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首钢总公司专利>正文

捣固焦炉固定式大跨度煤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643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捣固焦炉固定式大跨度煤塔,固定在两座捣固焦炉中间台的机侧,横跨于机侧的装煤推焦机轨道之上,包括煤塔框架、贮煤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塔框架(1)采用柱承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在其毗邻结构-中间台(8)增加了抗侧力构件(5),煤塔的楼梯间(3)做成钢筋混凝土筒体,煤塔两侧有外伸框架(4),煤塔两侧的捣固机(9)坐落在两个外伸框架(4)上,贮煤仓(2)为钢筋混凝土方仓,仓壁沿高度分段设梁(6),煤塔跨度L大于装煤推焦机的宽度。固定式煤塔结构特点是结构合理跨度大;装煤推焦机或装煤车、推焦机均可以从煤塔下顺利通过,以满足两座焦炉的机车互为备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一种与捣固焦炉相配套的固定式大跨度煤塔,横跨于 机侧的捣固装煤车轨道之上,尤其是解决了捣固焦炉装煤推焦 一体车 或装煤车、推焦机均可以从固定式大跨度煤塔下顺利通过的技术问 题。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炭化室高4.3米捣固焦炉固定式煤塔,横跨于机侧的捣 固装煤车轨道之上,煤塔为独立结构不与焦炉结构相连,煤塔跨度L 一般都较小,但是随着焦炉容积的扩大,煤塔容积加大,推焦机推焦 杆行程加大,装煤车托煤板行程的加大,要求煤塔的跨度L增大,原 先煤塔的结构不能满足大容积捣固焦炉生产的要求。煤塔的结构需要调整,以满足捣固焦炉装煤推焦一体车或装煤车、推焦机均可以从固 定式煤塔下通过,达到2座焦炉机车可以互为备用。为了克服这一缺 陷,开发了一种与捣固焦炉相配套的固定式大跨度煤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煤塔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一种与捣固焦炉相配套 的固定式大跨度煤塔。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釆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捣固焦炉固定 式大跨度煤塔,固定在两座捣固焦炉中间台的机侧,横跨于机侧的装 煤推焦机轨道之上,包括煤塔框架、贮煤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 塔框架釆用柱承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在其毗邻结构一中间台增加了抗 侧力构件,煤塔的楼梯间做成钢筋混凝土简体,煤塔两侧有外伸框架,煤塔两侧的搗固机坐落在两个外伸框架上,贮煤仓为钢筋混凝土方 仓,仓壁沿高度分段设梁,煤塔跨度L大于装煤推焦机的宽度。工艺要求煤塔结构跨度大,荷载大、容积大、贮煤量大,煤塔 仅有四根柱子落地,这就造成了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炉顶以上的混凝 土仓体和以下支撑柱的侧向刚度相差较大,使得结构底部成为薄弱 层,在地震等水平作用力下极其不利。为了改善此种不利状况,在其 毗邻结构一中间台的适当位置增加了大量抗侧力构件,同时将煤塔的 楼梯间做成钢筋混凝土简体,增大了炉顶以下结构的抗侧刚度,使得 结构沿竖向的刚度比比较接近,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由于贮煤量大,且作用点位置较高,落地柱需要承受很大的弯距, 一般的配筋已经无法达到要求,因此落地的四根柱釆用了型钢混凝土 结构。与以往悬臂桁架不同,煤塔两侧的捣固机坐落在两个外伸框架 上,使得捣固机传来的荷载直接传给基础。荷载大,仓壁存在很大的拉应力,在设计中将仓壁沿高度分段设 梁,使得荷载可以较直接和便捷的由仓壁传递到分隔梁进而传递给四 个落地柱。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满足捣固焦炉工艺生产操作要求的新 型固定式大跨度煤塔。固定式大跨度煤塔,装煤推焦一体车或装煤车、 推焦机分体车均可以从煤塔下通过,可以满足两座焦炉的机车互为备 用,保证焦炉正常生产,从根本上解决了炭化室高4. 3米捣固焦炉煤塔为独立结构不与焦炉结构相连,煤塔跨度L 一般都较小的技术难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左视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A-A剖面图。图中1、煤塔框架;2、贮煤仓;3、煤塔的楼梯间;4、外伸框 架;5、抗侧力构件;6、分段梁;7、焦炉;8、中间 台;9、捣固机;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釆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与捣固焦炉相 配套的固定式大跨度煤塔,固定在两座捣固焦炉中间台的机侧,横跨 于机侧的装煤推焦车轨道之上,装煤推焦一体车或装煤车、推焦机可 在煤塔下顺利穿行。固定式大跨度煤塔设计原则是在保证焦炉机车顺利穿行于煤塔 之下达到两座焦炉机车互为备用的前提下,根据工艺布置条件和要求 及在保证煤塔的坚固性和稳定性的情况下,将煤塔的长宽比为 36.6/10,结构形式为柱承式钢筋混凝土方仓,沿长边釆用了 2片抗 侧力构件,沿短边釆用了 4片抗侧力构件,具有较好的竖向结构刚度 比。既满足了焦炉生产的工艺要求,又满足了建筑与结构的设计规范。 如图1所示固定式大跨度煤塔包括1、煤塔框架;2、贮煤仓;3、 煤塔的楼梯间;4、外伸框架;5、抗侧力构件;6、分段梁;煤塔框架1由煤塔的楼梯间3、外伸框架4、抗侧力构件5组成 一个巨型框架。煤塔贮煤仓2为钢筋混凝土方仓,中间设有分段梁6。固定式大跨度煤塔根据工艺要求需要跨度大、载荷大、煤塔仅有 四根柱子落地,这就造成了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炉顶以上的混凝土仓 体和以下支撑柱的侧向刚度相差较大,使得结构底部成为薄弱层,在 地震等水平作用力下极其不利。为了改善此种不利状况,在其毗邻结 构一中间台的适当位置增加了抗侧力构件5,同时将煤塔的楼梯间3 做成钢筋混凝土简体,增大了炉顶以下结构的抗侧刚度,使得结构沿 竖向的刚度比比较接近,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由于贮煤量大,且作用点位置较高,落地柱需要承受很大的弯距, 一般的配筋已经无法达到要求,因此落地的四根柱采用了型钢混凝土 结构。与以往悬臂桁架不同,煤塔两侧的捣固机9坐落在两个外伸框 架4上,使得捣固机传来的荷载直接传给基础。荷载大,仓壁存在很大的拉应力,在设计中将贮煤仓2仓壁沿高 度分段设梁6,使得荷载可以较直接和便捷的由仓壁传递到分隔梁进 而传递给四个落地柱。固定式大跨度煤塔,装煤推焦一体车或装煤车、推焦机分体车均 可以从煤塔下通过,可以满足两座焦炉的机车互为备用,保证焦炉正 常生产,从根本上解决了炭化室高4. 3米捣固焦炉煤塔为独立结构不 与焦炉结构相连,煤塔跨度L 一般都较小的技术难题,具有结构合理, 满足焦炉工艺生产搡作要求的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捣固焦炉固定式大跨度煤塔,固定在两座捣固焦炉中间台的机侧,横跨于机侧的装煤推焦机轨道之上,包括煤塔框架、贮煤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塔框架(1)采用柱承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在其毗邻结构—中间台(8)增加了抗侧力构件(5),煤塔的楼梯间(3)做成钢筋混凝土筒体,煤塔两侧有外伸框架(4),煤塔两侧的捣固机(9)坐落在两个外伸框架(4)上,贮煤仓(2)为钢筋混凝土方仓,仓壁沿高度分段设梁(6),煤塔跨度L大于装煤推焦机的宽度。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捣固焦炉固定式大跨度煤塔,固定在两座捣固焦炉中间台的机侧,横跨于机侧的装煤推焦机轨道之上,包括煤塔框架、贮煤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塔框架(1)采用柱承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在其毗邻结构—中间台(8)增加了抗侧力构件(5),煤塔的楼梯间(3)做成钢筋混凝土筒体,煤塔两侧有外伸框架(4),煤塔两侧的捣固机(9)坐落在两个外伸框架(4)上,贮煤仓(2)为钢筋混凝土方仓,仓壁沿高度分段设梁(6),煤塔跨度L大于装煤推焦机的宽度。固定式煤塔结构特点是结构合理跨度大;装煤推焦机或装煤车、推焦机均可以从煤塔下顺利通过,以满足两座焦炉的机车互为备用。文档编号C10B45/00GK101469268SQ20071030478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吴英军, 张建悦, 李顺弟, 田淑霞, 谢俊强 申请人:首钢总公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捣固焦炉固定式大跨度煤塔,固定在两座捣固焦炉中间台的机侧,横跨于机侧的装煤推焦机轨道之上,包括煤塔框架、贮煤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塔框架(1)采用柱承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在其毗邻结构-中间台(8)增加了抗侧力构件(5),煤塔的楼梯间(3)做成钢筋混凝土筒体,煤塔两侧有外伸框架(4),煤塔两侧的捣固机(9)坐落在两个外伸框架(4)上,贮煤仓(2)为钢筋混凝土方仓,仓壁沿高度分段设梁(6),煤塔跨度L大于装煤推焦机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顺弟田淑霞吴英军谢俊强张建悦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