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乘式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17122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9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骑乘式车辆在头管的后方且发动机单元的上方配置存物箱,在该存物箱的后方且发动机单元的后方斜上方配置燃料箱,在该燃料箱的上方配置乘车用车座,在该骑乘式车辆中能够不对存物箱的容量产生影响地配置防抱死制动控制器。从左右一对主构架(13)的后部向后上方延伸然后横跨燃料箱(19)的前部的车座支承构架(77)用其上端部对乘车用车座(20)的前部进行支承地设在左右一对主构架(13)之间,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配置在由车座支承构架(77)从上方覆盖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骑乘式车辆,该骑乘式车辆具有车架、发动机単元、存物箱、燃料箱、乘车用车座、及防抱死制动控制器;该车架具有头管和左右一对主构架,该头管按能够转向的方式支承对前轮进行枢轴支撑的前叉,该左右一对主构架从该头管向后方延伸;该发动机単元被支承在该车架上;该存物箱配置在上述头管的后方且上述发动机単元的上方,支承在上述主构架上;该燃料箱配置在该存物箱的后方且上述发动机単元的后方斜上方,支承在上述车架上;该乘车用车座配置在该燃料箱的上方;该防抱死制动控制器用于对供给到配置在上述前轮及后轮的至少一方的盘式制动器的液压进行控制,防止制动时陷入抱死状态。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I中已知这样的机动ニ轮车,该机动ニ轮车在车架上支承发动机单元,并且在上述车架上支承存物箱和燃料箱;该车架具有头管具有头管、从该头管向后下延伸的左右一对主构架、以及从这些主构架的偏后部的中间部向后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车座轨;该存物箱被配置在上述头管的后方且上述发动机単元的上方,并且其后部被配置在上述两车座轨的前部的上方;该燃料箱在上述存物箱的后方且上述发动机単元的后方斜上方配置在上述两车座轨之间。另ー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已知这样的机动ニ轮车,该机动ニ轮车在支承在车架的发动机単元与配置在该发动机単元的上方的燃料箱之间配置液压调节器,该液压调节器对从主液压缸供给到盘式制动器的液压进行控制,防止制动时陷入抱死状态。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3-220072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21681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可是,在由上述专利文献I公开的机动ニ轮车中,存物箱的后部配置在车座轨的前部的上方,所以,需要避免与车座轨的干渉,而且存在难以增大存物箱的容量的问题。因此,如骑乘式车辆在头管的后方且发动机単元的上方配置存物箱,在该存物箱的后方且发动机单元的后方斜上方配置燃料箱,当在这样的骑乘式车辆中适用在上述专利2中公开的防抱死制动控制器的配置结构即在发动机単元的上方配置防抱死制动控制器的结构时,希望极カ地将存物箱的容量确保得大。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该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使得能够在这样的骑乘式车辆中按极カ地确保大的存物箱的容量的方式配置防抱死制动控制器,该骑乘式车辆在头管的后方且发动机単元的上方配置存物箱,在该存物箱的后方且发动机単元的后方斜上方配置燃料箱。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骑乘式车辆具有车架、发动机単元、存物箱、燃料箱、乘车用车座、及防抱死制动控制器;该车架具有头管和左右一对主构架,该头管按能够转向的方式支承对前轮进行枢轴支撑的前叉,该左右一对主构架从该头管向后方延伸;该发动机単元被支承在该车架上;该存物箱配置在上述头管的后方且上述发动机単元的上方,并被支承在上述主构架上;该燃料箱配置在该存物箱的后方且上述发动机単元的后方斜上方,并被支承在上述车架上;该乘车用车座配置在该燃料箱的上方;该防抱死制动控制器用于对供给到被配置在上述前轮及后轮的至少一方的盘式制动器的液压进行控制,防止制动时陷入抱死状态;其第I特征在于从左右一对上述主构架的后部向后上方延伸然后横跨上述燃料箱的前部的车座支承构架,以用其上端部支承上述乘车用车座的前部的方式被设在左右ー对上述主构架之间,上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由上述车座支承构架从上方覆盖并被配置在上述发动机単元的上方。另外,本专利技术在第I特征的构成的基础上,还具有第2特征上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在侧面观察时被配置在由上述发动机単元、上述存物箱及上述燃料箱围住的区域,并被支承在上述车架上,上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具有液压调节器、第一液压控制単元、以及第一液压管路,该液压调节器对液压发生单元产生的液压进行调压,该第一液压控制单元进一步对来自该液压调节器的液压进行控制并被配置在上述液压调节器的下部前方,该第一液压管路将上述液压调节器与第一液压控制単元之间连接并且至少在第一液压控制单元侧的部分当侧面观察时向前下方傾斜。 本专利技术在第2特征的构成的基础上,还具有第3特征上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除了上述液压调节器、第一液压管路及第一液压控制単元外,还具有第二液压管路和第二液压控制单元;该第二液压管路的一端与上述液压调节器连接;该第二液压控制单元进ー步对来自上述液压调节器的液压进行控制,与第二液压管路的另一端连接,并且配置在上述液压调节器的左右任一方的侧方;上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和对上述液压调节器进行支承并且被固定在上述车架上的调节器撑条配置在左右ー对上述主构架之间,第二液压控制単元与上述液压调节器一起紧固在上述调节器撑条上。本专利技术在第3特征的构成的基础上,还具有第4特征保持电气配线的电气配线保持构件,以俯视时被配置在上述两主构架之间的方式被安装在上述调节器撑条的左右两侧部中的与配置第二液压控制单元的ー侧相反的那ー侧的侧部。本专利技术在第I 第4特征的构成的任ー个的基础上,还具有第5特征在上述存物箱的前侧下部,一体地设有在上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的前方朝下方突出的突部,在该突部内形成小物件箱。本专利技术在第I 第5特征的构成的任ー个的基础上,还具有第6特征在上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与上述燃料箱之间固定配置ECU箱,该ECU箱收容了对上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的动作进行控制的ECU。另外,本专利技术在第4特征的构成的基础上,还具有第7特征上述液压调节器具有调节器主体和一体地具有分接器并被安装在上述调节器主体上的盖,在上述调节器撑条上,以上述调节器主体夹在相互之间的方式设置左右一对侧壁部,上述分接器配置在左右ー对上述侧壁部的一方与上述调节器主体之间。实施方式的第一及第ニ主液压缸38、39与本专利技术的液压发生単元对应,实施方式的延迟阀41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液压控制単元对应,实施方式的比例减压阀43与本专利技术的第ニ液压控制单元对应。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I特征,设在左右ー对上述主构架之间的车座支承构架横跨燃料箱的前部,并且用其上端部支承乘车用车座的前部,所以,能够在避免车座支承构架及燃料箱的相互干渉的同时用车座支承构架支承乘车用车座的前部载荷。而且,车座支承构架从上述主构架的后部朝后上方延伸,能够在避免与上述车座支承构架的干渉的同时在下方将存物箱的后侧下部形成得大,能够极カ地增大存物箱的容量。而且,防抱死制动控制器由车座支承构架从上方覆盖,配置在发动机単元的上方,所以,能够紧凑地配置存物箱、燃料箱、及防抱死制动控制器。 另外,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2特征,防抱死制动控制器当侧面观察时配置在由发动机単元、存物箱及燃料箱围住的区域,防抱死制动控制器具有液压调节器、第一液压控制单元、以及第ー液压管路,该第一液压控制単元配置在液压调节器的下部前方,该第一液压管路连接液压调节器与液压控制単元之间,第一液压管路的至少第一液压控制单元侧的部分当侧面观察时向前下方傾斜。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3特征,防抱死制动控制器除了液压调节器、第一液压管路及第一液压控制単元外,还具有第二液压管路和第二液压控制単元,防抱死制动控制器和对液压调节器进行支承的调节器撑条配置在车架具有的左右一对主构架之间,所以,能够在车宽方向上紧凑地配置防抱死制动控制器。另外,由于将第二液压控制単元与液压调节器一起紧固在调节器撑条上,所以,为了用调节器撑条支承第二液压控制单元不需要专用的部件,能够减少部件个数。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4特征,在与配置第二液压控制单元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2.23 JP 2011-0374371.一种骑乘式车辆,具有车架(F)、发动机单元(EU)、存物箱(18)、燃料箱(19)、乘车用车座(20)、及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该车架(F)具有头管(12)和左右一对主构架(13),该头管(12)按能够转向的方式支承对前轮(WF)进行枢轴支撑的前叉(11),该左右一对主构架(13)从该头管(12)向后方延伸;该发动机単元(EU)被支承在该车架(F)上;该存物箱(18)配置在所述头管(12)的后方且所述发动机単元(EU)的上方,并被支承在所述主构架(13)上;该燃料箱(19)配置在该存物箱(18)的后方且所述发动机単元(EU)的后方斜上方,并被支承在所述车架(F)上;该乘车用车座(20)配置在该燃料箱(19)的上方;该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用于对供给到被配置在所述前轮(WF)及后轮(WR)的至少一方的盘式制动器(BF、BR)的液压进行控制,防止制动时陷入抱死状态,其特征在干从左右一对所述主构架(13)的后部向后上方延伸后横跨所述燃料箱(19)的前部的车座支承构架(77),以用该车座支承构架(77)的上端部支承所述乘车用车座(20)的前部的方式被设在左右一对所述主构架(13)之间,所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由所述车座支承构架(77)从上方覆盖,并被配置在所述发动机単元(EU)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骑乘式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在侧面观察时被配置在由所述发动机単元(EU)、所述存物箱(18)及所述燃料箱(19)围住的区域(A),并被支承在所述车架(F)上,所述防抱死制动控制器(37)具有液压调节器(40)、第一液压控制単元(41)、以及第一液压管路(42),该液压调节器(40)对液压发生单元(38、39)产生的液压进行调压,该第一液压控制単元(41)对来自该液压调节器(40)的液压进行进ー步控制并被配置在所述液压调节器(40)的下部前方,该第一液压管路(42)将所述液压调节器(40)与第一液压控制単元(41)之间连接,并且至少第一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井龙一大岛正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