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牡丹籽粒脂肪酸含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0002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1:38
一种提高牡丹籽粒脂肪酸含量的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在牡丹授粉后100天取果荚,摘取的果荚在常温储存30天后榨取油脂。此时,果荚中总油脂含量最高,并且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最高。这种组合既保证牡丹籽粒在果荚开裂前收获,保持高的产量,又有利于脂肪酸的积累,尤其是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利用这种组合可以有效提高脂肪酸含量和其中亚麻酸含量,为种植户提高经济效益。

A method for increasing fatty acid content in peony seed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fatty acid content of peony seeds,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planting technology. The method is to extract the fruit pods 100 days after the peony pollination, and extract the fruit pods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30 days to extract the oil. At this time, the total oil content in fruit pods is the highest, and the unsaturated fatty acid content is the highest. This combination not only ensures the harvest of peony seeds before fruit pod cracking, maintains high yield, but also benefits the accumulation of fatty acids, especially the accumulation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This combin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ntent of fatty acids and linolenic acid content, and increase economic benefits for grow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牡丹籽粒脂肪酸含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
,具体地涉及一种提高牡丹籽粒脂肪酸含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牡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如牡丹根,具有活血、清热等功效。近年来的调研发现,牡丹还可作为木本粮油植物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提高牡丹整体利用率和其附加值,建成以牡丹为中心的具有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健康产业。以牡丹籽仁为原料提炼出的籽油通过了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于2011年3月22日被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使牡丹籽油跻身进入食用油行列。牡丹籽油产业迅猛发展,全国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的热潮正在到来。而牡丹作为新兴的油料作物,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处于起步阶段,相关基础研究十分薄弱。日常生活中食用油的脂肪酸组成主要包含: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aturatedfattyacids,SFA)不存在不饱和键,例如棕榈酸(Palmiticacid)、硬脂酸、花生酸等,在动物油脂中棕榈油等所占百分比较大,食用过多人体易患高血脂症等疾病。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fattyacids,MUFA)只有一个不饱和键,例如棕榈油酸(palmitoleicacid)、油酸(oleicacid,OA)等,在植物油中如橄榄油、油茶籽油等含量较高,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但其种类较少,具降低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生理活性作用。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fattyacids,PUFA)含有至少2个不饱和键,例如亚油酸(linoleicacid,LA)、亚麻酸(linolenicacid,LNA)、α-亚麻酸(α-linolenicacid,ALA)和花生四稀酸(Arachidonicacid,AA)等。PUFA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但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因此必须从食物中摄取,从而具有较高的保健作用。不饱和键越多,营养价值也愈高。目前牡丹籽油组份的分析主要为质谱法和气质联用法。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牡丹籽油中含量较高的5种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OA、LA和LNA。刘炤等报道‘凤丹’种子中这5种主要脂肪酸组分百分比为98.39%~99.30%,占主要地位。不饱和脂肪酸百分比达到90.75%~93.21%,其中PUFA是主力,占69.70%~75.61%。LNA在种子中的含量尤为突出,成为最高的UFA组分,在种子各发育阶段的含量高达43.67%~47.47%。韩继刚等研究指出,和其他几种主要的食用油相比,牡丹籽油的显著特征是高含量LNA。李子璇等报道牡丹油中ALA为LNA的最重要部分,ALA在种子中的含量为31.56%。因此牡丹籽油是目前最符合n-6/n-3的完美比例为1:2的可食用植物油。王亮生课题组将油用牡丹品种‘凤丹’从每年5月份授粉后开始计算每隔10天取材,人为分成了S1-S10,其中S1-S3是种子发育初期,S3-S9是快速生长期,S9-S10是籽粒成熟期。利用GC-MS技术测定了籽粒授粉后成熟进程中的脂肪酸含量,发现脂肪酸含量到S9达到最高值,之后(S9-S10)下降。因此理论上可以选择在脂肪酸含量高的时间对牡丹果荚进行采摘,但是由于此时果荚较干,容易干裂造成籽粒减产,所以传统生产都较理论采摘时间早的时间收获籽粒,但什么时间收获,收获后如果4℃低温储藏造价高,常温储藏条件可以将生产成本降低,但常温储藏多少天脂肪酸含量最高呢,在生产上仍然是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牡丹籽粒脂肪酸含量的方法,所述方法确定牡丹授粉后的最佳收获时间和常温储藏时间的组合,为牡丹籽粒收获和脂肪酸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本专利技术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提高牡丹籽粒脂肪酸含量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在牡丹授粉后100天摘取果荚,摘取的果荚在常温储存30天后榨取油脂。此时,籽粒中总油脂含量最高,且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摘时间和常温贮藏时间相结合来提高脂肪酸含量的组合方式,最佳收获时间应在授粉后100天,并结合30天常温贮藏,这种组合既保证牡丹籽粒在果荚开裂前收获,保持高的产量,又有利于脂肪酸的积累,尤其是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利用这种组合可以有效提高脂肪酸含量和其中亚麻酸含量,为种植户提高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牡丹籽仁不同发育时期形态(数字指授粉后天数*10);图2牡丹籽仁在不同发育时期纵横径生长发育变化;图3牡丹籽仁不同发育时期鲜重和干重比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受实施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实施例1凤丹种子形态观察及水分含量测定牡丹3月初进入混合芽萌动阶段,4月中下旬授粉。荚果在授粉后10天已开始发育,至40天基本形成(见图1),但籽仁一直发育至70天才基本定型(见图1);种子的大小和形状随种子的纵径、横径增大而变化(见图2),果荚重量也在不断增长变化(见表1)。根据果夹(10个)重量和各时期百粒重和种子纵经和横径,可将种子发育过程粗略分为4个时期:种子发育初期、种子快速增长期、种子缓慢增长期和种子变色期。试验材料取自7-8年生的牡丹品种‘凤丹’(PaeoniaostiiT.HongetJ.X.Zhang)健康植株(种植于山东省青岛农业大学实验田)的种子,待牡丹开花后进行人工授粉,套袋处理,授粉后(daysafterpollination,DAP)10天取果荚,之后每隔10天取一次,直至130DAP终止,共13个不同处理,用于形态观察和含水量测定。种子发育初期(10天-40天):此阶段种子纵横径迅速增长,纵径净生长量(5.349mm)大于横径净生长量(4.472mm),种子迅速增大;果荚表面绒毛茂密,果荚颜色呈深绿色,果荚重量平均单个果荚增重162.2g。此阶段主要表现为种子的膨大。种子快速增长期(40天-70天):此阶段种子纵横径迅速增长,纵径净生长量(2.803mm)大于横径净生长量(2.134mm),种子迅速增大;随着果荚长大,果荚表面茂密绒毛逐渐减少,果荚由深绿色开始慢慢变为浅绿色,果荚重量迅速增重,平均单个果荚增重165.6g。此阶段果荚增重最大,种子基本定型。种子缓慢增长期(70天-100天):此阶段种子纵横径增长缓慢,纵径净增长量(0.727mm)已小于第一阶段,横径几乎没有增长;果荚颜色由浅绿色开始变黄;果荚重量增重缓慢,平均单个果荚增重69g。此阶段种子达最大重量。种子变色期(100天-130天):此阶段纵横径和果荚重量几乎无变化,种子种皮由白色变为棕色,直至最后变为黑色;果荚变为褐色,果荚开裂。籽仁发育定型后(100DAP),荚果和籽仁鲜重被测量,结果表明荚果和籽仁鲜重随着授粉后时间的延长差异不显著。将籽仁在室内常温干燥通风处进行处理,结果显示籽仁有1个后熟快速减重阶段(见图3),说明这个阶段含水量较高,表明这个阶段为种子达最大鲜重并进入脱水阶段。130DAP时,果荚变褐且开裂,因此实际生产中,常常在130DAP之前收获。表1牡丹荚果和籽仁在不同发育时期鲜重实施例2凤丹种子脂肪酸含量测定试验材料取自7-8年生的牡丹品种‘凤丹’(PaeoniaostiiT.HongetJ.X.Z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提高牡丹籽粒脂肪酸含量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牡丹籽粒脂肪酸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在牡丹授粉后100天取牡丹果荚,摘取的牡丹果荚在常温储存30天后榨取油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牡丹籽粒脂肪酸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在牡丹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喜盖树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