模板,所述第一内模板通过支撑杆与第二外模板相连,所述第二内模板的外侧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通过连接架与第二内模板相连,所述支撑座的右侧外壁安装有转接座,所述转接座的内腔安装有转盘,所述转接座的右侧安装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通过转杆与转盘相连,所述转杆贯穿转接座的右侧外壁。该组合式分拆模壳,通过第一内模板、第二内模板和转接座的配合,从而实现对模壳间距的调节,更加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分拆模壳
本技术涉及建筑用模壳
,具体为一种组合式分拆模壳。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建筑技术的发展,城市中砖混结构的多层房屋逐渐被大跨度高层建筑取代,而遇到板厚较大的平板时,如仍延用旧的施工工艺,将会导致楼板笨重,混凝土和钢材用量较大,造价不经济,例如专利号为201620046494.1的专利,包括底模和侧模,底模水平放置,侧模通过可拆卸式内衬板组装于底模的四周,相邻侧模之间通过分拆结构连接,该专利虽然一定程度的方便了模壳的拆卸,但对模壳间距的调节不便,不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分拆模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分拆模壳,包括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所述第一外模板的内壁上下两端均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外模板通过卡块与卡槽相连,所述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的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内模板和第二内模板,所述第一内模板通过支撑杆与第二外模板相连,所述第二内模板的外侧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通过连接架与第二内模板相连,所述支撑座的右侧外壁安装有转接座,所述转接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组合式分拆模壳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分拆模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模板(1)和第二外模板(2),所述第一外模板(1)的内壁上下两端均设有卡槽(15),所述第二外模板(2)通过卡块(16)与卡槽(15)相连,所述第一外模板(1)和第二外模板(2)的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内模板(3)和第二内模板(5),所述第一内模板(3)通过支撑杆(4)与第二外模板(2)相连,所述第二内模板(5)的外侧安装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通过连接架(7)与第二内模板(5)相连,所述支撑座(6)的右侧外壁安装有转接座(8),所述转接座(8)的内腔安装有转盘(9),所述转接座(8)的右侧安装有转动板(10),所述转动板(10)通过转杆(11)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分拆模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模板(1)和第二外模板(2),所述第一外模板(1)的内壁上下两端均设有卡槽(15),所述第二外模板(2)通过卡块(16)与卡槽(15)相连,所述第一外模板(1)和第二外模板(2)的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内模板(3)和第二内模板(5),所述第一内模板(3)通过支撑杆(4)与第二外模板(2)相连,所述第二内模板(5)的外侧安装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通过连接架(7)与第二内模板(5)相连,所述支撑座(6)的右侧外壁安装有转接座(8),所述转接座(8)的内腔安装有转盘(9),所述转接座(8)的右侧安装有转动板(10),所述转动板(10)通过转杆(11)与转盘(9)相连,所述转杆(11)贯穿转接座(8)的右侧外壁,所述转杆(11)与转接座(8)的连接处安装有轴承(12),所述第一外模板(1)的外侧设有堵板(14),所述转动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增威白东方邱童魏强刘迎新于兆磊贾杨王宝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