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涵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003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涵成型模具,包括底模、端模、内模、小拉杆、大拉杆、活动侧模和铰接轴,所述底模两端侧面设有导轨,活动侧模两端下部均设有导轮座,导轮座上设有导轮,导轮架设在导轨上,活动侧模上设有锁扣;活动侧模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端模,端模底部通过铰接轴连接在底模上;所述内模包括上内模和下内模,上内模包括上内模顶和两个侧壁,上内模的两个侧壁下部通过铰接轴与下内模连接,上内模与下内模之间安装有小拉杆,旋转小拉杆,上内模两侧壁内侧之间通过大拉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管涵成型模具结构简单,便于拆装,容易脱模,适合流水作业式生产;管涵成型质量高,工人劳动强度低,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效率高。

A molding mould for precast concrete pipe culver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recast concrete pipe culvert mould comprises a bottom die, die, die in the end, the small rod, rod, movable side die and a hinged shaft, both ends of the side mold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rail, a movable side mold are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lower guide wheel seat, a guide wheel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wheel, guide wheel set up on the rail, the movable side mold is provided with a lock catch; both ends of each movable side mold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wo terminal mode, the terminal mode is connected on the bottom die through a hinged shaft; the internal model including the internal model and internal model, on the internal model including the internal model and the top two side wall, the lower part of the two side wall inner mould are connected by a hinge shaft and a lower internal mold, a small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die and the lower die in the inside, small rotating rod, between the inner side walls in mold connected by large rod; the utility pipe mold has simple structure, easy disassembly It is easy to die out and is suitable for flow operation. The quality of the pipe culvert is high,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workers is low, the cost of production is low, and the efficiency of production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涵成型模具
本技术属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生产建设领域,尤其是涉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所用预制混凝土管涵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涵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地下综合管廊是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铺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着缓解交通拥堵、治理环境污染、保障安全和提高防灾能力、减少资源浪费、节约地上和地下空间等积极作用。在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过程中,相比现浇施工,预制混凝土箱涵具有缩短施工时间、绿色施工、预制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有保障、减少施工维护成本、综合成本低等优势。由于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发展速度加快,目前预制混凝土管涵的生产方法难以满足生产建设的需求;并且现有的预制混凝土管涵成型模具存在模具多长使用后振动变形,出现漏浆、制品密实度不够、表面产生大量气泡,而且模具拆装困难,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涵,以解决现有混凝土管涵供需问题,适用于预制混凝土管涵的流水线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模具精度、刚度高,拆装简便,大大提高了制品的质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涵成型模具,包括底模、端模、内模、小拉杆、大拉杆、活动侧模和铰接轴,所述底模两端侧面设有导轨,活动侧模两端下部均设有导轮座,导轮座上设有导轮,导轮架设在导轨上,活动侧模通过导轮在导轨上滑动来实现活动侧模的位置调整,活动侧模上设有锁扣,活动侧模通过锁扣锁合在内模上,锁扣能实现活动侧模与内模的快速组装;活动侧模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端模,两个端模的顶部之间设有支撑杆,端模底部通过铰接轴连接在底模上;所述内模包括上内模和下内模,上内模包括上内模顶和两个侧壁,上内模的两个侧壁下部通过铰接轴与下内模连接,上内模与下内模之间安装有小拉杆,旋转小拉杆,通过小拉杆两端的正反螺纹使得下内模开合动作,上内模两侧壁内侧之间通过大拉杆连接,即上内模的两个内侧壁通过大拉杆的旋转实现两侧壁的收缩;进一步的,锁扣呈C型结构,锁扣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活动侧模上,另一端设有螺纹孔结构;在螺纹孔内拧入螺栓,通过螺栓顶紧的方式与内模锁合;进一步的,底模的底面设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能与实际的工位进行精准定位;进一步的,活动侧模与端模配合处设有定位销,端模上设有配合定位销的定位槽结构,定位销与定位槽的结构能实现端模与活动侧模快速精准定位;进一步的,连接上内模和下内模的小拉杆为两组,小拉杆分别连接下内模与上内模的两个侧壁,实现两个侧壁开合;连接上内模两侧壁的大拉杆9为互相平行的两组,保证两侧壁的收缩连接稳定性;进一步的,导轮座上还设有顶轮,所述顶轮与导轨相顶接,导轮用来调整活动侧模在垂直导轨的方向上的位置;进一步的,滚轮为四组,且滚轮均布在底模底面;每个导轮座上的导轮为四个,两两一组,每组导轮夹持在导轨上;每个导轮座上的顶轮为两个,顶轮均布于导轮座上,且位于导轨外侧;进一步的,内模内侧设有若干气动振动器;气动振动器均匀分布在内模内侧;进一步的,支撑杆两端设有卡轮结构,端模顶部固定有卡槽座结构,所述支撑杆的卡轮能卡合在端模顶部的卡槽座上;进一步的,活动侧模上设有四个吊装用的吊耳,吊耳均布在活动侧模的顶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管涵成型模具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的管涵成型模具结构简单,便于拆装,容易脱模,适合流水作业式生产;管涵成型质量高,工人劳动强度低,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效率高。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管涵模具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右视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图5为图1的仰视图;图6为图1的B处局部视图;图7为图1的C处局部视图;图8为图1的D处局部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轮、顶轮、滚轮配合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模;2-端模;3-下内模;4-小拉杆;5-导轮座;6-导轨;7-活动侧模;8-上内模;9-大拉杆;10-气动振动器;11-支撑杆;12-C型锁扣;13-滚轮;14-销轴;15-定位销;16-铰接轴;17-导轮;18-顶轮;19-定位套。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结合图1-5、8所示,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涵成型模具,包括底模1、端模2、内模、小拉杆4、大拉杆9、活动侧模7和铰接轴16,所述底模1两端侧面设有导轨6,活动侧模7两端下部均设有导轮座5,导轮座5上设有导轮17,导轮17架设在导轨6上,活动侧模7通过导轮17在导轨6上滑动来实现活动侧模7的位置调整,活动侧模7上设有锁扣12,活动侧模7通过锁扣12锁合在内模上,锁扣12能实现活动侧模7与内模的快速组装;活动侧模7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端模2,两个端模2的顶部之间设有支撑杆11,端模2底部通过铰接轴16连接在底模1上;所述内模包括上内模8和下内模3,上内模8包括上内模顶和两个侧壁,上内模8的两个侧壁下部通过铰接轴16与下内模3连接,上内模8与下内模3之间安装有小拉杆4,旋转小拉杆4,通过小拉杆4两端的正反螺纹使得下内模3开合动作,上内模8两侧壁内侧之间通过大拉杆9连接,即上内模8的两个内侧壁通过大拉杆9的旋转实现两侧壁的收缩;如图6所示,其中,锁扣12呈C型结构,锁扣12的一端通过销轴14铰接在活动侧模7上,另一端设有螺纹孔结构;在螺纹孔内拧入螺栓,通过螺栓顶紧的方式与内模锁合;其中,底模1的底面设有定位套19,所述定位套19能与实际的工位进行精准定位;如图7所示,其中,活动侧模7与端模2配合处设有定位销15,端模2上设有配合定位销15的定位槽结构,定位销15与定位槽的结构能实现端模2与活动侧模7快速精准定位;其中,连接上内模8和下内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涵成型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涵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1)、端模(2)、内模、小拉杆(4)、大拉杆(9)、活动侧模(7)和铰接轴(16),所述底模(1)两端侧面设有导轨(6),活动侧模(7)两端下部均设有导轮座(5),导轮座(5)上设有导轮(17),导轮(17)架设在导轨(6)上,活动侧模(7)上设有锁扣(12);活动侧模(7)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端模(2),两个端模(2)的顶部之间设有支撑杆(11),端模(2)底部通过铰接轴(16)连接在底模(1)上;所述内模包括上内模(8)和下内模(3),上内模(8)包括上内模顶和两个侧壁,上内模(8)的两个侧壁下部通过铰接轴(16)与下内模(3)连接,上内模(8)与下内模(3)之间安装有小拉杆(4),上内模(8)两侧壁内侧之间通过大拉杆(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涵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1)、端模(2)、内模、小拉杆(4)、大拉杆(9)、活动侧模(7)和铰接轴(16),所述底模(1)两端侧面设有导轨(6),活动侧模(7)两端下部均设有导轮座(5),导轮座(5)上设有导轮(17),导轮(17)架设在导轨(6)上,活动侧模(7)上设有锁扣(12);活动侧模(7)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端模(2),两个端模(2)的顶部之间设有支撑杆(11),端模(2)底部通过铰接轴(16)连接在底模(1)上;所述内模包括上内模(8)和下内模(3),上内模(8)包括上内模顶和两个侧壁,上内模(8)的两个侧壁下部通过铰接轴(16)与下内模(3)连接,上内模(8)与下内模(3)之间安装有小拉杆(4),上内模(8)两侧壁内侧之间通过大拉杆(9)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涵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锁扣(12)呈C型结构,锁扣(12)的一端通过销轴(14)铰接在活动侧模(7)上,另一端设有螺纹孔结构;在螺纹孔内拧入螺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涵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底模(1)的底面设有定位套(19)。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混凝土管涵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活动侧模(7)与端模(2)配合处设有定位销(15),端模(2)上设有配合定位销(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宏忠金明德魏久才陈东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金博奥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