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薄膜晶体管以及显示面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以及具有该薄膜晶体管的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就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方式的液晶显示器而言,通过将TFT基板和具有R(红),G(绿),B(蓝)色的滤色片基板设置所需的间隔而贴合,并向TFT基板与滤色片基板之间注入液晶,对每个像素控制液晶分子的光透过率,由此,能够显示影像。在TFT基板中,数据线和扫描线在纵向和横向上布线为网格状,并在数据线和扫描线交叉的部位形成由TFT构成的像素。另外,在由多个像素构成的显示区域的周围形成由TFT构成且用于驱动数据线以及扫描线的驱动电路。根据半导体(硅)的结晶状态,TFT有非结晶状态的a-Si(amorphousSilicon:非晶硅)TFT和多晶状态的p-Si(polycrystallineSilicon:多晶硅)TFT这两种。a-SiTFT的电阻高且漏电流(泄漏电流)小。另外,p-SiTFT与a-SiTFT相比,电子的迁移率非常大。因此,在构成显示区域的各像素中使用漏电流小的a-SiTFT,在驱动电路中使用电子迁移率大的p-SiTFT。另一方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栅电极,形成于基板的表面,第一非晶硅层,形成于该栅电极的上侧,多个多晶硅层,被该第一非晶硅层分离,并且,彼此之间具有所需的间隔尺寸地形成于所述栅电极的上侧,第二非晶硅层和n+硅层,形成于所述多个多晶硅层和所述第一非晶硅层的上侧,源电极和漏电极,形成在该n+硅层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栅电极,形成于基板的表面,第一非晶硅层,形成于该栅电极的上侧,多个多晶硅层,被该第一非晶硅层分离,并且,彼此之间具有所需的间隔尺寸地形成于所述栅电极的上侧,第二非晶硅层和n+硅层,形成于所述多个多晶硅层和所述第一非晶硅层的上侧,源电极和漏电极,形成在该n+硅层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尺寸在0.1μm~5μm的范围内。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田茂,野寺伸武,高仓良平,松岛吉明,松本隆夫,小林和树,桶谷大亥,
申请(专利权)人: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