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减小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接触电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8172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3 01:08
一种形成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鳍并在鳍上形成源极/漏极区。该方法还包括在源极/漏极区上形成掺杂的金属硅化物层,并且在掺杂的金属硅化物和源极/漏极区之间形成过饱和掺杂界面。一个示例性的益处包括减小了金属硅化物层和源极/漏极区之间的接触电阻。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常涉及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减小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接触电阻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常涉及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对于较高存储电容、较快处理系统、较高性能和较低成本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半导体产业不断地缩小诸如包括平面MOSFET和finFET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的半导体器件的尺寸。这种按比例缩小增加了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形成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鳍;在所述鳍上形成源极/漏极区;在所述源极/漏极区上形成掺杂的金属硅化物层;以及在所述掺杂的金属硅化物层和所述源极/漏极区之间形成过饱和掺杂界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形成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鳍;在所述鳍上外延生长源极/漏极区;在所述源极/漏极区上形成第一金属硅化物层;在所述第一金属硅化物层上沉积过饱和掺杂层,其中,所述过饱和掺杂层具有第一掺杂剂浓度;以及在所述源极/漏极区上形成第二金属硅化物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鳍,设置在衬底上;隔离区,设置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减小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接触电阻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形成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鳍;在所述鳍上形成源极/漏极区;在所述源极/漏极区上形成掺杂的金属硅化物层;以及在所述掺杂的金属硅化物层和所述源极/漏极区之间形成过饱和掺杂界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03 US 62/345,576;2016.08.02 US 15/226,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宇李凯璿王圣祯杨世海白易芳陈燕铭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