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3477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制备装置。制备装置包括:第一承载部,用于承载所述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外壁(1);第二承载部(4),用于承载所述管腔组织构建体的生物构建体(2);以及驱动机构,用于使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二承载部(4)能够相对移动,以便所述生物构建体(2)贴附在所述外壁(1)的内周面上。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外壁(1)内套设包含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物构建体(2),以模拟生物体的生物管腔组织,因此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管腔组织不能适应于人体环境的问题。

Preparation device of lumen tissue building bod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preparing a lumen tissue building body. The preparation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bearing part for bearing the outer wall of the lumen tissue constructs (1); second (4), the bearing part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lumen tissue constructs biological bearing (2);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first bearing and the second bearing part (4) can move relatively, so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iological body (2) is attached on the outer wall (1) on the inner peripheral surfac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cal proposal of the application, through the wall of constructs in the lumen tissue (1) within the set contains bioactive substances of biological constructs (2), to simulate the biological organism lumen tissue, so as to improve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n the artificial lumen tissue can not adapt to the human environment probl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制备装置
本技术涉及人工生物组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血管移植术可用于对狭窄、闭塞、扩张、损伤或畸形的血管进行重建或修补。常见的血管移植物的来源为患者自体的动脉或静脉,但是,在患者自体的脉管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例如患者患有脉管疾病或先前已实施过血管移植术),需要使用人工血管或异源血管作为替代物。现有的人工血管是由聚合物纤维(例如尼龙、涤纶)、蚕丝或膨体聚四氟乙烯制成。在进行血管移植时,可利用完整的人工血管对存在问题的血管进行重建,或者也利用片状或者块状等人工血管。对有问题的血管进行修补。虽然使用这种人工血管对病变或受损血管进行替换或修补在临床上已取得巨大成效,但其依然面临难以解决的问题,包括在长时间植入后血栓的再次发生和管腔再狭窄的出现。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这种人工血管的内壁缺少完整的内皮细胞层。目前已有大量实验研究试图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包括:在人工血管内壁附着诱导因子,吸引血液中的干细胞(例如内皮祖细胞)的粘附、分化与生长;在人工血管内壁涂抹生物材料,促进种植在其上的干细胞的分化或者成体细胞的粘附与生长。然而到目前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制备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承载部,用于承载所述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外壁(1);第二承载部(4),用于承载所述管腔组织构建体的生物构建体(2);以及驱动机构,用于使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二承载部(4)能够相对移动,以便所述生物构建体(2)贴附在所述外壁(1)的内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承载部,用于承载所述管腔组织构建体的外壁(1);第二承载部(4),用于承载所述管腔组织构建体的生物构建体(2);以及驱动机构,用于使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二承载部(4)能够相对移动,以便所述生物构建体(2)贴附在所述外壁(1)的内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张紧或扩张所述外壁(1)的扩管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管装置包括腔体(5)和设置在所述腔体(5)上的吸气口(11),所述第一承载部包括管状件(3),所述管状件(3)套设在所述外壁(1)的外侧,所述管状件(3)上设置有孔口(9),所述管状件(3)设置在所述腔体(5)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件(3)与所述腔体(5)的内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沿所述管状件(3)的周向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5)具有敞口端,所述管状件(3)通过所述敞口端插入所述腔体(5)中,所述管状件(3)的远离所述敞口端的一端是封闭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5)具有与所述敞口端相对的底部,所述底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裕建温学敏王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