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因子释放的蚕丝胶原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679784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5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因子释放的蚕丝胶原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支架包括基础支架以及包覆在基础支架上下表面的胶原海绵支架;所述的基础支架为生物因子包裹的网片状蚕丝支架,生物因子的量为20‑60ng/mm

A biological factor release of silk collagen scaffold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iological factor release silk collagen scaffold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bracket includes a bracket and a base frame co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 of the collagen sponge scaffold foundation; the bracket is a net shaped silk scaffold biological factor package, biological factor weight of 20 60ng/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因子释放的蚕丝胶原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织工程网片状支架,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肌腱/韧带组织工程的生物因子释放的蚕丝胶原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主要的稳定装置,其损伤后的自我愈合能力与内侧副韧带相差甚远。同时,长期的前交叉韧带损伤与继发出现的半月板和关节软骨的损伤以及残余膝关节的不稳定性关系密切。目前前交叉韧带的手术重建是大多数情形下的治疗选择,而在美国每年大约有100000例手术重建。然而,传统的手术重建方式存在诸多缺陷,例如组织生长不充分以及无法形成完整的腱骨连接,从而导致韧带松弛、连结不稳定甚至韧带再撕裂。因此,前交叉韧带的重建需要有更加有效的技术。之前有研究利用蚕丝和胶原海绵复合形成胶原海绵蚕丝支架,用于肌腱/韧带组织工程的重建。其中蚕丝具有较强的力学性能,而胶原海绵又能提高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模拟体内韧带的胶原排列结构。但是原先的蚕丝胶原支架的细胞招募能力仍然不尽人意,所以一种新型的、能够更好地招募细胞迁移至损伤部位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蚕丝胶原支架成为本领域的迫切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肌腱/韧带组织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生物因子释放的蚕丝胶原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因子释放的蚕丝胶原支架,其特征在于:该生物因子释放的蚕丝胶原支架包括基础支架以及包覆在基础支架上下表面的胶原海绵支架;所述的基础支架为生物因子包裹的网片状蚕丝支架,生物因子的量为20‑60ng/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因子释放的蚕丝胶原支架,其特征在于:该生物因子释放的蚕丝胶原支架包括基础支架以及包覆在基础支架上下表面的胶原海绵支架;所述的基础支架为生物因子包裹的网片状蚕丝支架,生物因子的量为20-60ng/mm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因子释放的蚕丝胶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原海绵支架的厚度为0.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因子释放的蚕丝胶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支架的网孔大小为0.1~1mm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因子释放的蚕丝胶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因子为SDF-1、BMP-2或GDF-5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生物因子释放的蚕丝胶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因子释放的蚕丝胶原支架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将生物因子包裹的网片状蚕丝支架浸入5-20mg/ml的胶原溶液中,使其上下面浸湿,然后在上下表面放置一块胶原海绵支架,再凝固,然后置于真空冻干机冻干,得到生物因子释放的蚕丝胶原支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因子释放的蚕丝胶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海绵支架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模具中注入5-20mg/ml的胶原溶液,使厚度为0.1-5mm,使胶原铺平,再使胶原溶液凝固;将凝固的胶原蚕丝置于真空冻干机中冻干,然后通过热交联得到胶原海绵支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因子释放的蚕丝胶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因子包裹的网片状蚕丝支架由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配制丝素溶液,利用超声破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炜亮欧阳宏伟陈晓张力胡叶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