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riangular wire harness doubling mechanism, including linear module, module bracket, switching device and doubling device; linear module installed in the module bracket; switch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linear module below, just below the line device in the linear module, with sliding linear mode group. The invention adopts automatic mechanical device instead of manual operation, and the biggest advantage is reducing cost, 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ensuring product consistency. Besides,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low maintenance cost and simple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角线束并线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三角线束并线机构。
技术介绍
三角线束作为电子产品和工业设备上一种重要的零部件,其市场需求量极大。由于三角线束线材端部有压合端子,合并为三角线束又有排布顺序要求,因而用机器实现将三根线材合并为三角形线束一直是技术难点,导致线材行业生产三角线束多采用先用设备单独生产单根导线,然后以人工将三根导线合并成三角线束置于缝纫机上进行捆扎,生产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昂,且产品的一致性难以保证。因此,设计出一种可实现三角线束并线的机构就尤为有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难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节约人工成本、结构简单、生产效率较高,可实现三角线束并线的机构,即一种三角线束并线机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三角线束并线机构,包括线性模组、模组支架、转接装置和并线装置;线性模组安装于模组支架上;转接装置安装设置于线性模组下方,并线装置位于线性模组的正下方,线性模组上具有滑台。所述转接装置包括模组连接板、转接座板、气缸I背板、滑台气缸I、气动手指I背板、气动手指I、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角线束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性模组(1)、模组支架(2)、转接装置(3)和并线装置(4);线性模组(1)安装于模组支架(2)上;转接装置(3)安装设置于线性模组(1)下方,并线装置(4)位于线性模组(1)的正下方,线性模组(1)上具有滑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角线束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性模组(1)、模组支架(2)、转接装置(3)和并线装置(4);线性模组(1)安装于模组支架(2)上;转接装置(3)安装设置于线性模组(1)下方,并线装置(4)位于线性模组(1)的正下方,线性模组(1)上具有滑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角线束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装置(3)包括模组连接板(31)、转接座板(32)、气缸I背板(33)、滑台气缸I(34)、气动手指I背板(35)、气动手指I(36)、一号夹钳I型(37)、二号夹钳I型(38)、气缸II背板(39)、滑台气缸II(310)、气动手指II背板(311)、一号夹钳II型(312)、二号夹钳II型(313)和气动手指II(314);模组连接板(31)与线性模组(1)上的滑台连接;滑台气缸I(34)通过气缸I背板(33)与转接座板(32)连接;所述的一号夹钳I型(37)、二号夹钳I型(38)均装设于气动手指I(36)上;所述气动手指I(36)通过气动手指I背板(35)与滑台气缸I(34)连接;滑台气缸II(310)通过气缸II背板(39)与转接座板(32)连接;气动手指II(314)通过气动手指II背板(311)与滑台气缸II(310)连接;所述的一号夹钳II型(312)、二号夹钳II型(313)均与气动手指II(31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角线束并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线装置(4)包括顶升气缸(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德章,胡盛财,王小龙,庞文凯,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