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乘式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8844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骑乘式车辆。在燃料箱中,车辆宽度方向的尺寸小于车辆上下方向的尺寸,并且小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尺寸。所述燃料箱的下边缘设置在比左下框架部分、右下框架部分和气缸盖罩的下端高的位置。所述燃料箱的前部安装到下行框架部分。所述燃料箱的后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比所述左下框架部分和所述右下框架部分更靠近车辆中心的位置处安装到联接框架。

Riding vehic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iding type vehicle. In the fuel tank, the width of the vehicle is smaller than the size of the vehicle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s, and is less than the size of the front and rear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The lower edge of the fuel tank is set at a higher position than the lower left frame part, the right lower frame part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cylinder cover cover. The front part of the fuel tank is installed to the downlink frame part. The rear part of the fuel tank is mounted on the connecting frame in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which is closer to the vehicle center than the left lower frame part and the right lower frame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骑乘式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骑乘式车辆。
技术介绍
日本特开专利申请公报No.H02-88382中所描述的摩托车的车体框架(7)包括头管(7a)、下行管(7b)和成对的左右下框架(7c,7c)。下行管(7b)从头管(7a)向下延伸。下框架(7c,7c)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从下行管(7b)的下部向后和向外延伸。另外,车体框架(7)包括成对的左右中心框架(7d,7d)和成对的左右后框架(7e,7e)。中心框架(7d,7d)分别从下框架(7c,7c)向上和向后延伸。后框架(7e,7e)分别从中心框架(7d,7d)向后延伸。另外,日本特开专利申请公报No.H02-88382中所描述的摩托车包括车座(6)和储物箱(21),其中,骑乘者坐在车座(6)上。储物箱(21)设置在座位(6)的下方,并且由车体框架(7)支承。储物箱(21)的前部由副框架(7i)支承。当坐在车座(6)上时,骑乘者将他/她的脚放在成对的左右踏板(9a,9a)上,该成对的左右踏板(9a,9a)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通道部分(罩9)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设置在右踏板(9a)和左踏板(9a)之间。通道部分(9)形成为向上突出的形状。通道部分(9)设置在比车座(6)低的位置。利用设置在低位置的通道部分(9),骑乘者容易地以他/她的腿跨越通道部分(9)。因此,骑乘者可以容易地骑上/离开摩托车。燃料箱(4)设置在通道部分(9)中。具体地,燃料箱(4)设置在通道部分(9)的内部空间中。与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相比,燃料箱(4)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更大。换言之,燃料箱(4)形成为宽的形状。燃料箱(4)的前部通过箱固定金属托架(8,8)固定在左右下框架(7c,7c)。燃料箱(4)的后部通过其它箱固定金属托架(8,8)固定在左右下框架(7c,7c)。当安装到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布置为具有较宽间隔的左右下框架(7c,7c)时,燃料箱(4)被牢固地支承。发动机单元(5)设置在燃料箱(4)的后方并且在储物箱(21)的下方。在车辆正视图中,燃料箱(4)和气缸盖罩彼此重叠。在日本特开专利申请公报No.H02-88382中所描述的摩托车中,设置有燃料箱(4)的通道部分(9)设置在左右踏板(9a,9a)之间。因此,左右踏板(9a,9a)的每一者必然被设计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具有相对小的尺寸。当左右踏板(9a,9a)中的每一者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具有相对小的尺寸时,骑乘者难以将他/她的脚放置在左右踏板(9a,9a)上。这造成降低骑乘者的舒适度的缺点。另外,发动机设置成紧邻燃料箱(4)的后方。发动机包括气缸和气缸盖罩,该气缸盖罩被设置为与气缸分立。在执行维护工作时,将气缸盖罩从气缸拆卸。然而,燃料箱成为障碍并且使气缸盖罩难以拆卸。这造成降低维护性能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骑乘式车辆,其可以通过将燃料箱可靠地制造为具有足够的容量且同时通过将右脚踏板和左脚踏板中的每一者制造为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大尺寸,来增强骑乘者的舒适度和可维护性。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骑乘式车辆来实现。优选实施例出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根据一个方面的骑乘式车辆包括头管部分、下行框架部分、左侧框架、右侧框架、联接框架、车座、储物部分、左脚踏板、右脚踏板、通道部分、燃料箱和发动机。下行框架部分从头管部分向下延伸。左侧框架包括左下框架部分和左后框架部分。左下框架部分从下行框架部分的下部向后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横向地向左延伸。左后框架部分从左下框架部分向后上方延伸。右侧框架包括右下框架部分和右后框架部分。右下框架部分从下行框架部分的下部向后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横向地向右延伸。右后框架部分从右下框架部分向后上方延伸。联接框架联接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车座由左后框架部分和右后框架部分支承。车座为骑乘者就坐其上的构成元件。储物部分设置在车座下方。左脚踏板设置在比车座低的位置,并且由左下框架部分支承。左脚踏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车座的前方。右脚踏板设置在比车座低的位置,并且由右下框架部分支承。右脚踏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车座的前方。通道部分向上突出,同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设置在左脚踏板和右脚踏板之间。燃料箱设置在通道部分中。发动机包括气缸和气缸盖罩。气缸盖罩设置在气缸的前方,并且设置为与气缸分立。发动机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燃料箱的后方并且设置在储物部分下方。通道部分的上边缘的下端设置在车座的前方,并且设置在比车座的上边缘低的位置。燃料箱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正视图中与气缸盖罩重叠。联接框架在位于气缸盖罩的至少一部分的后方的位置处接合到左侧框架和右侧框架。联接框架的上端设置在比气缸盖罩高的位置。燃料箱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燃料箱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并且小于燃料箱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尺寸。燃料箱的下边缘位于比气缸盖罩的下端、左下框架部分和右下框架部分高的位置。燃料箱的前部安装到下行框架部分。燃料箱的后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比左下框架部分和右下框架部分更靠近车辆中心的位置处安装到联接框架。首先,已经想到增大右脚踏板和左脚踏板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然而,当右脚踏板和左脚踏板的每一者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横向向外增大时,车辆增大。因此,该增大可能影响车辆的侧倾角。鉴于此,想到通过设计设置在通道部分中的燃料箱的尺寸,使右脚踏板和左脚踏板的每一者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横向向内增大。换言之,期望通过减小燃料箱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来抑制车辆的增大,并且同时,右脚踏板和左脚踏板的尺寸可以被增加。另外,期望通过减小燃料箱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使气缸盖罩周围的空间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增大,并且因此,可以改善气缸盖罩拆卸的容易程度,并且因此可以增强可维护性。然而,已经发现,仍存在余地改善气缸盖罩拆卸的容易程度。通过减小燃料箱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增大气缸盖罩周围的空间,并且因此,增强了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对气缸盖罩的可访问性。然而,需要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相等地增加右脚踏板和左脚踏板的尺寸以增强骑乘者的舒适度。因此,燃料箱和气缸盖罩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必然重叠。因此,已经发现,不能按照预期提高气缸盖罩拆卸的容易程度。为了提高气缸盖罩拆卸的容易程度,可以假设增大燃料箱和气缸盖罩之间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空间。然而,当减小燃料箱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以增加右脚踏板和左脚踏板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时,难以减小燃料箱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尺寸以使燃料箱可靠地制造为具有足够的容量。鉴于此,利用日本特开专利申请公报No.H02-88382中所描述的摩托车,已经想到使燃料箱相对于气缸盖罩向下偏移。日本特开专利申请公报No.H02-88382中描述了一种构造,燃料箱(4)的上边缘位于比气缸盖罩的上端低的位置。因此,可以预期的是,利用日本特开专利申请公报No.H02-88382的构造,使在车辆正视图中燃料箱和气缸盖罩之间的重叠范围可以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减小,并且可以增强可维护性。然而,已经发现,利用该构造无法增强可维护性。这是因为接合到右侧框架和左侧框架的储物部分或联接框架设置在气缸的上方并且妨碍访问气缸盖罩,并且因此,不能增强可维护性。鉴于此,已检查相对于气缸盖罩向上偏移的燃料箱的构造。已经遇到待解决的另一个问题。为了向上移动燃料箱,用于从下方支承燃料箱的支承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骑乘式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骑乘式车辆,包括:头管部分;下行框架部分,所述下行框架部分从所述头管部分向下延伸;左侧框架,所述左侧框架包括左下框架部分和左后框架部分,所述左下框架部分从所述下行框架部分的下部向后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横向地向左延伸,所述左后框架部分从所述左下框架部分向后上方延伸;右侧框架,所述右侧框架包括右下框架部分和右后框架部分,所述右下框架部分从所述下行框架部分的所述下部向后且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横向地向右延伸,所述右后框架部分从所述右下框架部分向后上方延伸;联接框架,所述联接框架联接所述左侧框架和所述右侧框架;用于骑乘者的车座,所述车座由所述左后框架部分和所述右后框架部分支承;储物部分,所述储物部分设置在所述车座的下方;左脚踏板,所述左脚踏板设置在比所述车座低的位置,所述左脚踏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车座的前方,所述左脚踏板由所述左下框架部分支承;右脚踏板,所述右脚踏板设置在比所述车座低的位置,所述右脚踏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车座的前方,所述右脚踏板由所述右下框架部分支承;通道部分,所述通道部分向上突出,所述通道部分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左脚踏板和所述右脚踏板之间;燃料箱,所述燃料箱设置于所述通道部分中;和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燃料箱的后方且所述储物部分的下方,所述发动机包括气缸和气缸盖罩,所述气缸盖罩设置在所述气缸的前方,所述气缸盖罩与所述气缸分立地设置,其中所述通道部分的上边缘的下端设置在所述车座的前方,并且设置在比所述车座的上边缘低的位置,在车辆正视图中,所述燃料箱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气缸盖罩重叠,所述联接框架在位于所述气缸盖罩的至少一部分的后方的位置处接合到所述左侧框架和所述右侧框架,所述联接框架的上端设置在比所述气缸盖罩高的位置,所述燃料箱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燃料箱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并且小于所述燃料箱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燃料箱的下边缘设置在比所述气缸盖罩的下端、所述左下框架部分和所述右下框架部分高的位置,所述燃料箱的前部安装到所述下行框架部分,以及所述燃料箱的后部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比所述左下框架部分和所述右下框架部分更靠近车辆中心的位置处安装到所述联接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06 JP 2016-0012101.一种骑乘式车辆,包括:头管部分;下行框架部分,所述下行框架部分从所述头管部分向下延伸;左侧框架,所述左侧框架包括左下框架部分和左后框架部分,所述左下框架部分从所述下行框架部分的下部向后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横向地向左延伸,所述左后框架部分从所述左下框架部分向后上方延伸;右侧框架,所述右侧框架包括右下框架部分和右后框架部分,所述右下框架部分从所述下行框架部分的所述下部向后且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横向地向右延伸,所述右后框架部分从所述右下框架部分向后上方延伸;联接框架,所述联接框架联接所述左侧框架和所述右侧框架;用于骑乘者的车座,所述车座由所述左后框架部分和所述右后框架部分支承;储物部分,所述储物部分设置在所述车座的下方;左脚踏板,所述左脚踏板设置在比所述车座低的位置,所述左脚踏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车座的前方,所述左脚踏板由所述左下框架部分支承;右脚踏板,所述右脚踏板设置在比所述车座低的位置,所述右脚踏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车座的前方,所述右脚踏板由所述右下框架部分支承;通道部分,所述通道部分向上突出,所述通道部分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左脚踏板和所述右脚踏板之间;燃料箱,所述燃料箱设置于所述通道部分中;和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燃料箱的后方且所述储物部分的下方,所述发动机包括气缸和气缸盖罩,所述气缸盖罩设置在所述气缸的前方,所述气缸盖罩与所述气缸分立地设置,其中所述通道部分的上边缘的下端设置在所述车座的前方,并且设置在比所述车座的上边缘低的位置,在车辆正视图中,所述燃料箱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气缸盖罩重叠,所述联接框架在位于所述气缸盖罩的至少一部分的后方的位置处接合到所述左侧框架和所述右侧框架,所述联接框架的上端设置在比所述气缸盖罩高的位置,所述燃料箱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燃料箱在车辆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并且小于所述燃料箱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尺寸,所述燃料箱的下边缘设置在比所述气缸盖罩的下端、所述左下框架部分和所述右下框架部分高的位置,所述燃料箱的前部安装到所述下行框架部分,以及所述燃料箱的后部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比所述左下框架部分和所述右下框架部分更靠近车辆中心的位置处安装到所述联接框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所述下行框架部分向下后方延伸,并且所述燃料箱的前端设置于所述下行框架部分的后端的前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所述燃料箱包括前安装部分和后安装部分,所述前安装部分安装到所述下行框架部分,所述后安装部分安装到所述联接框架,以及所述前安装部分和所述后安装部分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燃料箱的上端和下端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所述燃料箱包括燃料箱体和凸缘部分,所述燃料箱体配置为储存燃料,所述凸缘部分设置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菊地拓史斋藤悠介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