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横梁底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5917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9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横梁底板,其结构包括二号后底板横梁、底板支架支撑部、左侧底板支架、纵梁底部安装支架、第一油箱支架、第二油箱支架、第三油箱支架、第四油箱安装支架、右侧底板支架、底板支架支撑部、纵梁底部安装支架、三号后底板支架、二号后底板支架、四号后底板支架,所述二号后底板横梁与底板支架支撑部相连接,所述纵梁底部安装支架设在二号后底板横梁上,所述四号后底板支架与二号后底板横梁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结构优化设计,将底板支架焊接在车身底部,强化支架结构,将油箱安装支架悬挂固定住油箱,轻量化的底部结构提升车辆底部舒适性。

A rear beam floor of a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beam plate, its structure includes two floor beams, floor support, left bottom bracket, the bottom rail mounting bracket, the first bracket, second tank fuel tank bracket, third tank bracket, fourth tank mounting bracket, right bottom bracket, bottom bracket support, beam bottom mounting three, after the bottom bracket, bracket, No. two and No. four floor after floor bracket bracket,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a No. two floor beam and the floor bracket support, the longitudinal beam bottom mounting bracket is arranged in the No. two after the bottom plate beam, the No. four and No. two floor after floor bracket beam. Conn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design to weld the bottom bracket to the bottom of the vehicle body, strengthen the bracket structure, and hang the fuel tank mounting bracket to the fuel tank, and lighten the bottom structure to enhance the comfort of the bottom of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横梁底板
本技术是一种汽车后横梁底板,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
技术介绍
汽车,即本身具有动力得以驱动,不须依轨道或电力架设,得以机动行驶之车辆。广义来说,具有四轮行驶的车辆,普遍多称为汽车。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320250680.3的一种用于连接驾驶室前后舱底板及纵梁的汽车横梁,该横梁是断面呈“凵”形的槽型结构,包括直槽段,连接直槽段的弧形过渡段,连接弧形过渡段的弯形槽段,所述的直槽段两侧边缘加工有与前后驾驶舱搭接的第一连接法兰面,所述的弧形过渡段两侧边缘加工有与底板搭接的第二连接法兰面,弯形槽段两侧边缘加工有与纵梁搭接的第三连接法兰面,所述弯形槽段上靠近弧形过渡段的侧面加工有凸起的加强筋,弯形槽段的底部加工有连接孔,在所述直槽段的侧壁上开有安装线束过孔,弯形槽段的端部是与地板底部连接的搭接端。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强度高、安全、可靠,便于装配、工艺简单、工装设备投资低、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对支架结构具有影响,后行李箱、油箱等容易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横梁底板,以解决现有的汽车后横梁底板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对支架结构具有影响,后行李箱、油箱等容易松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后横梁底板,其结构包括二号后底板横梁、底板支架支撑部、左侧底板支架、纵梁底部安装支架、第一油箱支架、第二油箱支架、第三油箱支架、第四油箱安装支架、右侧底板支架、底板支架支撑部、纵梁底部安装支架、三号后底板支架、二号后底板支架、四号后底板支架,所述二号后底板横梁与底板支架支撑部相连接,所述纵梁底部安装支架设在二号后底板横梁上,所述第二油箱支架与第三油箱支架相连接,所述右侧底板支架与底板支架支撑部相连接,所述纵梁底部安装支架与三号后底板支架相连接,所述二号后底板支架与四号后底板支架紧固连接,所述四号后底板支架与二号后底板横梁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板支架支撑部与左侧底板支架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油箱支架与第二油箱支架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油箱支架与第四油箱安装支架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板支架支撑部与纵梁底部安装支架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三号后底板支架与二号后底板支架紧固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二号后底板横梁将油箱固定悬挂在横梁上。进一步地,所述二号后底板横梁作为行李箱的支撑架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结构优化设计,将底板支架焊接在车身底部,强化支架结构,将油箱安装支架悬挂固定住油箱,轻量化的底部结构提升车辆底部舒适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后横梁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二号后底板横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油箱支架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二号后底板支架示意图。图中:二号后底板横梁-1、底板支架支撑部-2、左侧底板支架-3、纵梁底部安装支架-4、第一油箱支架-5、第二油箱支架-6、第三油箱支架-7、第四油箱安装支架-8、右侧底板支架-9、底板支架支撑部-10、纵梁底部安装支架-11、三号后底板支架-12、二号后底板支架-13、四号后底板支架-1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后横梁底板,其结构包括二号后底板横梁1、底板支架支撑部2、左侧底板支架3、纵梁底部安装支架4、第一油箱支架5、第二油箱支架6、第三油箱支架7、第四油箱安装支架8、右侧底板支架9、底板支架支撑部10、纵梁底部安装支架11、三号后底板支架12、二号后底板支架13、四号后底板支架14,所述二号后底板横梁1与底板支架支撑部2相连接,所述纵梁底部安装支架4设在二号后底板横梁1上,所述第二油箱支架6与第三油箱支架7相连接,所述右侧底板支架9与底板支架支撑部10相连接,所述纵梁底部安装支架11与三号后底板支架12相连接,所述二号后底板支架13与四号后底板支架14紧固连接,所述四号后底板支架14与二号后底板横梁1相连接,所述底板支架支撑部2与左侧底板支架3相连接,所述第一油箱支架5与第二油箱支架6相连接,所述第三油箱支架7与第四油箱安装支架8相连接,所述底板支架支撑部10与纵梁底部安装支架11相连接,所述三号后底板支架12与二号后底板支架13紧固连接。在进行使用时,将二号后底板横梁1焊接在车身底部,连接强化车身结构。同时也是将油箱悬挂固定在第一油箱支架5、第二油箱支架6、第三油箱支架7与第四油箱安装支架8横梁上,且三号后底板支架12、二号后底板支架13与四号后底板支架14支撑后行李箱底部,起到一个相互连接的作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后横梁底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横梁底板,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二号后底板横梁(1)、底板支架支撑部(2)、左侧底板支架(3)、纵梁底部安装支架(4)、第一油箱支架(5)、第二油箱支架(6)、第三油箱支架(7)、第四油箱安装支架(8)、右侧底板支架(9)、底板支架支撑部(10)、纵梁底部安装支架(11)、三号后底板支架(12)、二号后底板支架(13)、四号后底板支架(14),所述二号后底板横梁(1)与底板支架支撑部(2)相连接,所述纵梁底部安装支架(4)设在二号后底板横梁(1)上,所述第二油箱支架(6)与第三油箱支架(7)相连接,所述右侧底板支架(9)与底板支架支撑部(10)相连接,所述纵梁底部安装支架(11)与三号后底板支架(12)相连接,所述二号后底板支架(13)与四号后底板支架(14)紧固连接,所述四号后底板支架(14)与二号后底板横梁(1)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横梁底板,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二号后底板横梁(1)、底板支架支撑部(2)、左侧底板支架(3)、纵梁底部安装支架(4)、第一油箱支架(5)、第二油箱支架(6)、第三油箱支架(7)、第四油箱安装支架(8)、右侧底板支架(9)、底板支架支撑部(10)、纵梁底部安装支架(11)、三号后底板支架(12)、二号后底板支架(13)、四号后底板支架(14),所述二号后底板横梁(1)与底板支架支撑部(2)相连接,所述纵梁底部安装支架(4)设在二号后底板横梁(1)上,所述第二油箱支架(6)与第三油箱支架(7)相连接,所述右侧底板支架(9)与底板支架支撑部(10)相连接,所述纵梁底部安装支架(11)与三号后底板支架(12)相连接,所述二号后底板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祖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丰铁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