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轧机设备润滑系统的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75208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9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轧机设备润滑系统的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轧机设备润滑系统油温影响设备运行的问题;润滑系统包括油箱,油泵,板式冷却器,以及安装在板式冷却器旁的外冷却水管路上、用于调节冷却水的水量气动薄膜调节阀,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分别与PLC控制器通信连接的人机交互界面、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和液位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能精确控制润滑系统的油温,且运行可靠,能保证轧机设备的良好润滑。

The remote oil temperature and constant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for the lubrication system of rolling mill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mote oil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of equipment lubrication system of rolling mill, oil mill equipment lubrication system solves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ffect the equipment operation; lubrication system comprises an oil tank, oil pump, cooler, and installed in the plate cooling device near the outer cooling water pipe on the road, for water gas dynamic regulation of cooling water diaphragm valve, remote oil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PLC controller, man-machine interface, temperature transmitter, pressure transmitter and liquid level switch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PLC.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esign, and can accurately control the oil temperature of the lubricating system, and the operation is reliable, and the good lubrication of the rolling mill equipment can be ensu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轧机设备润滑系统的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
本技术属于冶金高线轧制
,具体涉及用于轧机设备润滑系统的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冶金高线在轧制过程中其速度能达到100m/s以上,因而对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水平要求很高。在高线轧制过程中,大量轴承和齿轮在高速、高负荷状态下运转,润滑系统的油温控制是否合适、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油品的粘度与油温控制密切相关。高线轧机包括初、中扎设备和精轧机设备。其中初、中扎设备的润滑对象主要为齿轮和滚动轴承,其主要特点是低速,重载,油液喷射到齿轮上,需要保证足够的流量和压力,因此一般要求润滑油品的粘度大。由于钢厂轧机分布特点,管路较长,过低的油温会造成此类润滑油回油不畅的情况。精轧机设备包含预精轧机、精轧机、减定径机、吐丝机等。此类设备转速高,有大量滚动轴承和油膜轴承。由于有轧辊箱的存在,直接承受轧制负荷,实用条件较苛刻,油膜轴承多采用流体动压润滑,故而对油品的清洁度和温度要求严格。液压润滑泵本身的齿轮、轴承及运转部件对油温也有一定的要求,过低或过高回造成不必要的磨损,泵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严重时会造成元器件和密封件的损坏及执行元件动作异常。因此,提供用于轧机设备润滑系统的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能精确控制润滑系统油温,运行可靠,保证轧机设备的良好润滑,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提供用于轧机设备润滑系统的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轧机设备润滑系统油温影响设备运行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轧机设备润滑系统的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包括油箱,油泵,板式冷却器,以及安装在板式冷却器旁的外冷却水管路上、用于调节冷却水的水量气动薄膜调节阀,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分别与PLC控制器通信连接的人机交互界面、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和液位开关。PLC控制器包括电源,开关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通讯模块和设置有远端恒温控制模块的中央处理器。远端恒温控制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单元、恒温控制单元和冷却水PID调节单元;数据采集存储单元用于采集和处理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信号,并接受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参数的设置与储存;恒温控制单元用于计算轧机入口的温度,计算轧机入口与轧机润滑系统出口温度差,得出润滑系统的温度偏差量,调节轧机润滑系统出口温度的设定值;冷却水PID调节单元用于控制冷却水的进水量,通过恒温控制单元计算出来的数据,并采集润滑系统出口温度值,用PID调节气动薄膜调节阀的开口大小,从而控制冷却水的水量。人机交互界面用于进行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参数设置、数据显现及提供操作界面。温度变送器具有至少三支,其中一支安装在油箱上,用于采集并反馈油箱温度,另一支安装在润滑系统出口,用于采集并反馈润滑系统出口温度,第三支安装在轧机的入口,用于采集并反馈轧机入口温度。压力变送器至少有一支,安装于润滑系统出口,用于采集并反馈润滑油出口的压力。液位开关至少有两支,其中一只设置油箱上,用于采集反馈油箱液位高度,另一只设置在压力罐上,用于采集并反馈压力罐的液位高度。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控制和保护所述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的中间继电器、交流接触器和断路器。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柜,继电器、交流接触器、断路器设置在控制柜中。进一步地,远端恒温控制模块包括故障自动诊断修复单元。进一步地,所述PLC控制器为西门子S7-300PLC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能精确控制润滑系统的油温,且运行可靠,能保证轧机设备的良好润滑。在本技术通过温度自动补偿与冷却水自动调节实现恒温控制,可以对管路上的油温损失进行自动补偿,可以对不同季节、环境温度的差异进行自动补偿计算,使任何工况下满足系统恒温控制的要求,控制精度可以到达±0.5℃。本技术针维修、维护非常方便,工作性能优良,使用寿命长,能在复杂环境中长期稳定地运行。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用于轧机设备润滑系统的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所述润滑系统包括油箱,油泵,板式冷却器,以及用于调节所述板式冷却器进水量的气动薄膜调节阀,所述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通信连接的人机交互界面、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和液位开关,所述PLC控制器为西门子S7-300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包括电源,开关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通讯模块和设置有远端恒温控制模块的中央处理器。所述远端恒温控制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单元、恒温控制单元、冷却水PID调节单元和故障自动诊断修复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存储单元用于采集和处理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信号,并接受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参数的设置与储存。所述恒温控制单元用于计算轧机入口的温度,计算轧机入口与轧机润滑系统出口温度差,得出润滑系统的温度偏差量,调节轧机润滑系统出口温度的设定值。所述冷却水PID调节单元用于控制冷却水的进水量,通过所述恒温控制单元计算出来的数据,并采集润滑系统出口温度值,用PID调节所述气动薄膜调节阀的开口大小,从而控制冷却水的水量。所述故障自动诊断修复单元具有进行油温自我诊断调节功能、温度变送器及压力变送器及液位开关失效检测功能。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用于进行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参数设置、数据显现及提供操作界面。所述温度变送器具有至少三支,其中一支安装在油箱上,用于采集并反馈油箱温度,另一支安装在润滑系统出口,用于采集并反馈润滑系统出口温度,第三支安装在轧机的入口,用于采集并反馈轧机入口温度。所述压力变送器至少有一支,安装于润滑系统出口,用于采集并反馈润滑油出口的压力。所述液位开关至少有两支,其中一只设置油箱上,用于采集反馈油箱液位高度,另一只设置在压力罐上,用于采集并反馈压力罐的液位高度。所述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还包括中间继电器、交流接触器、断路器,用于控制和保护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控制柜可以单独设置。如附图2所示,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先设定好系统运行参数:轧机入口所需供油温度、系统工作压力、系统压力上限及下限、润滑系统供油温度的上限及下限。该步骤设置一般在人机交互界面进行。步骤二:系统自检,如正常则润滑系统正常启动。一般来说,系统自检中,只要不出现致命错误(如压力太高、油泵过载、油泵入口阀完全关闭等),关键传感器正常(包括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步骤三:设备初始化赋值SP=SP1=40℃;步骤四:判断润滑油箱温度T1是否大于等于设置温度SP,若是,则进行步骤五,否则返回步骤三;步骤五:计算设置温度SP与轧机供油温度T3之差△T;步骤六:判断设置温度SP与轧机供油温度之差△T是否大于等于0.5℃,若是,启动4分钟延时计时器,若小于0.5℃,则跳转至步骤九;步骤七:判断4分钟延时是否到,若到达4分钟,执行下一步,若时间未到,则返回步骤六;步骤八:计算偏移量offset=△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轧机设备润滑系统的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用于轧机设备润滑系统的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所述润滑系统包括油箱,油泵,板式冷却器,以及安装在所述板式冷却器旁的外冷却水管路上、用于调节冷却水水量的气动薄膜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通信连接的人机交互界面、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和液位开关;所述PLC控制器包括电源,开关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通讯模块和设置有远端恒温控制模块的中央处理器;所述远端恒温控制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单元、恒温控制单元和冷却水PID调节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存储单元用于采集和处理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信号,并接受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参数的设置与储存;所述恒温控制单元用于计算轧机入口的温度,计算轧机入口与轧机润滑系统出口温度差,得出润滑系统的温度偏差量,调节轧机润滑系统出口温度的设定值;所述冷却水PID调节单元用于控制冷却水的进水量,通过所述恒温控制单元计算出来的数据,并采集润滑系统出口温度值,用PID调节单元调节气动薄膜调节阀的开口大小,从而控制冷却水的水量;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用于进行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的参数设置、数据显现及提供操作界面;所述温度变送器具有至少三支,其中一支安装在油箱上,用于采集并反馈油箱温度,另一支安装在润滑系统出口,用于采集并反馈润滑系统出口温度,第三支安装在轧机的入口,用于采集并反馈轧机入口温度;所述压力变送器至少有一支,安装于润滑系统出口,用于采集并反馈润滑油出口的压力;所述液位开关至少有两支,其中一支设置油箱上,用于采集反馈油箱液位高度,另一支设置在压力罐上,用于采集并反馈压力罐的液位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轧机设备润滑系统的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所述润滑系统包括油箱,油泵,板式冷却器,以及安装在所述板式冷却器旁的外冷却水管路上、用于调节冷却水水量的气动薄膜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通信连接的人机交互界面、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和液位开关;所述PLC控制器包括电源,开关量输入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通讯模块和设置有远端恒温控制模块的中央处理器;所述远端恒温控制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单元、恒温控制单元和冷却水PID调节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存储单元用于采集和处理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信号,并接受远端油温恒温控制系统参数的设置与储存;所述恒温控制单元用于计算轧机入口的温度,计算轧机入口与轧机润滑系统出口温度差,得出润滑系统的温度偏差量,调节轧机润滑系统出口温度的设定值;所述冷却水PID调节单元用于控制冷却水的进水量,通过所述恒温控制单元计算出来的数据,并采集润滑系统出口温度值,用PID调节单元调节气动薄膜调节阀的开口大小,从而控制冷却水的水量;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用于进行远端油温恒温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骏霖李辉王成鑫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润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