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铰链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0918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杆铰链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连杆铰链结构包括主连杆组件和副连杆组件,主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第三连杆铰接,第四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第三连杆铰接,副连杆组件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中的至少一个上,副连杆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根据本技术的连杆铰链结构,通过设置副连杆组件,有利于加强连杆铰链结构的强度,即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或第四连杆发生断裂的情况下,副连杆组件可以保持连杆铰链结构的灵活性,进而保证汽车的车门或前盖仍然可以进行打开和关闭,从而提升汽车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杆铰链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1、车辆安装发动机或者电动机等部件的舱体通常设置在车头部位,成为前舱或者发动机舱,前舱上设有用于保护舱体以及保证启动效果的前舱盖。目前,前舱盖是通过铰链连接在车体上,在维修时便于打开前舱盖,常用的铰链主要有合页式的单轴铰链以及四连杆式的多轴铰链。随着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汽车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其中最简单有效的手段之一便是增加被动安全。

2、铰链作为前舱盖与车身之间力的一条主要传递路径,需要有足够的强度来抵抗恶劣工况下的破坏,以免影响前舱盖正常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连杆铰链结构,所述连杆铰链结构可以提升汽车前舱盖与车身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升汽车的安全性。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杆铰链结构,所述连杆铰链结构包括主连杆组件和副连杆组件,所述主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杆铰链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铰链结构(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铰链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连杆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1)上,所述第一连杆(1)、所述第二连杆(2)之间、所述第一连杆(1)和所述第一杆体(5)之间均通过第一转轴(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所述第四连杆(4)之间、所述第一连杆(1)和所述第二杆体(6)之间均通过第二转轴(8)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铰链结构(100),其特征在于,相铰接后的所述第一杆体(5)和所述第二杆体(6)的长度和等于所述第一连杆(1)的长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杆铰链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铰链结构(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铰链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连杆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1)上,所述第一连杆(1)、所述第二连杆(2)之间、所述第一连杆(1)和所述第一杆体(5)之间均通过第一转轴(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所述第四连杆(4)之间、所述第一连杆(1)和所述第二杆体(6)之间均通过第二转轴(8)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铰链结构(100),其特征在于,相铰接后的所述第一杆体(5)和所述第二杆体(6)的长度和等于所述第一连杆(1)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铰链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连杆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2)上,所述第二连杆(2)、所述第一连杆(1)之间、所述第二连杆(2)和所述第一杆体(5)之间均通过第一转轴(7)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所述第三连杆(3)之间、所述第二连杆(2)和所述第二杆体(6)之间均通过第三转轴(9)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杆铰链结构(100),其特征在于,相铰接后的所述第一杆体(5)和所述第二杆体(6)的长度和等于所述第二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曾皓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