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腔组织构建体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7993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1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腔组织构建体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装置,其中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用于制备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内壁(5)和外壁(10),其中,所述内壁(5)为包含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构建体,所述外壁(10)为管状;将所述外壁(10)与所述内壁(5)通过套装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单独提供内壁和外壁,并且外壁均管状结构,内壁为包含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构建体,可以通过套装的方式将内壁与外壁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管腔组织构建体,这种组装方法步骤简单,组装效率高,适用于批量生产。

The structure of the lumen tissu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prepar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lumen tissue constructs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lumen tissue constructs: for preparation of wall lumen tissue constructs (5) and wall (10), wherein the inner wall (5) constructs to contain biologically active substances the biological, the outer wall (10) is tubular; the outer wall of the inner wall (10) and (5) are connected together by a fixed sleev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separate inner and outer walls and external wall tubular structure, the inner wall is containing the bioactive substances of biological constructs, can suit the inner and outer walls are fixedly connected together, thus forming the lumen tissue constructs, the assembly method of simple procedures, high assembling efficiency, suitable for mass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腔组织构建体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组织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腔组织构建体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血管移植术可用于对狭窄、闭塞、扩张、损伤或畸形的血管进行重建或修补。常见的血管移植物的来源为患者自体的动脉或静脉,但是,在患者自体的脉管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例如患者患有脉管疾病或先前已实施过血管移植术),需要使用人工血管或异源血管作为替代物。现有的人工血管是由聚合物纤维(例如尼龙、涤纶)、蚕丝或膨体聚四氟乙烯制成。在进行血管移植时,可利用完整的人工血管对存在问题的血管进行重建,或者也利用片状或者块状等人工血管。对有问题的血管进行修补。虽然使用这种人工血管对病变或受损血管进行替换或修补在临床上已取得巨大成效,但其依然面临难以解决的问题,包括在长时间植入后血栓的再次发生和管腔再狭窄的出现。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这种人工血管的内壁缺少完整的内皮细胞层。目前已有大量实验研究试图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包括:在人工血管内壁附着诱导因子,吸引血液中的干细胞(例如内皮祖细胞)的粘附、分化与生长;在人工血管内壁涂抹生物材料,促进种植在其上的干细胞的分化或者成体细胞的粘附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管腔组织构建体及其制备方法、制备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用于制备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内壁(5)和外壁(10),其中,所述内壁(5)为包含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构建体,所述外壁(10)为管状;将所述外壁(10)与所述内壁(5)通过套装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用于制备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内壁(5)和外壁(10),其中,所述内壁(5)为包含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构建体,所述外壁(10)为管状;将所述外壁(10)与所述内壁(5)通过套装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外壁(10)与所述内壁(5)通过套装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包括套装操作,所述套装操作包括:先将所述内壁(5)固定,然后移动所述外壁(10)将所述外壁(10)套装在所述内壁(5)外侧;或者,先将所述外壁(10)固定,然后移动所述内壁(5)将所述内壁(5)套装在所述外壁(10)内侧;或者,所述外壁(10)和所述内壁(5)同时运动,以使所述外壁(10)套装所述内壁(5)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外壁(10)与所述内壁(5)通过套装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还包括在所述套装操作之前进行粘合剂涂覆操作:在所述外壁(10)的内表面和/或所述内壁(5)的外表面涂覆粘合剂,以在所述套装操作后通过所述粘合剂使所述外壁(10)与所述内壁(5)相互粘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涂覆操作还包括:根据所述外壁(10)与所述内壁(5)之间的间隙大小调整所述粘合剂的涂覆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装操作之前还包括:调节所述外壁(10)与所述内壁(5)之间的轴向和/或周向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10)和/或所述内壁(5)由3D生物打印机打印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构建体为消化道管腔组织构建体、呼吸道管腔组织构建体、淋巴管管腔组织构建体或血管管腔组织构建体。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提供用于制备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内壁(5)和外壁(10)之前,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制备所述外壁(1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5)和/或所述外壁(10)为侧壁开口或侧壁封闭的管状结构。10.一种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和套装装置,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分别用于承载用于制备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外壁(10)和内壁(5),所述内壁(5)为包含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构建体,所述外壁(10)为管状,所述套装装置用于将所述外壁(10)与所述内壁(5)套装并固定连接在一起。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柱(9),所述外壁(10)套设于所述支撑柱(9)的外周;或者,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套设于所述外壁的外周。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夹具(3),所述夹具(3)用于夹持支撑所述内壁(5)的支撑部件,所述内壁(5)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件的外周;或者,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所述内壁(5)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外周。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为3D生物打印机打印所述内壁(5)时用于支撑所述内壁(5)的旋转杆(4)。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装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外壁(10)和/或所述内壁(5),以使所述外壁(10)与所述内壁(5)发生相对运动,实现所述外壁(10)与所述内壁(5)的套装。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装装置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并用于使所述驱动机构复位。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裕建温学敏李意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