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线束固定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9787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线束固定结构及汽车,其中汽车线束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盒体,盒体包括:底板,分别设置于底板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上分别设置有依次排列的卡扣;与盒体配合的盒盖,盒盖包括:与底板平行设置的连接板,以及设置于连接板的相对两侧、与卡扣配合的扣孔,扣孔在连接板的两侧均依次排列;通过卡扣与扣孔的对位匹配,盒体与盒盖组装形成一容纳线束的容置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线束固定结构可以在实现牢靠固定线束的基础上,减小占用空间和由于线束中段晃动导致的与周边零件干涉的风险。

A car harness fixed structure and ca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ire harness fixing structure and automobile, the automobile wire harness fixing structure comprises a fixed box body on the body, the box body comprises a base plate, a first and second side plat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bottom plate, a first side plate, second side plat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buckle and orderly; the box cover, the box body comprises a cover matched connecting plate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with the bottom plate, and i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plate of the opposite sides, and snap fit the fastening holes on both sides are arranged along the buckle hole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the buckle and the buckle hole alignment matching, a box body and a box cover assembly to form a containing wire harness accommodation space. The wiring harness fixing structur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can reduce the occupied space and the risk of interference with the surrounding parts caused by the middle part of the wire harness based on the reliable fixed wiring har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线束固定结构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线束固定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线束固定盒是汽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常见于机舱内部,起到约束和固定线束的作用,并可以保护线束不受摩擦、晃动带来的干涉影响,而且外表美观、整洁。传统的线束固定方式存在如下的缺陷:一)装配后无法定位牢靠,尤其是线束中段易出现晃动,从而易发生与周边件干涉的风险。二)装配完成后固定不牢,易脱落;三)无法把线束约束完全,如果有散落的线束则可能会造成与其他部件的干涉。上述缺陷致使普通线束固定盒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类失效问题,并且可靠性低、易影响周边件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线束固定结构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线束固定盒由于存在装配后无法定位牢靠、无法完全约束线束的缺陷,导致线束固定盒可靠性低、易影响周边件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线束固定结构,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盒体,所述盒体包括:底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上分别设置有依次排列的卡扣;与所述盒体配合的盒盖,所述盒盖包括:与所述底板平行设置的连接板,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两侧、与所述卡扣配合的扣孔,所述扣孔在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均依次排列;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扣孔的对位匹配,所述盒体与所述盒盖组装形成一容纳线束的容置空间。可选的,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结构,所述底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均与所述底板一体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通过第一连接螺栓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车身上第一定位孔的配合,第二连接螺栓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车身上第二定位孔的配合,所述盒体固定在车身上;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径。可选的,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均与所述底板一体连接,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中部,且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底板的重合距离小于所述底板的长度。可选的,在第一方向上,所述连接板的延伸长度等于所述第一侧板或者所述第二侧板的延伸长度;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底板的重合方向。可选的,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均呈预设弯折角度;相应的所述连接板呈预设弯折角度。可选的,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外壁上形成依次排列的多个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形成所述卡扣。可选的,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多个固定板,相邻所述固定板之间存在间隔距离,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结构匹配的通孔,所述通孔形成所述扣孔。可选的,所述容置空间为两端开口、容纳线束的传输通道。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线束固定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盒体的侧板上设置依次排列的卡扣,在盒盖上设置与卡扣配合的且依次排列的扣孔,在卡扣与扣孔配合时,盒体与盒盖组装形成一容纳线束的容置空间,在实现牢靠固定线束、对线束进行引导的基础上,同时减小线束占用空间和由于线束中段的晃动而导致的线束与周边零件干涉的风险。进一步的,通过连接螺栓与盒体上的安装孔、机舱内对应位置的定位孔的匹配,使得盒体能有更准确的定位,防止盒体相对于设计位置的变化;同时,也能承受部分线束的重量,从而进一步增加盒体固定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线束固定结构示意图一;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线束固定结构示意图二;图3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线束固定结构示意图三;图4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线束固定结构示意图四;图5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线束固定结构示意图五;图6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线束固定结构与车身、线束配合示意图。其中图中:1、盒体;11、底板;12、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卡扣;2、盒盖;21、连接板;22、固定板;23、扣孔;3、第一安装结构;31、第一板体;32、第一安装板;33、第一安装孔;4、第二安装结构;41、第二板体;42、第二安装板;43、第二安装孔;5、车身;6、线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线束固定结构,如图1~图6所示,包括:固定在车身5上的盒体1,盒体1包括:底板11,分别设置于底板11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上分别设置有依次排列的卡扣14;与盒体1配合的盒盖2,盒盖2包括:与底板11平行设置的连接板21,以及设置于连接板21的相对两侧、与卡扣14配合的扣孔23,扣孔23在连接板21的两侧均依次排列;通过卡扣14与扣孔23的对位匹配,盒体1与盒盖2组装形成一容纳线束6的容置空间。具体的,盒体1的底板11固定在车身5机舱内的对应位置,盒盖2的连接板21与底板11平行设置,在盒体1与盒盖2配合时,与底板11一体连接的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上的卡扣14与连接板21上设置的扣孔23对位匹配,实现盒体1与盒盖2的组装。盒体1与盒盖2组装后可形成一容置空间,其中所形成的容置空间为两端开口、容纳线束6的传输通道。线束6通过一开口进入容置空间内,并通过另一开口导出容置空间。所形成的容置空间的高度等于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的高度,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对称设置于底板11的相对两侧,且与底板11一体成型。卡扣14与扣孔23对位卡接配合后,盒体1与盒盖2可实现连接,为了保证盒体1与盒盖2连接的牢固性,可以在盒体1与盒盖2配合后,在盒体1与盒盖2的外表面设置胶带用于二次紧固,保证盒体1与盒盖2扣合紧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卡扣14与扣孔23的数量均为多个,且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上设置的卡扣14的数量相同。在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上,卡扣14依次排列,相邻卡扣14之间存在间隔距离,且任意两个相邻卡扣14之间间隔的距离不固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来设置相邻卡扣14之间的距离。在本技术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底板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结构3,底板1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结构4,第一安装结构3、第二安装结构4均与底板11一体连接。第一安装结构3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3,第二安装结构4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43,通过第一连接螺栓与第一安装孔33、车身上第一定位孔的配合,第二连接螺栓与第二安装孔43、车身上第二定位孔的配合,盒体1固定在车身上;其中第一安装孔33的孔径大于第二安装孔43的孔径。盒体1还包括与底板11一体连接的、设置于底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线束固定结构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盒体,所述盒体包括:底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上分别设置有依次排列的卡扣;与所述盒体配合的盒盖,所述盒盖包括:与所述底板平行设置的连接板,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两侧、与所述卡扣配合的扣孔,所述扣孔在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均依次排列;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扣孔的对位匹配,所述盒体与所述盒盖组装形成一容纳线束的容置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车身上的盒体,所述盒体包括:底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相对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上分别设置有依次排列的卡扣;与所述盒体配合的盒盖,所述盒盖包括:与所述底板平行设置的连接板,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两侧、与所述卡扣配合的扣孔,所述扣孔在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均依次排列;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扣孔的对位匹配,所述盒体与所述盒盖组装形成一容纳线束的容置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结构,所述底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安装结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均与所述底板一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通过第一连接螺栓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车身上第一定位孔的配合,第二连接螺栓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车身上第二定位孔的配合,所述盒体固定在车身上;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龙邹振宽王青斌陈梦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