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性释放药物的人工皮肤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人工皮肤和药物控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性释放药物的人工皮肤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药物的可控性释放是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可控性释放药物不但可以使药物达到且维持有效药物浓度,发挥良好的药理学作用,而且避免了间歇性大剂量给药导致的毒副作用。因此,实现药物的可控性释放是药剂学和临床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对于人工皮肤领域而言,可控性释放杀菌剂、生长因子、维生素等药物的人工皮肤有望提高创面处理效果,改善愈合质量,进而接近天然皮肤的生理要求。在临床实践工作中,临床医师较难处理的创面多为糖尿病导致的足溃疡,或者存在骨质裸露的难愈合创面。以上所述的难愈合创面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医疗、社会负担。深入机制研究发现,难愈合创面的病理学特点是难以生成足够的血管组织。人工皮肤以及促血管化药物的使用,可以显著增加血液循环,加快创面细胞新陈代谢和增殖,最终加快创面愈合速度。但是,目前人工皮肤产品存在以下不足:第一,人工皮肤产品中较少应用药物控释技术。目前人工皮肤产品功能较单一,较少应用药物控释技术。如果能使人工皮肤可控性释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性释放药物的人工皮肤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方法制备:(1)冷冻干燥技术制备聚己内酯三维多孔支架:将聚己内酯溶解于在浓度为20%(重量)的二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体积比5∶1)溶液中,冷冻12小时,然后将冷冻后的材料,放入冻干机中,真空冻干24小时,交联固定,获得聚己内酯三维多孔支架;(2)生物粘性分子纤黏连蛋白涂覆于聚己内酯三维多孔支架表面:将步骤(1)制备的聚己内酯三维多孔支架浸入纤黏连蛋白(FN)溶液(5毫克/毫升,pH7.5)中、37℃恒温箱孵育24小时;(3)将血小板内皮生长因子与纤黏连蛋白结合:将步骤(2)中制得的材料用纯净水漂洗3次,再浸入血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性释放药物的人工皮肤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方法制备:(1)冷冻干燥技术制备聚己内酯三维多孔支架:将聚己内酯溶解于在浓度为20%(重量)的二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体积比5∶1)溶液中,冷冻12小时,然后将冷冻后的材料,放入冻干机中,真空冻干24小时,交联固定,获得聚己内酯三维多孔支架;(2)生物粘性分子纤黏连蛋白涂覆于聚己内酯三维多孔支架表面:将步骤(1)制备的聚己内酯三维多孔支架浸入纤黏连蛋白(FN)溶液(5毫克/毫升,pH7.5)中、37℃恒温箱孵育24小时;(3)将血小板内皮生长因子与纤黏连蛋白结合:将步骤(2)中制得的材料用纯净水漂洗3次,再浸入血小板内皮生长因子(VEGF)溶液中(1毫克/毫升,pH7.5)中、37℃恒温箱孵育12小时,随后,将该聚己内酯三维多孔支架用纯化水漂洗一次,再检测漂洗液中血小板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获得PCL-FN-VEGF材料;(4)丙酮处理,原位生成合适直径的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振,吴军,祁少海,舒斌,石富胜,石德光,张晨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