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衬砌混凝土移动式快速养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2564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衬砌混凝土移动式快速养生装置,包括门式台架,所述门式台架底部安装有行走轮,沿所述门式台架顶部及左右侧固定安装有一根或两根环形导管,所述环形导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环形导管的另一端封闭;所述环形导管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端连接球形喷头的一侧半球面,所述球形喷头的另一侧半球面上均布有若干喷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养生时一次性全断面对衬砌混凝土进行养护,缩短了养护时间,提高了隧道衬砌养护效率;移动方便,可以灵活的随着衬砌的推进向前移动,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衬砌混凝土移动式快速养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养护设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隧道衬砌混凝土移动式快速养生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当温度较高、空气干燥,如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就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进行充分水化,从而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另外,在混凝土未达到足够的强度时,水分蒸发的过快还会产生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整体性。传统的衬砌养护施工基本是用单根水管直接喷水至衬砌混凝土面,对于大断面隧道耗时较长,效率较低。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隧道衬砌混凝土移动式快速养生装置,缩短了养护时间,提高了隧道衬砌养护效率。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隧道衬砌混凝土移动式快速养生装置,包括门式台架,所述门式台架底部安装有行走轮,沿所述门式台架顶部及左右侧固定安装有一根或两根环形导管,所述环形导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环形导管的另一端封闭;所述环形导管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端连接球形喷头的一侧半球面,所述球形喷头的另一侧半球面上均布有若干喷水孔。进一步地,所述门式台架由工字钢焊接而成。进一步地,所述门式台架包括设置在顶部的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由纵梁和横梁拼接而成,所述矩形框架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四条支腿,所述四条支腿倾斜设置,且沿所述门式台架前后方向设置的两条支腿之间的距离沿远离矩形框架的方向逐渐扩大,沿所述门式台架前后方向设置的两条支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底部活动连接两个行走轮,所述矩形框架和支腿均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环形导管。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架与支腿之间固定连接有台架加固撑。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进水球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养生时一次性全断面对衬砌混凝土进行养护,缩短了养护时间,提高了隧道衬砌混凝土的养护效率;移动方便,可以灵活的随着衬砌的推进向前移动,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隧道衬砌混凝土移动式快速养生装置的正视图;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隧道衬砌混凝土移动式快速养生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根据图1所示的隧道衬砌混凝土移动式快速养生装置的A处放大图。图中:1、支腿;2、行走轮;3、台架加固撑;4、矩形框架;5、环形导管;6、进水口;7、球形喷头;8、支撑杆;9、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隧道衬砌混凝土移动式快速养生装置,包括门式台架,所述门式台架底部安装有行走轮2,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门式台架顶部及左右侧固定安装有一根或两根环形导管5,所述环形导管5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6,所述环形导管5的另一端封闭;所述环形导管5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的顶端连接球形喷头7的一侧半球面,所述球形喷头7的另一侧半球面上均布有若干喷水孔。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门式台架由工字钢焊接而成。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门式台架包括设置在顶部的矩形框架4,所述矩形框架4由纵梁和横梁拼接而成,所述矩形框架4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四条支腿1,所述四条支腿1倾斜设置,且沿所述门式台架前后方向设置的两条支腿1之间的距离沿远离矩形框架4的方向逐渐扩大,沿所述门式台架前后方向设置的两条支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底部活动连接两个行走轮2,所述矩形框架4和支腿1均通过支撑杆8固定连接环形导管5。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矩形框架4与支腿1之间固定连接有台架加固撑3。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6处设置有进水球阀。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上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固定连接及固定安装方式可采用螺钉连接、粘接、卡接等常规技术手段替换,活动连接方式可用铰链、销接、旋转轴等常规技术手段替换。台架加固撑3与矩形框架4、支腿1共同构成一三角形稳定结构,提高整体的强度。本技术制作及操作简单,成本低,养护快,施工效率高。集移动台架、环形导管5、球形喷头7于一体,现场安装、调试时间短。移动台架的正面形状类似于门形,底部有行走轮2可以灵活快捷的移动移动台架的位置。本技术将安装有行走轮2的工字钢门式移动台架作为载体,在移动台架周围通过支撑杆8焊接两根环形导管5,环形导管5通过连接管9连接球形喷头7的下半球面,球形喷头7上半球面为喷水孔,环形导管5一端封闭,另一端安装进水球阀作为进水口6用;对隧道衬砌混凝土养护时,连接进水管,打开进水球阀,进水压力将水压入球形喷头7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喷水养护过程中人工推动轮式台架进行移动。具体使用时,首先将隧道衬砌养生装置加工组装好后,通过行走轮2移动至需要进行养生的一模衬砌起始位置,连接高压进水管,打开环形导管5一端的进水阀,高压水通过每一个球形喷头7均匀的喷至衬砌混凝土表面进行养生,开始养生后匀速的推进移动台架,对整模衬砌进行喷水养护。移动台架制作快捷,用工字钢和环形导管5及球形喷头7焊接,加工快,操作简单;全断面喷洒养护,环形导管5外轮廓距离二衬轮廓30-50cm,养生时一次性全断面对衬砌混凝土进行养护;移动方便,移动台架安装行走轮2,移动方便,可以灵活的随着二衬的推进向前移动;操作人员少,只需一名抽水工人,一个电工即可。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养生时一次性全断面对衬砌混凝土进行养护,缩短了养护时间,提高了隧道衬砌混凝土的养护效率;移动方便,可以灵活的随着衬砌的推进向前移动,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隧道衬砌混凝土移动式快速养生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衬砌混凝土移动式快速养生装置,包括门式台架,所述门式台架底部安装有行走轮(2),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门式台架顶部及左右侧固定安装有一根或两根环形导管(5),所述环形导管(5)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6),所述环形导管(5)的另一端封闭;所述环形导管(5)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的顶端连接球形喷头(7)的一侧半球面,所述球形喷头(7)的另一侧半球面上均布有若干喷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衬砌混凝土移动式快速养生装置,包括门式台架,所述门式台架底部安装有行走轮(2),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门式台架顶部及左右侧固定安装有一根或两根环形导管(5),所述环形导管(5)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6),所述环形导管(5)的另一端封闭;所述环形导管(5)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的顶端连接球形喷头(7)的一侧半球面,所述球形喷头(7)的另一侧半球面上均布有若干喷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衬砌混凝土移动式快速养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式台架由工字钢焊接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衬砌混凝土移动式快速养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式台架包括设置在顶部的矩形框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栋王军杨金歌董跃锋王德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