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水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25756 阅读:8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水循环装置,包括节温器总成、水泵、散热器、水壶、及发动机,水泵与节温器总成的进水口相连接,节温器总成的出水口与发动机的进水口相连接,散热器的一端与节温器总成的节温器盖进水口相连接,散热器的另一端与节温器总成的回水口相连接,水壶与节温器盖进水口直接或间接连接。上述发动机水循环装置,通过改变水壶的接入位置,避免了发动机刚启动时水壶中冷却液参与发动机水循环的问题,进而缩短了发动机的暖机时间,降低发动机排放、油耗、以及发动机磨损;另外水壶通过专门的补水管接入发动机水循环,避免了水路交叉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水循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暖机的发动机水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发动机的构成及特点可知,当发动机的水循环(冷却系统)的水温控制在某一范围时,发动机的油耗、排放和磨损相对其他工况会有较大程度的降低和减小,此时的水温为发动机的最适水温。然而,在发动机刚启动时,发动机水循环的水温不能马上达到最适水温,发动机的排放差、磨损高,因此应该使发动机尽快渡过启动阶段而达到工作阶段,即达到发动机水循环的的最适水温状态。汽车水壶的作用为保证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发动机水循环中冷却液的量维持稳定,使发动机不会因发动机水循环中冷却液过少而出现过热的问题。目前,大多数车型水壶管路是连接在水泵进水口的位置以便对发动机水循环进行补水,但在此布置中的水壶中温度较低的冷却液在发动机刚启动后便会参与到发动机水循环的小循环中,使发动机不仅要将小循环中的冷却液进行升温同时还需要将水壶中的冷却液也进行提升,这就减缓了小循环中冷却液温度的提升速度,而与发动机水循环水温应尽快提升达到最适水温的理论违背了。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在发动机起动时快速暖机的发动机水循环装置,以使得发动机水循环的水温应尽快达到最适水温,进而降低发动机的油耗、排放、以及磨损。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水循环装置,包括节温器总成、水泵、散热器、水壶、及发动机,所述水泵与所述节温器总成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节温器总成的出水口与所述发动机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散热器的一端与所述节温器总成的节温器盖进水口相连接,所述散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节温器总成的回水口相连接,所述水壶与所述节温器盖进水口直接或间接连接;当所述发动机刚启动时,所述水泵开始工作并使所述节温器总成、所述发动机的缸体和缸盖内的冷却液形成小循环,此时冷却液水温未达到所述节温器总成的节温器开启温度,所述节温器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水壶内冷却液不参与小循环进而缩短所述发动机的暖机时间。进一步地,所述节温器总成包括所述节温器、节温器壳体、及节温器盖,所述节温器壳体和所述节温器盖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且二者间形成腔体,所述节温器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节温器将所述腔体分割为小循环腔和大循环腔,所述节温器壳体上设置有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口、及所述回水口,所述节温器盖上设置有所述节温器盖进水口。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水循环装置还包括水泵进水管,所述水泵与所述节温器壳体的所述进水口通过所述水泵进水管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水循环装置还包括散热器进水管和散热器出水管,所述散热器的一端与所述节温器盖进水口通过所述散热器出水管相连接,所述散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水口通过所述散热器进水管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水循环装置还包括补水管,所述水壶通过所述补水管与所述节温器盖进水口或所述散热器进水管或所述散热器出水管相连接而接入发动机水循环中。如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发动机水循环装置,通过改变水壶的接入位置,避免了发动机刚启动时水壶中冷却液参与发动机水循环的问题,进而缩短了发动机的暖机时间,降低发动机排放、油耗、以及发动机磨损;另外水壶通过专门的补水管接入发动机水循环,避免了水路交叉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发动机水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图1是本技术的发动机水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水循环装置100,包括节温器总成11、水泵12、水泵进水管13、散热器14、散热器进水管15、散热器出水管16、水壶17、补水管18、及发动机(图未示)。节温器总成11包括节温器111、节温器壳体112、及节温器盖116。节温器壳体112上设有节温器盖116,节温器壳体112和节温器盖116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且形成腔体118,节温器111设置于腔体118内,节温器111将腔体118分割为小循环腔和大循环腔,节温器壳体112上设置有进水口113、出水口114、及回水口115,出水口114与发动机进水口(图未示)相连接且通过节温器111的开闭分别与小循环腔和大循环腔连通,位于小循环腔一侧的节温器壳体112上设有进水口113,位于大循环腔一侧的节温器壳体112上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节温器盖116,节温器盖116上设置有节温器盖进水口117。水泵12与节温器壳体112的进水口113通过水泵进水管13相连接,出水口114与发动机进水口相连接,散热器14的一端与节温器盖116的节温器盖进水口117通过散热器出水管16相连接,散热器14的另一端与节温器壳体112的回水口115通过散热器进水管15相连接。水壶17与节温器盖进水口117直接或间接连接,具体地,水壶17通过补水管18与节温器盖进水口117或散热器进水管15或散热器出水管16相连接而接入发动机水循环中。本技术不同于现有技术,其改变了水壶17补水口接入发动机水循环的位置,并通过专门管路—补水管18与水壶17相连接,避免产生水路交叉的问题。当发动机刚启动时,水泵12开始工作并使水泵进水管13、节温器总成11、发动机的缸体和缸盖内的冷却液形成小循环,此时冷却液水温未达到节温器总成11的节温器111开启温度,节温器111处于关闭状态,节温器盖116的节温器盖进水口117无进水,此时水壶17内的冷却液不参与小循环,即水壶17内的冷却液不会通过补水管18进入小循环而流经发动机内部,因而缩短了发动机的暖机时间。当发动机水循环达到最适水温时,节温器111开启,形成大循环,此时水壶17内的冷却液通过补水管18进入发动机水循环而参与发动机水循环,水壶17内的冷却液对发动机水循环的水温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如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发动机水循环装置100,通过改变水壶17的接入位置,避免了发动机刚启动时水壶17中冷却液参与发动机水循环的问题,进而缩短了发动机的暖机时间,降低发动机排放、油耗、以及发动机磨损;另外水壶17通过专门的补水管18接入发动机水循环,避免了水路交叉的问题。在本技术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在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发动机水循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水循环装置(100),包括节温器总成(11)、水泵(12)、散热器(14)、水壶(17)、及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2)与所述节温器总成(11)的进水口(113)相连接,所述节温器总成(11)的出水口(114)与所述发动机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散热器(14)的一端与所述节温器总成(11)的节温器盖进水口(117)相连接,所述散热器(14)的另一端与所述节温器总成(11)的回水口(115)相连接,所述水壶(17)与所述节温器盖进水口(117)直接或间接连接;当所述发动机刚启动时,所述水泵(12)开始工作并使所述节温器总成(11)、所述发动机的缸体和缸盖内的冷却液形成小循环,此时冷却液水温未达到所述节温器总成(11)的节温器(111)开启温度,所述节温器(111)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水壶(17)内冷却液不参与小循环进而缩短所述发动机的暖机时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水循环装置(100),包括节温器总成(11)、水泵(12)、散热器(14)、水壶(17)、及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2)与所述节温器总成(11)的进水口(113)相连接,所述节温器总成(11)的出水口(114)与所述发动机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散热器(14)的一端与所述节温器总成(11)的节温器盖进水口(117)相连接,所述散热器(14)的另一端与所述节温器总成(11)的回水口(115)相连接,所述水壶(17)与所述节温器盖进水口(117)直接或间接连接;当所述发动机刚启动时,所述水泵(12)开始工作并使所述节温器总成(11)、所述发动机的缸体和缸盖内的冷却液形成小循环,此时冷却液水温未达到所述节温器总成(11)的节温器(111)开启温度,所述节温器(111)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水壶(17)内冷却液不参与小循环进而缩短所述发动机的暖机时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水循环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温器总成(11)包括所述节温器(111)、节温器壳体(112)、及节温器盖(116),所述节温器壳体(112)和所述节温器盖(116)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且二者间形成腔体(118),所述节温器(111)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纪奎张元东宋吉林乐骏驰张培亮宋志辉袁爽沈源王瑞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