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能装置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0389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吸能装置及汽车。其中,吸能装置包括:吸能部,在所述吸能部的部分外表面上凸出地设有易断裂脱落的齿部;导向缸,所述吸能部未设有齿部的部分与所述导向缸的内孔配合;所述吸能部在齿部受到所述导向缸的阻挡断裂脱落后能够沿所述导向缸的内孔进入所述导向缸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利用在齿部发生断裂的过程中会耗散能量,从而吸收大量的能量,可以不需要在纵梁上设置吸能结构,而仅通过吸能装置就达到吸能的效果,这样对于不同车型,有利于实现纵梁设计的标准化,简化车身的设计过程。

Energy absorption device and car

An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nergy absorption device and a car. Among them, the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includes energy absorption, the energy absorbing portion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a convex tooth part is easy to break off; with the guide cylinder, suction can not provided with a tooth part and the guide cylinder bore; the energy absorption by the off the guide cylinder block breaks can be oriented along the inner hole of the cylinder into the guide cylinder in a tooth.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uses the energy dissi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fracture of gear, so as to absorb a large amount of energy, may not need the energy absorbing structure is arranged in the longitudinal, and only through the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can achieve energy absorbing effect, so for different models, is conducive to the realization of longitudinal beam design standardization, simplification the design process of automobile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能装置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吸能装置及汽车。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现在大多数汽车都设置有防撞梁,防撞梁通过吸能盒与汽车纵梁连接,在汽车发生正面高速碰撞时,首先通过具有足够强度的防撞梁来抵抗撞击的能量,然后通过防撞梁后端的吸能盒和前纵梁的溃缩引导区域利用金属的变型对碰撞产生的能量做进一步吸收,最后再将剩余的能量向后传递,这样设计的目的可以降低碰撞的加速度,减小碰撞过程人体所受到的冲击。在汽车发生正面高速碰撞时,由于吸能盒的吸能作用有限,汽车的前纵梁仍然是起到吸收碰撞能量作用的主要结构,汽车前纵梁主要是通过溃缩引导区域的压溃变形和弯曲变形来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通常对于不同车型,前纵梁吸能结构的设计要求也不同,导致前纵梁的结构也不相同,由此造成前纵梁的设计很难实现标准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能装置及汽车,有利于实现纵梁设计的标准化。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吸能装置,包括:吸能部,在所述吸能部的部分外表面上凸出地设有易断裂脱落的齿部;导向缸,所述吸能部未设有齿部的部分与所述导向缸的内孔配合;所述吸能部在齿部受到所述导向缸的阻挡断裂脱落后能够沿所述导向缸的内孔进入所述导向缸中。在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吸能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吸能部包括:吸能杆,在所述吸能杆杆体的部分外表面上凸出地设有易断裂脱落的齿部;吸能缸,在所述吸能缸缸体的部分外表面上凸出地设有易断裂脱落的齿部;其中,所述吸能杆未设有齿部的杆体与所述吸能缸的内孔配合,所述吸能杆在齿部受到所述吸能缸的阻挡断裂脱落后能够沿所述吸能缸的内孔进入所述吸能缸中;所述吸能缸未设有齿部的缸体与所述导向缸的内孔配合,所述吸能缸在齿部受到所述导向缸的阻挡断裂脱落后能够沿所述导向缸的内孔进入所述导向缸中。在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吸能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端盖,设置于所述吸能缸未与所述导向缸的内孔配合的一端;导向板,设置于所述导向缸缸体的外表面上,在所述导向板上设有导向孔;导向杆,围绕所述吸能缸设置,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端盖固定,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孔,并能够沿所述导向孔滑动。在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吸能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端盖,设置于所述吸能部未与所述导向缸的内孔配合的一端;导向板,设置于所述导向缸缸体的外表面上,在所述导向板上设有导向孔;导向杆,围绕所述吸能部设置,所述导向部的一端与所述端盖固定,所述导向部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孔,并能够沿所述导向孔滑动。在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吸能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块,设置于所述吸能部未与所述导向缸的内孔配合的一端;安装底座,设置于所述导向缸未与所述吸能部配合的一端。在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吸能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齿部为螺纹。在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吸能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螺纹为三角形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和锯齿形螺纹中的至少一种。在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吸能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齿部为一组沿轴向间隔设置的凸台。在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吸能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齿部为一组沿轴向间隔设置且成螺旋状排列的凸齿。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吸能装置,其中,所述吸能装置的吸能部与所述汽车的防撞梁连接,所述吸能装置的导向缸与所述汽车纵梁连接。在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汽车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缸安装于所述汽车纵梁中。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能装置及汽车,通过在吸能部的部分外表面上凸出地设置易断裂脱落的齿部,利用吸能部未设置齿部的部分与导向缸的内孔配合,在吸能部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吸能部上的齿部会受到导向缸的阻挡在齿根部分发生断裂,从吸能部上脱落,使吸能部沿导向缸的内孔进入导向缸中,由于在齿部发生断裂的过程中会耗散能量,从而可以吸收大量的能量,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不需要在纵梁上设置吸能结构,仅通过吸能装置就可以达到吸能的效果,这样对于不同车型,有利于实现纵梁设计的标准化,简化车身的设计过程。附图说明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吸能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吸能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吸能装置沿图2中A-A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吸能装置沿图2中B-B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吸能装置在图3中C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零部件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吸能装置包括:吸能部和导向缸,其中,在吸能部的部分外表面上凸出地设有易断裂脱落的齿部,吸能部未设有齿部的部分与导向缸的内孔配合,吸能部在齿部受到导向缸的阻挡断裂脱落后能够沿导向缸的内孔进入导向缸中。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能装置,通过在吸能部的部分外表面上凸出地设置易断裂脱落的齿部,利用吸能部未设置齿部的部分与导向缸的内孔配合,在吸能部受到较大的冲击力时,吸能部上的齿部会受到导向缸的阻挡在齿根部分发生断裂,从吸能部上脱落,使吸能部沿导向缸的内孔进入导向缸中,由于在齿部发生断裂的过程中会耗散能量,从而可以吸收大量的能量,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不需要在纵梁上设置吸能结构,仅通过吸能装置就可以达到吸能的效果,这样对于不同车型,有利于实现纵梁设计的标准化,简化车身的设计过程。如图1至图5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吸能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吸能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吸能装置沿图2中A-A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吸能装置沿图2中B-B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吸能装置在图3中C部分的放大图。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吸能部包括:吸能杆101和吸能缸103,在吸能杆101杆体的部分外表面上凸出地设有易断裂脱落的齿部101a,吸能杆101未设有齿部101a的杆体与吸能缸103的内孔103b配合,在吸能缸103缸体的部分外表面上凸出地设有易断裂脱落的齿部103a,吸能缸103未设有齿部103a的缸体与导向缸102的内孔102b配合,其中,吸能杆101在齿部101a受到吸能缸103的阻挡断裂脱落后能够沿吸能缸103的内孔103b进入吸能缸103中,吸能缸103在齿部103a受到导向缸102的阻挡断裂脱落后能够沿导向缸102的内孔102b进入导向缸102中。在具体使用时,将本实施例的吸能装置安装于汽车纵梁与防撞梁之间,其中吸能杆101与防撞梁连接,导向缸102与汽车纵梁连接,在汽车发生正面高速碰撞时,吸能杆101会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吸能装置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能部,在所述吸能部的部分外表面上凸出地设有易断裂脱落的齿部;导向缸,所述吸能部未设有齿部的部分与所述导向缸的内孔配合;所述吸能部在齿部受到所述导向缸的阻挡断裂脱落后能够沿所述导向缸的内孔进入所述导向缸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能部,在所述吸能部的部分外表面上凸出地设有易断裂脱落的齿部;导向缸,所述吸能部未设有齿部的部分与所述导向缸的内孔配合;所述吸能部在齿部受到所述导向缸的阻挡断裂脱落后能够沿所述导向缸的内孔进入所述导向缸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部包括:吸能杆,在所述吸能杆杆体的部分外表面上凸出地设有易断裂脱落的齿部;吸能缸,在所述吸能缸缸体的部分外表面上凸出地设有易断裂脱落的齿部;其中,所述吸能杆未设有齿部的杆体与所述吸能缸的内孔配合,所述吸能杆在齿部受到所述吸能缸的阻挡断裂脱落后能够沿所述吸能缸的内孔进入所述吸能缸中;所述吸能缸未设有齿部的缸体与所述导向缸的内孔配合,所述吸能缸在齿部受到所述导向缸的阻挡断裂脱落后能够沿所述导向缸的内孔进入所述导向缸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端盖,设置于所述吸能缸未与所述导向缸的内孔配合的一端;导向板,设置于所述导向缸缸体的外表面上,在所述导向板上设有导向孔;导向杆,围绕所述吸能缸设置,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端盖固定,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孔,并能够沿所述导向孔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庆
申请(专利权)人: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