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降解菌改良农作物品质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0345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降解菌改良农作物品质的应用,属于微生物肥料领域。以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降解菌菌株LFJS3-9作为菌种生产的菌剂,按照30-75千克/公顷的用量,稀释15-20倍后,选择天气晴朗的下午,均匀喷洒在作物植株表面或土壤中。一般在作物最后一次使用农药后使用,多次使用或在作物生长旺盛期使用效果更佳。经过研究测定,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降解菌菌剂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具有生产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农作物品质改良显著的优点,适用于现代农业生产中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适合在茶叶、蔬菜等经济作物和水稻等粮食作物上大面积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降解菌改良农作物品质的应用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降解菌改良农作物品质的应用,属于微生物肥料领域,是利用微生物的方法,改良土壤和提高农作物的品质,适用于现代农业生产中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二、技术背景我国的农业已经走过了5000余年的历史。传统中,农民的种植业和饲养业紧密结合,通过施用有机肥保持土壤养分平衡,遵循了生态系统过程的自然运行规律,保证了农业的持续发展。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益增长的人口迫切需要化肥、农药投入以及新品种改良等农业新技术的使用以生产更多的粮食满足需求,这推动了农业集约化的发展。过去50余年来,我国的化肥施用总量从1949年的0.6万吨(纯养分)增加到2003年的4412万吨,单位面积的化肥施用量从1952年的0.75kg·hm-2到2003年的339.3kg·hm-2,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甚至接近700kg·hm-2。此外,2003年的农药使用量132.万吨(10.2kg·hm-2),复种指数118.9(亚热带地区140~200)。正是通过这些农用化学品的投入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改进,大大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大致而言,化肥在提高粮食产量上的作用占到50%左右。综合起来看,高投入和高强度利用是我国集约农业生产活动最主要的特点。目前,我国化肥、农药的总用量居世界之首,单位面积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和2倍。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为保障食物安全,土壤的高强度利用和大量农用化学品的投入仍然不可避免。但是,以集约利用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其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对人类生存的潜在威胁也日益显现。大量研究表明,集约农业模式在外部投入下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但生态系统组成单一,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的持续需要巨大代价才能得以保持。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养分增产效率明显下降,每千克化肥施用增产的粮食产量从20世纪50年代的50~60kg下降到21世纪初的8~10kg。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农业集约化利用程度高,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导致的速效养分过量积累和养分失衡现象已经相当严重,并且这种状况仍将持续下去;大量使用农药、除草剂也使农田土壤中这些化学品的残留量日益增加。所有这些集约农业生产活动都对土壤生态系统本身产生了强烈的干扰和巨大的压力,对资源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耕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农作物品质下降,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微生物土壤改良技术,是将有机肥与促使土壤养分快速释放的微生物群体混合物施于土壤中。微生物在土壤中可快速、高效地分解有机质而加速自身的生长与繁殖,将空气中的分子态氮固定并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的氨态氮,同时将土壤中不溶的P、K分解为可溶性的元素,从而易于为植物吸收利用,以此来改良土壤;此外,在作物收获后,直接将有效微生物群体喷施在残茬上,可使地表上下的残茬迅速分解,以而达到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充分保持和利用土壤水分的目的。作物除根系外,还可以通过茎叶部分(尤其叶片)吸收营养。在作物生长期间这种非根系吸收营养的现象就是作物的根外营养,向除作物根系以外的营养体表面施用肥料的措施叫做根外施肥,也就是一般所称的叶面施肥。叶面施肥有如下特点:避免养分在土壤中固定或转化,直接供给作物吸收;养料吸收快,肥效好;针对性强;提高肥料利用率;补充根部对营养成分吸收的不足等。由于微生物的作用,用作微生物肥料的菌剂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有机营养成分和Mg、Ca等元素,他们以络合物的形式存在,这些物质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一些研究和试剂应用表明,将菌剂直接作叶面喷施,营养成分能够迅速被作物吸收,维持植物体的营养平衡,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作物品质。菌株LFJS3-9是一株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降解菌,该菌株及其生产的菌剂已经申请专利,申请(专利)号为200510022548.7,公开号:CN1800354;公开日:2006.07.12。2005年10月1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存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477。该专利提供了一种消除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降解菌及降解菌剂,所用菌株为LFJS3-9,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降解菌发酵液(1010cfu·ml-1)在茶园的小区试验表明:降解菌施用5天后,对联苯菊酯的降解率为85.16%,对氯氰菊酯的降解率87.01%,对溴氰菊酯的降解率为87.79%。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公开上述专利降解菌及降解菌剂在改良农作物品质方面的应用。三、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农作物品质的方法,是利用微生物的方法,改良土壤,提高茶叶、水稻、蔬菜中的多种营养成分含量,从而提高农作物的品质。适用于现代农业生产中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技术方案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降解菌在改良农作物品质方面的应用,使用以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降解菌菌株LFJS3-9作为菌种生产的菌剂,在农作物上使用,直接喷施作物表面,按照30-75千克/公顷的用量,稀释15-20倍后,选择天气晴朗的下午,均匀喷洒在作物植株表面或土壤中。一般在作物最后一次使用农药后使用。茶叶和蔬菜上使用方法为每次收获前7至14天,在植株表面喷施一次;水稻上使用方法为在孕穗期和最后一次农药喷施后,在植株表面各喷施一次。有益效果经过研究测定,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降解菌菌剂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表1):1)各类氨基酸:天冬氨酸0.206mg·ml-1、苏氨酸0.102mg·ml-1、丝氨酸0.110mg·ml-1、谷氨酸0.467mg·ml-1、丙氨酸0.120mg·ml-1、缬氨酸0.162mg·ml-1、脯氨酸0.180mg·ml-1、异亮氨酸0.113mg·ml-1、亮氨酸0.208mg·ml-1、苯丙氨酸0.138mg·ml-1、赖氨酸0.184mg·ml-1、精氨酸0.105mg·ml-1等,氨基酸总和为2.356mg·ml-1。2)各种无机盐:(NH4)2SO4 1%,K2HPO4 0.2%,MgSO4 0.05%,NaCl 0.01%,CaCO3 0.3%。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降解菌在改良农作物品质方面的应用方法,具有生产使用成本低,使用方便,农作物品质改良显著的优点,适合在茶叶、蔬菜等经济作物和水稻等粮食作物上大面积推广。试验证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降解菌在改良农作物品质方面的应用方法使茶叶水浸出物含量提高了5.0%、茶多酚提高了7.0%、氨基酸提高了20%、EGCG提高了7.4%、GCG提高了6.8%、儿茶素总量提高了3.6%,同时有助于茶叶风味的改良。在水稻上的使用效果使稻米的多种氨基酸和粗蛋白含量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同时有助于稻米营养和口味的改良。在小白菜上的使用效果表明,使小白菜鲜重提高了25%,干重提高了11%,叶绿素a提高了36%,叶绿素b提高了11%,类胡萝卜素提高了39%,可溶性糖提高了48%,可溶性蛋白提高了31%,维生素C提高了9%。四、具体实施方式使用申请(专利)号为200510022548.7,公开号:CN1800354;公开日:2006.07.12公开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降解菌菌株LFJS3-9及其生产的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降解菌在改良农作物品质方面的应用,使用以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降解菌菌株LFJS3-9作为菌种生产的菌剂,每次使用按照30-75千克/公顷的用量,稀释15-20倍后,选择天气晴朗的下午,均匀喷洒在作物植株表面或土壤中。

【技术特征摘要】
1.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降解菌在改良农作物品质方面的应用,使用以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降解菌菌株LFJS3-9作为菌种生产的菌剂,每次使用按照30-75千克/公顷的用量,稀释15-20倍后,选择天气晴朗的下午,均匀喷洒在作物植株表面或土壤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顺鹏刘君寒王兆守李荣王保战潘继杰王哲蒋建东何健洪青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