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传导性硅酮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为涉及热传导性硅酮组合物的专利技术,该热传导性硅酮组合物在已封装在产生大的翘曲的发热元件时,即使处于苛刻的热循环试验环境下也不会从基材上剥离,且能够保持适宜的散热性能。
技术介绍
LSI、IC芯片等电子部件在使用中的发热,以及伴随其发热而导致性能降低已广为人知,作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使用着各种散热技术。例如,可列举于发热部的附近配置散热装置等冷却构件,通过将两者紧贴而促进从发热部向冷却构件的有效的热传递,冷却冷却构件,从而有效地进行发热部的散热。此时,如果在发热部和冷却构件之间具有间隙,则热传导性低的空气会介于该间隙,有效的传热丧失,导致发热部的温度不能充分地下降。为防止这样的现象发生,以防止空气介在于发热部和冷却构件之间为目的,使用热传导率佳、且在构件的表面具有随动性的散热材料,即散热片、散热润滑脂(专利文献1~3)。其中,散热润滑脂由于能够将封装时的厚度变薄使用,因此从热电阻方面发挥高性能。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人们探讨了在减薄散热润滑脂的封装厚度的同时,通过提高散热润滑脂的热传导率,从而降低热电阻(专利文献4)。现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传导性硅酮组合物,其含有:(A)有机聚硅氧烷,所述有机聚硅氧烷在1分子中至少具有2个烯基,且在25℃下的运动粘度为10~100000m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3.02 JP 2015-0399081.一种热传导性硅酮组合物,其含有:(A)有机聚硅氧烷,所述有机聚硅氧烷在1分子中至少具有2个烯基,且在25℃下的运动粘度为10~100000mm2/s,(B)由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一个末端含3官能团的水解性甲基聚硅氧烷,[化学式1]在通式中,R1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a为5~100的整数,所述水解性甲基聚硅氧烷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为50~130质量份,(C)铝粉末,该铝粉末的平均粒径为7μm~16μm,(D)氧化锌粉末,该氧化锌粉末的平均粒径为2μm以下,成分(C)和成分(D)的配合量是使质量比[(成分(C)+成分(D)]/[成分(A)+成分(B)]为8.0~14.0的量,且是使成分(C)和成分(D)的质量比[成分(C)/成分(D)]为3.0~6.0的量,(E)由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有机氢聚硅氧烷,在通式中,R2为碳原子数1~6的烷基,b为5~100的整数,(F)除(E)成分以外的有机氢聚硅氧烷,该有机氢聚硅氧烷在1分子中至少含有2个与硅原子键合的氢原子,成分(E)和成分(F)的配合量是使[已与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辻谦一,
申请(专利权)人: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