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焦炉的窑口集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1167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炼焦炉的窑口集尘装置,是对从由并排设置多个炭化室构成的炼焦炉的各炭化室的窑口所放出的粉尘、由集尘罩进行收集吸引并进行集尘处理的炼焦炉的窑口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尘罩,被设置在从各炭化室排出焦炭时所使用的推出机、导向车等工作机械与所述窑口相对面的部分。(*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为了将从对煤进行干溜而制造焦炭的炼焦炉中各炭化室的窑口所放出的粉尘进行集尘而使用的炼焦炉的窑口集尘装置的改良。
技术介绍
历来,已知的有特开昭56-28287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如图8所示的炼焦炉的窑口集尘装置100。该炼焦炉的窑口集尘装置100,是为了收集从并排设置有多个炭化室C1的炼焦炉C的窑口C2所放出的粉尘的装置,其基本结构是设置有分别配设在炉盖102上部的撑杆101之间的窑口罩(炉侧罩)103、基端侧分别与各窑口罩103相连接的联络管道104,与各联络管道的前端侧相连接的集合管道105。这样,在炼焦炉C操作时,从窑口C2所放出的粉尘,在被窑口罩103收集后,与吸引空气一起通过各联络管道104及集合管道105而导入在地上所设置的规定的集尘装置中,在该集尘装置中实施集尘处理。在该窑口集尘装置100采用不久,形成了由该窑口集尘装置100对从炼焦炉C的窑口C2向大气放出的粉尘进行有效的收集,为防止大气污染作出了大的贡献。专利文献1特开昭56-28287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昭56-5888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昭58-152089号公报专利文献4实开昭62-21051号公报然而,在向炼焦炉C的炭化室C1装入煤时以及在干溜完后从炭化室C1排出焦炭时,仍多有发生从炼焦炉C的窑口所放出的粉尘。也就是说,在装入煤时,在开放炉盖102上部的小盖的状态下,由于由推出机的轧平机使炭化室C1内煤的高度均匀化、即实行平整操作,所以从配置推出机的一侧、即从主机侧的窑口C2放出的粉尘增多。另一方面,在排出焦炭时,由于在配置主机侧及导向车的一侧、即在焦炭侧的双方,由于炉盖102从炭化室C1取下,炭化室C1内的红热焦炭就在窑口C2贯穿炭化室C1上下方向的全长呈向外部露出的状态,由此,从红热的焦炭会发生很多的粉尘。进而,由推出机的压头的驱动而将焦炭从炭化室C1推出时,由于红热焦炭经过导向车从焦炭侧的窑口向消火车排出,所以从焦炭侧的窑口C2所放出的粉尘就非常多。在这样的粉尘多发时,为了使与作为对象的炭化室C1相对应的窑口罩103能够有效地收集粉尘,在各联络管道104内分别设置普通阻止状态的开闭调节门104a,只是集尘对象的窑口罩103实行开放操作。由此,例如在从炭化室C1排出焦炭时,从该炭化室C1所放出的粉尘,被开放调节门104a为开放状态的窑口罩103所收集,通过集合管道105而导入地面上设置的集尘处理器,进行集尘处理。但是,在上述历来的窑口集尘装置100中,由于各窑口罩103是设置在各炭化室C1的窑口C2的上方,所以在取下炉盖102的状态下,从露出外部的纵长的红热焦炭到窑口罩103的距离相当长,所以,包含从红热焦炭所发生的粉尘的热气流在到达窑口罩103之前,例如在受到横向风等干扰作用时,粉尘在到达窑口罩103之前就会向外气中扩散,很难对其进行可靠的收集。所以实际情况是,历来的窑口集尘装置100并未达到理想的防止环境污染的效果。所以,以上述历来的窑口集尘方式是考虑了增大窑口罩103、扩大粉尘的收集范围的方案,但这样做,窑口罩会与移动机械、即推出机及导向车等干涉,所以实际上是不能实现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煤的干溜工序中可靠地收集从炼焦炉的窑口所放出的粉尘的炼焦炉的窑口集尘装置,其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尤其能够可靠地对应大量的粉尘从窑口放出的时间的炼焦炉的窑口集尘装置。本专利技术之1所述的炼焦炉的窑口集尘装置,是对从由并排设置多个炭化室构成的炼焦炉的各炭化室的窑口所放出的粉尘、由集尘罩进行收集吸引并进行集尘处理的炼焦炉的窑口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罩,被设置在从各炭化室排出焦炭时所使用的工作机械与所述窑口相对面的部分。在炼焦炉中,进行从炭化室排出焦炭作业时,在与包含窑口的多个炭化室相对应,在炉前设定的作业区域中,操作者与各种机器等进行焦炭的排出、炉盖的清扫等中所规定的一连串的操作。作为所述一连串的操作,具体的可以列举如下将安装在焦炭排出的对象炭化室上的炉盖取下的炉盖取下操作,从取下炉盖的炭化室由推出机压头的驱动将焦炭从主机侧向焦炭侧推出的出窑操作,将粘附于取下的炉盖上的煤焦油等清除而清洁化的炉盖清扫操作,将在炉盖取下状态下的炭化室窑口的框架上粘附的煤焦油去除而清洁化的清扫操作,以及将临时取下的炉盖安装于炭化室的炉盖安装操作等推出机及导向车共同的工作。另外,作为推出机固有的操作,还可以列举出在焦炭排出后的炭化室上安装炉盖的状态下,原料煤从炉顶通过装入车而装入该炭化室时,使炭化室内的煤的高度均匀化的平整操作。在实行这些一连串的操作期间,虽然从炼焦炉的窑口向外部放出了大量的粉尘,但本专利技术的窑口集尘装置,正是为了有效收集于集尘这些粉尘的装置。这样,根据本专利技术之1所述的专利技术,通过在推出机及导向车的一方或双方(以下将它们总称为工作机械)设置以窑口作为对象的集尘罩,能够在工作机械移动到由炉盖的开放而放出大量粉尘的作业对象的炭化室的状态,使该集尘罩呈与炭化室的窑口相对的状态,所以从炭化室红热焦炭所放出的大量粉尘能可靠地被集尘罩所收集。另外,特别是在设置有推出机的一侧(主机一侧),在向炭化室内装入煤时,实行了为使炭化室内煤的高度均匀化的平整操作。此时虽然粉尘也从炉盖上开放的小盖向外部排出,但通过在推出机上设置集尘罩,能够有效地收集从该小盖所放出的粉尘。这样,根据本专利技术之1的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在现有的固定式炉侧罩中所存在的、对于从开放炉盖的窑口或安装炉盖状态下的小盖口所放出的粉尘不能可靠地被收集的问题,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粉尘从炼焦炉的飞散,对防止大气污染做出大的贡献。本专利技术之2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本专利技术之1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罩,能够将窑口中作业区域的上部及两侧进行覆盖。在该专利技术中,所谓窑口的作业区域,是指与包含从炭化室排出焦炭操作的成为作业对象的窑口的多个窑口的炭化室的多个室相对应、而在炉前所设定的作业区域,在该作业区域内,操作者进行排出焦炭等所述一连串的操作。这样,根据本专利技术之2的专利技术,由于集尘罩可将窑口的作业区域的上部及两侧部覆盖,所以在工作机械向作业对象的炭化室移动的状态下,在包含该炭化室的炉前作业区域,不仅是从窑口所放出的粉尘,而且在作业区域所述一连串的操作时所发生的粉尘也能够由覆盖作业区域的上部及两侧部的集尘罩所收集。能够更加可靠地将在作业区域所发生的几乎全部粉尘进行集尘。所以在现有的仅在窑口上部设置罩的集尘装置中,会产生粉尘从未全部覆盖的窑口的侧部向外部放出的问题,但根据在本专利技术之2的专利技术,就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使粉尘的收集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本专利技术之3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本专利技术之2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罩,进而还具有将窑口中粉尘多放出区域的下部进行覆盖的下部覆盖板。在该专利技术中,所谓粉尘多放出区域,是指在所述作业区域内从窑口、特别是放出很多粉尘的区域,具体说来,是以焦炭排出对象的炭化室的窑口为基准,至少于该基准窑口具有相同的宽度、在规定高度位置上方的区域。这样,根据本专利技术之3的专利技术,由于在集尘罩中设置有能够覆盖所述粉尘多放出区域的下部的下部覆盖板,所以从窑口放出的粉尘,其大部分都被诱导到该下部覆盖板处,且不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能够可靠被收集到集尘罩。所以,以前,在粉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学田中秀人吉本圭司宇野钦文
申请(专利权)人:关西热化学株式会社住重机器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