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乘式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15843 阅读:4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4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骑乘式车辆。本骑乘式车辆包括联接框架部。联接框架部布置在比下部框架部高的位置处,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将下行框架部和后框架部相联接。联接框架部由金属板制成并且包括横向板部和纵向板部。横向板部沿车宽方向延伸。纵向板部沿上下方向延伸。

Riding vehic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iding type vehicle. The riding type vehicle comprises a connecting frame part. The connecting frame portion is arranged at a position higher than the lower frame portion and extends along the front and rear directions of the vehicle, and the lower frame port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frame portion. The connecting frame portion is made of a metal plate and includes a transverse plate portion and a longitudinal plate portion. The transverse plate portion extends along the vehicle width direction. The longitudinal plate extends along the upper and lower direc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骑乘式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骑乘式车辆。
技术介绍
骑乘式车辆包括由管构成的车身框架。例如,日本特许公开申请No.2000-229593描述了一种骑乘式车辆,其包括头管、下行框架部、下部框架部和车座框架部。下行框架部从头管向下延伸。下部框架部从下行框架部向后延伸。车座框架部从下部框架部向后上方延伸。此外,日本特许公开专利申请No.2000-229593中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包括在踏板中间的中间通道部。中间通道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联接框架部布置在中间通道部内。联接框架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将下行框架部和车座框架部相联接。通常,这些框架部由管制成,以用于可靠地实现所需的强度和刚度。利用联接框架部,能够增强前述骑乘式车辆的竖直刚度。例如,在车身框架中,竖直刚度是指当载荷向下作用在车身框架上时抵抗所引起的变形的刚度。然而,车辆的刚度不仅包含纵向刚度,还包含横向刚度和扭转刚度。例如,在车身框架中,横向刚度是指当载荷沿车宽方向作用在车身框架上时抵抗所引起的变形的刚度。例如,在车身框架中,扭转刚度是指当载荷沿相反的上下方向作用在车身框架的右侧部和左侧部时(即,当载荷作用在车身框架上以便扭转车身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骑乘式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骑乘式车辆,其包括:头管(11);下行框架部(12),其从所述头管(11)向下延伸;后框架部(13),其布置在所述下行框架部(12)的前端的后方,所述后框架部(13)包括下部框架部(16、17)和车座框架部(18、19),所述下部框架部(16、17)在比所述头管(11)低的位置处从所述下行框架部(12)向后延伸,所述车座框架部(18、19)从所述下部框架部(16、17)向后上方延伸;车座(4),其用于骑乘者,所述车座(4)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所述车座框架部(18、19)的上方;以及联接框架部(14),其在比所述下部框架部(16、17)高的位置处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联接框架部(14)将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06 JP 2016-0012111.一种骑乘式车辆,其包括:头管(11);下行框架部(12),其从所述头管(11)向下延伸;后框架部(13),其布置在所述下行框架部(12)的前端的后方,所述后框架部(13)包括下部框架部(16、17)和车座框架部(18、19),所述下部框架部(16、17)在比所述头管(11)低的位置处从所述下行框架部(12)向后延伸,所述车座框架部(18、19)从所述下部框架部(16、17)向后上方延伸;车座(4),其用于骑乘者,所述车座(4)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所述车座框架部(18、19)的上方;以及联接框架部(14),其在比所述下部框架部(16、17)高的位置处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联接框架部(14)将所述下行框架部(12)和所述后框架部(13)相联接,其中所述联接框架部(14)由金属板制成,并且所述联接框架部(14)包括横向板部(41)和纵向板部(42、43),所述横向板部(41)沿车宽方向延伸,所述纵向板部(42、43)沿上下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所述横向板部(41)的车宽方向尺寸比所述纵向板部(42、43)的上下方向尺寸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所述联接框架部(14)包括第一接合部(141)和第二接合部(142),所述第一接合部接合到所述下行框架部(12),所述第二接合部接合到所述后框架部(13),其中,所述横向板部(41)包括横向主体(46),所述横向主体(46)位于所述第一接合部(141)和所述第二接合部(142)之间,并且所述横向主体(46)的车宽方向尺寸不同于所述第一接合部(141)和所述第二接合部(142)的车宽方向尺寸中的任一者或两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所述横向主体(46)包括车宽方向尺寸彼此不同的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所述纵向板部(42、43)包括纵向主体(58、68),所述纵向主体(58、68)位于所述第一接合部(141)与所述第二接合部(142)之间,并且所述纵向主体(58、68)的上下方向尺寸不同于所述第一接合部(141)和所述第二接合部(142)的上下方向尺寸中的任一者或两者,优选地,所述纵向主体(58、68)包括上下方向尺寸彼此不同的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所述联接框架部(14)包括孔(44a、45a、46a、46b、46c、53、5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所述孔设置在所述横向板部(41)中和/或所述孔设置在所述纵向板部(42、43)中。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所述孔(53,55)呈圆形,或者所述孔(53,55)呈在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上拉长的形状。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所述孔(53)在边缘上设置有肋部(54)。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中,在车辆侧视图中,所述联接框架部(14)布置成相对于所述车辆前后方向倾斜。11.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斋藤悠介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